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弱國無外交
124
【即位之後的朱棣不僅要宣傳自己當皇帝合情合理又合法,而且還要處置那些反對派,反對派自然說的就是建文年間的臣子,朱棣列‘奸臣榜’,開始誅殺建文朝臣,像方孝孺、黃子澄、陳迪等,隻能說子類其父,殺了将近一千多人,來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1]。
】
【對待那些曾經在建文年間被廢黜的親王,當然是恢複他們的王位,隻不過比起侄子明面上大力削藩,朱棣則是要低調的多,代王、齊王、甚至還有一母同胞的弟弟周王也都悄悄地被削去軍權等;對待那些靖難功臣大力進行封賞,殺了人當然要有新的人填進來,朱棣求賢若渴,四處讓人尋訪賢能之士,量材擢用[2]。
】
【解決掉朝堂之上的事情,該開始着手解決民生問題,因為靖難之役,形成大量流民,面對這樣的情況,朱棣選擇主動招撫,減免賦稅,需要的種子和工具,都由官府負責給予。
】
【朱棣在位時期對地方官吏要求極為嚴格,要求他們深入了解民情,及時反饋給朝廷,在朱棣種種措施實行下去,1405年,也就是永樂三年,全國的稅糧高達三千一百萬石以上,并且不是第一年,是連續三年都保持在這個水平線上,而之後的每一年都在增加[3]。
】
【于是也有這麽一種傳言說,逃走的朱允炆看見朱棣治國有道,明朝日益繁榮昌盛,他便歇了想當皇帝的心思,也沒有組建勢力造反。
】
各個朝代的百姓聽着天幕說的數字,他們一輩子也吃不完那麽多糧食吧?
這個皇帝雖然造反篡位,但他鼓勵生産啊,而且工具和種子也都是官府給的,他造反又怎麽了?
隻要有地種,百姓們才不管是皇帝是造反還是正統。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問了下方的李斯,李斯苦笑,怎麽這種事就有他啊?
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地說出了去年的稅糧,嬴政果然蹙眉,還是得将天幕給的良種推行下去。
劉徹眼饞的不得了,那麽多的糧食,而且還是每年都增長,那麽多糧食怎麽就不是他的?
趙過擦着額頭上的汗,去年才剛剛種下良種,不可能那麽快推行下去,陛下的要求還得好多年才能達到,不過他的眼睛也流露出渴望,那麽多糧食,誰不想要啊?
李世民也感嘆,不知是在說朱棣還是在說他自己,“雖然是造反上位,但也是确确實實是為民做事。
”
他也從中學到一點,應該着重管理地方官吏,果然,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趙匡胤撫掌而笑,“有手段、又果斷、能打仗、能治國,這樣的人不當皇帝才是可惜。
”能治理出盛世也不奇怪。
同時他又深深嘆氣,将目光落在趙德昭的身上,怎麽他就沒有這樣的兒子啊?真羨慕朱元璋和李淵,兒子雖然都造反,嗯?他的內心升起一種奇怪的感覺,難不成隻有造反的兒子才是最好的嗎?
洪武年間
朱元璋聽到朱棣殺建文朝臣,他深深嘆了口氣,有些高興又有些難受是怎麽回事?畢竟那些朝臣可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
聽到天幕之後的話,朱元璋已經完全不生氣了,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好樣的。
”
朱棣剛要高興,結果下一秒就聽到朱元璋小聲嘀咕,“如果是你大哥的話,肯定能做的更好。
”
他的眼睛黯淡一瞬,一旁的朱标開口,“父皇,是四弟做的好......”
聽到朱标替他反駁,朱棣眼淚汪汪,果然還是大哥最好,父皇就是其他視頻中說的大豬蹄子。
洪武末年
卧病在床的朱元璋怔住,之前聽到朱棣篡改歷史的時候氣的吐血,現在看向床下跪着的朱棣,他指着朱棣罵了好久,最後說,“這都是你應該做的!”
朱允炆默不吭聲,聽到最後一句話甚至都有些想笑,四叔可真忙啊,逼的他退位,又大量殺建文朝臣,這不是想抹去他的存在是什麽?
朱棣一點也不怕,甚至都不生氣,老頭子生氣就讓他罵幾句又如何?他的野心隻在皇位上,當聽到天幕說他締造出永樂盛世時,估計老頭子的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孫子指望不上,當然要指望他這個兒子。
建文年間
朱允炆跌坐在椅子上沉默下來,或許自己真的不适合當皇帝,但他的內心又湧出不甘,難道四叔真的比他适合當皇帝嗎?
建文朝臣得知自己的死訊,抖着手在心裏大罵朱棣不做人,但又無可奈何,誰讓人家造反成功了。
朱棣聽見天幕講述自己的仁政,他勾唇,現如今大明百姓可都能看見天幕,這一次或許根本不用造反。
永樂年間
朱棣的臉色比之前要好看不少,如果天幕隻談他造反的事情,他怕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