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5章 袁譚約三事

首頁
    郭圖聽完諸葛瑾最後的解釋,這才恍然。

     原來是這樣。

     一開始,他也覺得,劉備給袁譚開出的條件有點過于優待了,以至于顯得不真實、令人不敢相信。

     畢竟袁譚也就實控一個半州的土地,也沒可能恢複袁家巅峰的影響力、來親自争天下了。

     如果不管他将來多慘,劉備就許他父子兩代鎮守青州。

    那萬一袁譚将來投之前丢掉的地盤再多一些、劉備豈不是還要往裡倒貼?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而諸葛瑾暗示了“來得越晚,所得越少,袁譚因為自己猶豫而多虧掉的部分,将來都要實打實從袁譚的待遇裡扣”,那就很合理了,真實性大增。

     郭圖在最後跟諸葛瑾敲定了一些細節後,又過了兩日,便帶着辛毗從諸縣回返,去臨淄向袁譚複命。

     …… 見到袁譚後,郭圖倒也沒敢立刻說勸袁譚投降的事兒,而是先提了一句袁譚最關心的喜訊,以為鋪墊: “恭喜主公,諸侯已經請示了車騎将軍,車騎将軍下令青徐的軍隊盡快再組織一次對南皮城的增援。

     讓太史将軍和周校尉務必通過漳水水路、撕開呂曠呂翔的包圍圈,并且再給管将軍運去一批軍糧,以利久守。

     有如此強援,主公必可高枕無憂,南皮一定會安如泰山的。

    ” 袁譚聽後,果然面露喜色。

    他最近小半年來,一直心情極為壓抑,還從沒這麼釋然過。

     不過也或許是壓抑久了,袁譚都有點“受害妄想症”的傾向了。

     聽說劉叔這次又這麼仗義,他還有幾分不真實感,連忙心驚肉跳地下意識追問: “這次車騎将軍又來增援我軍守城,就沒再要什麼條件?諸侯有沒有推薦讓誰擔任北海太守?” 袁譚總覺得對方不提點直截了當的條件,他這援助接受得有點不踏實了。

     去年冬天,自己在此前東萊郡的基礎上,又答應把北海郡的治權交給劉備的人,但至今還沒交割兌現,如今看來,似乎也不能拖了,否則隻怕将來更會“利滾利”。

     然而,郭圖的回應卻讓他頗為意外。

     隻見郭圖一臉虔誠地說:“這次車騎将軍出兵增援我軍,并未再要酬勞。

    至于此前提到的北海太守,諸侯倒也有說到,他說車騎将軍早就跟他商議過,隻要主公不反對,他們自會請隐居在不其山的崔季珪為北海太守,他們不需要往北海安插親信。

    ” 袁譚聽了之後,一方面感慨于劉叔要求越來越低了,一方面又微微覺得氣悶、被打臉了。

     更提醒了他:自己的号召力如今都下降到什麼地步了。

     崔琰是邺城逃回來的,逃到了青州,但甯願上不其山隐居,也不再給袁家做官。

     袁譚也派人去請過好幾次,崔琰都說:恩師鄭玄過世雖然已經三年,但他既然回到了不其山,回到了恩師當年開設學宮之地,自當憑吊隐居,以求精進。

     這種理由明知道是托辭,但也是沒辦法強人所難的。

     當年袁紹活着的時候,給母親守完三年孝,就想起自己是遺腹子,跟生父見都沒見過,而自己是嬰兒時又不可能守孝,所以要補守三年,連着守了六年。

     漢朝人講究孝廉,崔琰現在說回到不其山睹物思人無心出仕,袁譚還隻能供着他。

     但現在劉備和諸葛瑾想請崔琰做事,哪怕他要稍稍忸怩幾個月,才肯出來做,那也隻是稍稍保住袁譚的面子。

    實際上袁譚心裡依然清楚:自己招不到的人,劉叔卻可以招到。

     這對于袁譚的心理防線,無疑又是一次暴擊。

    在不太傷他面子的情況下,暗暗點他呢,助他看清自己的斤兩。

     好在袁譚最近已經被打擊慣了,在短暫的失落後,他很快就不再去想崔琰等下野之臣的事兒,隻當靜觀其變好了。

     袁譚把神思從郁悶中拉回來,繼續追問郭圖:“車騎将軍就這點要求?他有信心光靠太史将軍和那新來的周校尉,就打破呂曠、呂翔對南皮的包圍?還把軍糧送進去? 今年形勢可不比去年了,去年我讓張将軍守城,還有管将軍王校尉在外策應,多方合力才暫時解圍南皮,擊退曹洪。

    如今我軍兵力衰竭,城外的援軍,可是就指望太史将軍他們自己了,千萬别誤了大事。

    ” 袁譚去年跟袁尚相争,在野戰中又打了好幾場敗仗,所以嫡系部隊損失慘重,這些菜雞互啄的戲碼,也沒必要贅述太多,總之就是雙方實力都大為衰弱。

     袁譚現在也抽不出什麼野戰部隊作為援軍了,因此今年對付袁尚麾下的呂曠呂翔,和去年對付曹軍的曹洪、張郃、高覽,還是有很大區别的。

    劉備的增援,将扮演絕對的主力。

     對于袁譚的不可置信,郭圖自然是把諸葛瑾的原話和盤托出:“車騎将軍已将青徐揚諸事,托付諸侯全權處置調遣,諸侯說他有絕對信心,隻靠太史将軍和周校尉的本部人馬,便暫時為南皮解圍。

     因為他料定,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