返回

第475章 殺一個騎牆的立立威

首頁
    申耽做出騎牆看戲的決定時,黃忠的軍隊距離上庸城還有十幾裡路。

     所以黃忠就算肋生雙翼,也不可能阻止申耽送出那封求援信的。

     隻不過,申耽也不傻,他就算送了求援信,也不會告訴劉表軍他送了求援信的,不然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麼? 就好比一個人明明打算跳槽,他也不會把自己投簡曆的行徑,提前告訴目前的老闆的。

    怎麼也得等下家明确要他了、闆上釘釘了,這才能攤牌。

     短短半個時辰後,黃忠的部隊頗顯疲憊地沖到上庸城下,黃忠也不含糊,立刻擺開陣勢,讓人擂鼓叫陣,讓申耽開城歸順。

     “申耽申府君可在!我乃劉荊州所封平蠻中郎将黃忠!今有我荊州大公子與蘇都督,統兵三萬來取上庸!如今張魯已滅,爾等無主可依,何不早降!隻要開城,我主劉荊州自然會留下爾等舊職不動!” 一連喊了幾次,申耽卻沒有響應,隻是嚴陣以待。

    黃忠見狀漸漸也就有些焦躁。

     黃忠的行軍法度,其實頗犯了些兵家大忌。

    所謂趨百裡而逐利者,可厥上将軍。

    他從楊縣沿着堵水一路來到上庸,兩天裡休息不是很充分。

     今天白天又趕了大半天的路,人困馬乏,實在不像是能立刻投入戰鬥的樣子。

     但黃忠敢這麼做,當然也是有倚仗的,他這裡區區一千五百騎,隻是先鋒,并沒有指望直接投入戰鬥攻城。

     他賭的就是兵貴神速,用劉琦、蘇飛三萬大軍即日抵達這個消息,直接把申耽吓住,兵不血刃迫降。

    那麼他的騎兵疲勞一點、暫時戰鬥力下降一點,也就無所謂了,反正本來就沒打算真動刀子。

     此刻眼看軟的沒什麼效果,黃忠也就讓罵陣手們放狠話了:“申耽,你若執迷不悟,破城之後,休怨申氏一族不得好死!” 城頭的申耽,看對方終于撕破臉了,也讓罵陣手答話:“兀那老兒!若是劉表派使以禮來求,我還考慮考慮。

    你帶兵擅入我境界,不宣而戰,殺害我斥候哨探,還有臉勸降? 我等山野之人,不知天下大勢,你有本事打赢夏侯淵,我自會另眼相看。

    現在這般光靠這點騎兵耀武揚威,卻是來錯了地方!” 申耽說話還是留有餘地的,雖然是撕破臉,他依然不忘盡量把仇恨值轉移到曹軍身上。

     對于自己的決定,他隻說“野人不知天下大勢”,就跟後世季漢那些響應曹魏的反叛者,往往說自己“遠人惶惑、不知正朔”,是一個道理。

     有本事你們先把“正朔”争争明白,曹劉分出勝負了,他自然會投降打赢的那個。

     這也不是托詞,申耽此刻就是真心這麼想的。

     曆史上劉備打進漢中後,申耽很快就投了,可見他并不是硬骨頭。

    這一世遲遲不投,就是怕投錯了主子後,很快又得投第二遍。

    那樣名聲就更臭了,說不定權力也會被剝奪,還是看準了再投比較好。

     至于他口稱“兀那老兒”,也不足為怪,如今的黃忠雖然官居中郎将,但那職務是劉表自己封的,黃忠這些年并無顯眼軍功,申耽也就不知其能。

     相反,申耽雖然沒什麼本事,但他上庸太守的官職是實打實的,所以黃忠很重視他。

     此刻,黃忠見申耽本意暴露,就是想在曹操和劉表之間見風使舵、選邊站隊,當然不能忍他。

     黃忠當即一聲令下,讓騎兵分作三隊,把上庸東南西三門包圍,隻留下來路的北門。

     然後騎兵立刻分散砍伐了些樹枝、下馬挖些土夯築矮牆,簡易紮了個營。

     這個過程中,黃忠也不忘派罵陣手繼續展示肌肉,反複告誡守軍:“江夏劉府君帶蘇都督領三萬大軍,兩日内就到!爾等隻有投降一途,休想突圍!不投降便是死路一條!” 申耽在城頭看着黃忠紮營,心中也頗感憋屈。

     這老兒欺人太甚! 一開始自己還當他有多少兵力,心中發虛。

    此刻黃忠直接堵門紮營,就在城門外幾裡地,虛實已被申耽徹底看清。

     黃忠就隻有大約一千五百騎兵!三座城門,每座城門外有五百人堵門!北面來路應該是劉琦、蘇飛的進軍路線,不可能從那裡突圍,所以黃忠也沒圍,用的是圍三缺一之法。

     申耽摸排清楚後,心中便不由暗忖:“黃忠這老兒說劉琦有三萬人,或許所言非虛。

    要打我上庸,當然用不了三萬人,他們肯定是擔心夏侯淵徹底收拾掉張魯後,順流而下相争,所以這三萬人是為了提防夏侯淵而準備的。

     真要是敵軍士氣正銳,三萬人臨城,我這上庸縣未必守得到夏侯淵趕來。

    既如此,何不先趁這黃忠老兒落單,殲其一部,挫敗劉琦銳氣?這老兒居然敢每門外隻留五百人堵門,簡直猖狂!隻要我軍首戰得勝,城中鄉勇新兵必然士氣高漲,人心振奮,才能久守。

    ” 申耽很清楚,整個上庸郡,也就兩萬多戶百姓,平時能養活的戰兵,最多數千之數。

    如果是生死存亡之戰,籠城死守動員鄉勇民壯,全郡倒是可以拉起一兩萬人,他這上庸縣,也能拉起大幾千。

    跟戰兵合兵一處,總數也能近萬。

     四千戰兵加臨時民兵,總數近萬,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