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0章 我們不是去打劉璋的,我們隻是去保護劉璋免于被曹操打

首頁
    從荊州那邊傳來的關于漢中的消息,确實讓人如鲠在喉。

     劉備頗受震動,以至于連曹操究竟是怎麼攻破陽平關的,他都還沒搞清楚,就先急于問對策,想讓諸葛亮幫他好好參謀參謀,眼下這局該如何應對。

     因為按照劉備過去兩年,跟諸葛兄弟反複推演定下的基調。

     對付曹操,就應該是“在和平時期,我軍在前線相持穩住,然後騰出一隻手收拾後方的其他零散勢力”。

     而一旦“天下有變”,也就是曹操一方的兵力被其他諸侯牽制住、曹操有别的大舉動時,劉備軍也就要趁機在曹軍薄弱的位置來幾下。

    能趁機撿便宜削弱一點,就盡量削弱一點。

     如此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慢慢把曹劉之間的賬面絕對實力差距抹平。

    最後量變積累形成質變,在敵我強弱徹底逆轉後,就對曹操發動總攻! 按照這個模型去套,眼下劉備已經打完了遼東,而曹操在打張魯,還沒完全打完,似乎還有點時間差窗口期可以抓——那要如何抓,才能利益最大化呢? 面對主公的熱切提問,諸葛亮也不由認真審視了一下過去兩年,自己和大哥曾經定下的基調。

     他沒有直接生搬硬套,而是結合了眼下的實際情況,沒有任何曆史包袱、沒有任何路徑依賴的冷眼審視。

     羽扇在諸葛亮手中無聲搖曳,也不知搖了多久,他才緩緩說道: “按說,依照當初我與家兄為主公商定的方略,如今也算‘天下有變’,我軍确實應該趁機在跟曹軍控制區直接接壤的地帶,找幾個曹軍的凸出部,給他們來幾下,能打幾場殲滅戰,就盡量打幾場殲滅戰。

     一旦曹軍對西邊的用兵徹底結束,被我們牽制回來了,我們就該重新防守,退回險要之地固守,不給曹軍繼續打消耗戰拉鋸戰的機會。

    這般每次蠶食一點點,确實可以削弱曹操,積少成多。

    ” 諸葛亮先梳理了曾經的計劃,但并沒有立刻下結論。

    他說到這裡,稍稍停頓了一下,也擡頭看了一眼劉備,兩人目光對視,他也從劉備眼中看到了一絲疑惑和不忍。

     然後諸葛亮才頗受鼓舞地話鋒一轉:“但此一時,彼一時。

    當初我們定下這個方略時,隻是泛泛而談,并沒有想過曹操如果對其他諸侯動手,下一步具體會打誰。

     而當初的計劃,其實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一旦在曹軍那幾個平原凸出部上,打那些‘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殲滅戰,很容易打成拉鋸。

     比如要是選取魯郡、符離這兩處凸出部進攻,一兩個月時間,可能也就稍微殲滅一些敵人,搶掠一些人口。

    等曹軍主力回防,我們在平原上站不穩腳跟,還得撤退。

    如此多拉鋸幾次,才能把敵我實力扭轉,而這個過程中,死傷的都是我大漢百姓。

     相比之下,如果有别的選擇,能夠打下來一塊地就穩穩站住,哪怕曹軍回防我們也不用怕、不用撤,吃下一口算一口,豈不更好?” 諸葛亮想問題,還是非常悲天憫人的。

     削弱曹操固然重要,但如果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條是穩紮穩打,打下來的地盤就能直接安民,不會反複。

    而另一條路雖然也能削弱曹操,可百姓要受更多苦,可能會被反複洗,那麼相比之下,諸葛亮甯可選前一條,哪怕前一條的絕對收益量更少一些。

     諸葛亮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打下一塊地盤,然後地盤本身守不住、隻能把百姓遷移走拉回自己的核心領土,然後把人口搬空的荒地丢還給曹操。

     劉備也是悲天憫人的君主,所以他隻是聽諸葛亮稍微點撥了幾句,就想明白了其中道理曲折。

     拉鋸戰每多拉一回合,死傷的都是大漢百姓呐!這些人将來遲早都是他的子民。

     劉備便長歎一聲,主動挑明道:“孤知道先生的意思了,先生是說,當初設想的方略,隻是勝在泛泛而談,隻要出現曹軍重心西移的情況,我們就可以趁虛打一下。

     但是,更泛用的方略,未必是最适合眼下情況的。

    要是曹操這次兵力西移的空虛期,是為了打韓遂,那麼先生和子瑜當年想的方略,就能直接用。

     但現在曹操打的是張魯,所以先生還有更好的辦法教我?” 諸葛亮聽主公主動把這層話點破了,也是欣慰一笑。

     主公這幾年,思維有長進呐,已經會這麼理性對照地分析問題了。

     果然劉備身邊高智商謀士多了,他天天跟着切磋,耳濡目染,決策能力和判斷力都明顯提升了。

     諸葛亮:“我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曹操打的是韓遂,那麼他的行動不會威脅到其他諸侯,不會讓其他諸侯恐慌,我們也就陷于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