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0章 我們不是去打劉璋的,我們隻是去保護劉璋免于被曹操打

首頁
    義名分,不能對除了曹操以外的其他諸侯,擴張勢力。

     但如今曹操打的是張魯,他翻越秦嶺,攻破陽平關,連接漢中和蜀中的金牛道,也暴露在曹操兵鋒威脅之下。

    這個節骨眼上,劉璋又豈會不恐懼? 如此一來,我們若是擺出‘曹操打哪裡,我們就救哪裡’的姿态,去幫助其他漢室宗親免于曹操的欺淩,我軍的大義名分,和在天下劉姓宗室中的威望信賴,也會進一步水漲船高。

     主公可即刻讓益德在荊南做好準備,做好随時出兵入川增援劉璋的姿态。

    然後,還可以遣使聯絡——如果運氣好的話,甚至不用等我軍使者主動上門,此前已經跟主公達成默契的張松張别駕,或許就會主動勸劉璋邀請主公幫他防守。

     而我軍一開始完全可以誠信助戰,不要表現出對劉璋的任何威脅。

    比如,我們可以提出,隻要劉璋把長江入川的通道交給我們,而我軍絕不會越過江州一線,不會越過長江和嘉陵江的交彙口。

     我們隻要得到長江三峽沿岸、一直到嘉陵江河口的控制權,随後我們的援軍就可以拐入嘉陵江,北上梓潼,幫劉璋堵住巴西、巴東和白水關,幫劉璋擋住漢中通往蜀郡的全部幾條要道,幫他擋住将來可能出現的曹操南侵。

     而蜀道艱難,就算我們幫他堵住了位于梓潼和漢中之間的白水關,在馬鳴閣道的最南段,還有一座劍閣關握在劉璋本人手上。

    如此,劉璋就不用擔心我們守白水關的部隊,反過來威脅到他自己了。

     我軍的援軍,等于是斜插了一條縫隙,卡入未來的劉璋領地和曹操領地之間,隔斷他們兩家,以保護劉璋。

    曹操想南侵蜀郡,就得先從我軍控制的白水關防區過去。

    ” 諸葛亮一邊說,一邊讓人拿來去年張松臨走時畫的西蜀地形圖,在張松的地圖上指指點點。

     劉備順着指示看完,心中也豁然開朗:這個計策甚好!絕對能把大義名分占全了!既能入蜀,還能收獲齊桓一匡天下之名聲。

     曆史上,劉備入蜀時,其實也多多少少借助了“幫劉璋協防張魯入侵”的名義。

    雖然最後奪了劉璋基業,不過最初兩年劉備還是挺有耐心的,一直沒有背刺友軍。

    最後劉璋要斷了他的軍糧供給,雙方一番扯皮,最後撕破臉。

     但不管原本曆史上,劉備打劉璋有多少道義瑕疵,但這一世,随着曹操先滅張魯,蜀地的勢力平衡天平,算是被徹底打破了。

     劉璋對劉備的求援需求,也空前高漲。

    而且不管最後如何發展,劉備都可以保住大義名分不失。

     這裡面一個關鍵的節骨眼,就在于曹操可比張魯強太多了。

     而原本曆史上,是劉備先入川、曹操後入川。

    現在變成了曹操先入川、劉備後入川。

     這個先後手的變化,對于大義名分的争奪,非常關鍵。

     哪怕不說别的,就直接拿諸葛瑾那套“殿興有福、正當防衛”的正統論去套,劉備也可以輕松獲取“改變蜀地現狀”的正統性。

     是曹操先動的手! 在曹操動手打破蜀地平衡之前,蜀地這塊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内,原本是處在和平狀态,人民安居樂業。

     是曹操先打破了這個平衡,打破了蜀地的和平。

     劉備是在蜀地人民已經失去了和平的生活環境後,在一切已經不可挽回後、在蜀地已經“由治入亂”後,才迫不得已忍痛拿起武器,正當防衛,保護盟友,這簡直太正義了。

     所以,既然諸葛亮能想到蜀地有那麼好的機會可以抓,當然要“急公好義”以集中兵力保護劉璋為最優先級了,還拘泥于什麼河間、魯郡、符離這些邊邊角角,跟曹操扯頭發幹什麼? 劉備被諸葛亮的推演點醒,又看看龐統,見龐統也沒有異議,便拍案而起:“二位先生所言甚是!孤意已決,孤欲伸大義于天下,自然要從赈貧達窮、存亡繼絕做起。

     季玉吾弟也,孤身為宗伯,又是其兄長,對他伸出援手,那是再應該不過了。

    昔年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雖異姓諸侯,隻要是尊奉周天子的,他也要援護,何況孤與季玉同宗? 孤立刻下令,讓荊南的益德和元直、正方做好準備,把荊南之兵全部調往夷道待命。

    孤再續集兵馬,徐徐逆江而上,待季玉派子喬為使來求援。

     若是他們遲遲不來相求,孤也可自行遣使,主動表示願意支援之意。

    不過那樣的話,恐怕就不如子喬主動求上門,條件那麼好了。

    孤也不要季玉賢弟割讓更多土地,隻要他讓出長江三峽到嘉陵江口北岸之間這一段道路,讓孤可以沿嘉陵江逆流北上去打曹賊就行。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