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弱國無外交
123
【1402年,朱棣即位,改國號為‘永樂’。
那朱棣有沒有什麽別的稱呼?當然有!】
【‘篡位皇帝’,這也是大家熟知的稱呼,但是朱棣不喜歡別人叫他篡位皇帝,我們千萬不要當着他的面說他篡位,不然篡位的朱棣肯定會生氣的,即便史書上明明白白寫着他造反篡位,我們也千萬不要說他篡位,篡位的朱棣是不會承認的,大家懂了嗎?】
天幕的話讓所有古人都暈乎乎的,他們的腦袋都快轉圈了,隻聽見了一個詞語‘篡位’。
“天幕在說什麽?之前不是講過嗎?”
都說了他是篡位的,怎麽還讓大家不要講?
然而像一些心思敏感的人此時已經了解天幕的話中意,他們悶頭憋笑,最後實在是憋不住直接笑出聲。
嬴政咳了幾聲,心中卻在想,難不成這個朱棣在意這個事情?
都做了還有什麽好在意的?
扶蘇也秒懂,他咳幾聲用袖子遮臉裝作喝水,天幕說話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劉徹挑眉,“怪不得要打着‘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出兵,原來是不想背上造反的名聲。
”
可惜咯,史書上可是明明白白地寫着,誰也改變不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天幕簡直是太會揶揄人了,也不知道這位曾經的燕王聽到天幕的話會怎麽想。
貞觀群臣,程咬金被天幕的話弄的稀裏糊塗,他清澈的大眼睛看向一旁的房玄齡等人,“天幕在講什麽?稀裏糊塗一大串。
”
李靖在一旁開口問,“知節,你聽到了什麽?”
“篡位啊。
”程咬金指着天幕,“天幕都說了那麽多次,我怎麽會聽不見?”
他的話又讓其他人笑出聲。
趙匡胤也哈哈大笑,他和這個朱棣不太熟,不然肯定是要去問一下此時他現在什麽感受。
洪武年間
朱棣眨着眼睛,也有些生氣,“篡位就篡位,說那麽多遍幹什麽?!”
完全沒注意到一旁的朱元璋和朱标在挽袖子,他們兩個扯出一抹冷笑,兒子/弟弟不打不成器。
其他人見狀紛紛悄聲後退,卻還是忍不住注意他們那邊,四弟/四哥做了什麽?竟然讓大哥頭一次露出這種笑容?
真是太讓人害怕了。
建文年間
同樣不想背負弑叔罪名的朱允炆冷笑,他要是還不明白他就是傻子!
還不讓人說,你朱棣就是篡位得到的皇帝之位!
此時在封地的朱棣雖然還沒造反,但是已然将整個天下都看成是自己的,他異常憤怒指着天幕,“是清君側!”
之前隻顧着高興自己得到天下,還沒發現這點,現在突然聽見天幕反複說他篡位,朱棣不生氣才怪。
其他人緘默不語,生怕被朱棣的怒火波及到。
永樂年間。
此時已經成為皇帝的朱棣他深呼吸,眼中冒着怒火,卻一直沒說話。
朱高熾知道天幕已經觸及到了父皇的底線,他偷偷瞥了一眼天幕,也就天幕敢這樣明目張膽地說出來,其他人要是敢說絕對會被立即處死。
康熙也被逗笑了,“天幕真是喜歡捉弄人。
”
朱棣如果聽到肯定會生氣。
【可能某些不知道歷史的人會很疑惑我為什麽要反複說朱棣篡位,那當然是因為朱棣不承認啊,并且做了一系列的事情證明自己沒有篡位。
】
【在他即位之後,為了證明自己當皇帝是天命所歸,所以命人三次修撰《明太祖實錄》,還編寫了《奉天靖難記》,主要寫的是什麽?當然是證明他當皇帝是理所應當、是‘合情合理’,才不是什麽造反篡位。
】
【編造的史書中不僅不承認朱允炆的存在,将建文年都改成了洪武年,硬生生讓已經去世的朱元璋多當了幾年的皇帝,隻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不僅如此,朱棣還在裏面寫朱元璋早就有想法将皇位傳給他,噗。
】
【抱歉,實在是忍不住,接着說哈,在《奉天靖難記》中這樣描述:太祖曰:諸子無如燕王最仁孝.....吾所屬意;還有:太子薨,太祖愈屬意于上矣,召侍臣密語....朕欲建燕王為儲貳[1]。
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很多,甚至寫朱元璋在死前三次叫了朱棣的名字;将朱允炆等人描寫成趙高那樣的奸臣賊子,将自己造反美化成是仁義之舉。
這也就是為什麽我會這樣調侃的原因,畢竟誰不知道朱元璋最喜愛的就是他的大兒子朱标和長孫朱雄英,隻有這兩個是寶,其餘的兒子孫子都是草。
】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在古代最重視身後名,隻是如果朱棣知道他能締造永樂盛世,還會不會這樣極盡掩飾自己的造反行為?】
剛剛還迷糊的古人現在瞬間清醒,他們就說天幕怎麽翻來覆去說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