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3章 蔡瑁:夏侯淵,今之白起也

首頁
    ” 劉琦點點頭,他知道徐庶是為他好:“這是自然,隻要駐軍不離開江夏郡地界,提前做些準備,也是我職權之内的。

    至于磐弟和黃中郎那邊,我也擔些幹系,提醒他們預做準備。

    ” 劉磐和黃忠駐紮在江陵,屬于南郡,他們理論上是不從屬于劉琦的。

    不過一年多前,劉琦投靠劉備後,劉備給了劉琦不少軍械援助,也給了黃忠明馬寶甲。

     劉磐和黃忠受了劉備恩惠,心裡也是有數的。

    他們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内,自發預做準備。

     …… 劉琦這邊一番安排,當晚就連夜派出使者,直奔襄陽,一天後就趕到了。

     使者直入伊籍府中,把大公子所求跟伊籍和盤托出,伊籍當然也不敢怠慢。

     次日一早,就去荊州牧府求見劉表,把劉琦的擔憂轉述了一遍,遞上劉琦給父親的書信,也附上了他自己的看法。

     劉表已六十六歲高齡,須發全白,精神比去年愈發委頓,很多日常政務已經無力處理。

    聽說伊籍是給劉琦傳話的,劉表首先便有幾分不喜: “如此大事,他既然有看法,為何不親自來襄陽面議!難道父子之間,往返奔波一趟,還能讓他掉幾斤肉!” 伊籍不好勸解,也不敢說“大公子就是怕襄陽被蔡瑁控制,來了容易有失,落下把柄”,隻能用其他話委婉勸解。

     過了一會兒,等劉表情緒平複,也看完了劉琦的信,總算能就事論事,伊籍才慢慢把利弊分析了一遍。

     劉表耐着性子聽完,也能确認大兒子和伊籍确實是為了荊州的事業,這才點頭。

     “既如此,事不宜遲,即刻給琦兒回複,準他督軍收複房陵、上庸,懾服申耽申儀兄弟——對了,他可有說,要用何人為将?” 伊籍一指劉琦的書信:“大公子的使者說,他書信中應該有寫。

    ” 劉表揉了揉太陽穴,又拿過信看了幾眼:“真是老糊塗了,看信都沒看全,原來是舉薦黃忠、蘇飛為先鋒,那便依他吧。

    ” 劉表對伊籍還挺滿意,看樣子伊籍隻是聽了劉琦使者的口述,然後代為轉述,但并沒有偷看父子之間的書信。

     當天劉表就正式回複了劉琦的請求,允許劉琦帶兵北上,也允許劉琦暫時借調劉磐和黃忠的部隊。

     …… 不過,劉表的回信剛送走沒多久,這個消息就傳開了——很顯然,就是蔡夫人經常在劉表身邊刺探,聽了夫君的每一項決策,都會回去問問弟弟,看蔡瑁有什麼見解。

     而蔡瑁聽說姐夫允許劉琦出兵,連忙糾集了蒯越,又想來反對。

     劉表原本都有些乏了,今日倉促間做了這麼重大的決策,他哪裡還有精力處理更多政務?但蔡瑁哭喪着臉求告,他也不得不聽。

     隻見蔡瑁一上來,就說出了一番半路跟蒯越商量好的台詞: “主公!上庸不過餘贅偏僻之地,處于群山之中,沒有多少田地人口。

    我荊州物阜民豐,為何要争搶如此窮山惡水之地?若是因此得罪曹操,引來曹操報複,豈不是反而為荊州招禍?” 蔡瑁這番話,并沒有讓劉表信服,劉表反而用嫌惡的眼神看着他,似乎在惱怒妻子把消息洩露給小舅子。

     不過一旁的蒯越,立刻引經據典打配合:“使君,蔡将軍所言雖然粗淺,但确實不無道理。

    戰國時,平原君勸趙王:大軍力戰,積年未必得一城,今能驟得十九城,為何不受? 但趙王聽了平原君的勸、接受了韓人馮亭所獻的上黨郡,結果如何?引來了秦軍報複!打了長平之戰!最後廉頗、趙括兵敗,死者四十萬衆! 今之曹操,猶昔之暴秦,今之張魯,猶昔之弱韓,今之上庸,猶昔之上黨——而使君猶昔之趙王,大公子猶昔之平原君,不可不查啊!而今之夏侯淵,猶昔之白起! 夏侯淵性情暴烈,平生吃不得虧。

    哪怕曹操老奸巨猾,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夏侯淵辛辛苦苦打下漢中,上庸卻被我軍撿了,他是一定會報複的!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蒯越能言善辯,一番話連續引經據典,終于把名士出身的劉表,說得猶豫了起來。

     剛才蔡瑁的勸說,雖然意思是一樣的,但蔡瑁粗鄙無文,劉表根本不鳥他,不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而蒯越的層層遞進排比氣勢磅礴,顯然更對劉表胃口。

     好在,作為劉琦說客的伊籍,始終沒有放松警惕,他今日獻策完後,就沒有離開荊州牧府。

     因為劉琦派來的信使,單獨給了他一封私信,據說是徐庶所寫。

     裡面有提醒他注意蔡瑁一黨的反撲阻撓,還寫了一些可能用得上的反駁理由。

     伊籍來之前,就已經反複讀熟,融會貫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