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弱國無外交

首頁
    第122章弱國無外交 122 【面對朝廷的大軍逼近,朱棣先派郭資攻下了居庸關、懷來、永平等州縣,确保北平的安全,接下來開始面對朝廷派來耿炳文、李堅、寧忠三位将軍以及十三萬大軍[1]。

    】 【讓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耿炳文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此次讨伐朱棣已經六十五歲了,或許有人想問不是說朱元璋給朱允炆培養了一批優秀将領嗎?是優秀沒錯,但是和朱允炆一樣根基不穩,軍營說白了也是一個看資歷、看背景的地方,隻有極少數的人脫穎而出,但也不可能一下子爬到統帥的位置上。

    】 【這也就導緻打仗的時候朱允炆無人可用,便隻能派出将近古稀之年的耿炳文。

    面對這位老将,朱棣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但他終于找到了個機會,中秋時趁着敵軍不備,偷襲成功,後又埋伏擊敗援兵,在加上耿炳文的部将張保投降,朱棣讓他回去告訴耿炳文兵敗的消息,趁其轉移部隊的時候,燕軍突然襲擊,耿炳文的軍隊被打的潰不成軍,全部人都堵在門口,自相殘踏,死傷無數[2]。

    】 【耿炳文兵敗後,朱允炆不得不換将,那換誰呢?在黃子澄的建議下換上了李景隆,真不知道黃子澄是不是奸細,竟然推李景隆當将軍,他是不是認為燕軍不堪一擊?】 【李景隆是纨绔子弟,從來沒有領兵過,這樣一個人你指望他打仗?他甚至比紙上談兵的趙括還不如,在朱棣去救援永平時,李景隆率軍直抵北平城下,開始攻城。

    但因為他的指揮錯誤又貪功自大,幾次攻城都失敗了,大家別忘了攻城時北平正值秋冬,燕軍在城牆上潑水結冰,李隆基的軍隊便再也不能攻城。

    】 嬴政在得知朱棣造反,再聯合前面的事情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果不其然和他想的一樣。

    聽到最後朱允炆讓纨绔子弟當将軍,他就知道這一戰朱允炆必敗。

     劉徹樂了,“這麽看來,朱元璋寵愛誰還真的不一定。

    ” 如果愛朱允炆,怎麽不給他留老将,培養了一群新兵蛋子卻不能用,啧啧。

     有道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或許他也沒想到這點吧? 李世民蹙眉,他已經感覺到呼吸不暢了,比當初聽到趙括紙上談兵的時候還要氣血上湧,一個纨绔子弟當将軍,真是聞所未聞。

     趙匡胤開口,這次他沒有給朱元璋發消息,而是樂滋滋地看視頻,“朱元璋也應該教教他這個孫子怎麽打仗才是。

    ” 洪武年間 朱元璋是真的沒想到自己之前做的事情給靖難之役埋下伏筆,他惱羞成怒,“要怪就怪朱允炆那兔崽子!” 自己皇位還沒有坐熱乎就開始削藩了?這可不是他教的! 還有打仗竟然讓纨绔子弟上場,這也不是他教的,他都不太想承認朱允炆是他的孫子,就差了一輩,怎就能差這麽多? 朱棣聽到自己造反其實還是有些心虛的,他看向朱标想解釋,“大哥,我不是.....” 他撓頭,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日後會造反。

     朱标揉着他的腦袋,“這不關你的事。

    ” 但凡要是能活,誰又想死呢?設身處地一下,如果是他,他也會造反的。

     朱棣拍着胸口,信誓旦旦開口“大哥,我肯定不會造你的反。

    ” 建文年間 被說是奸細的黃子澄臉色煞白跪在地上,他也實在是想不到,五十萬大軍,李景隆竟然還輸了? 朱允炆覺得天幕來的及時,但又實在是手足無措,因為手中實在是無将可用。

     他更覺得離譜的是,朱棣竟然抵擋住了五十萬大軍,就憑他那十萬燕軍。

     朱棣也特別想知道自己是怎麽造反成功的,現在他知道了,一個纨绔也配和他打? “即便是再多的将士,本王也一樣能打得過!”言罷,拿起桌上的弓箭朝着樹射了過去,箭牢牢地被釘在樹幹上。

     永樂年間 朱棣想起那段時間,簡直是意氣風發,再看看現在,被困在宮中,根本沒有打仗的機會。

     朱高熾見狀,“父皇別想了。

    ”不可能放你去打仗的,死心吧。

     他垂頭,這樣就看不見朱棣的眼神,一個皇帝總想着出去打仗到底怎麽回事?他覺得父皇癖好就是這個,沒錯,父皇也是個奇葩。

     康熙,“朱棣可是有馬上皇帝的稱謂,且自小生在戰亂時期。

    ” 就算不是身經百戰,也是能親自上戰殺敵的,朱允炆和他當然比不了。

     【朱棣解救永平後,又去偷襲大寧,也就是他十七弟寧王的藩地。

    隻能說朱棣的演技是真的不錯,假意賣慘哭訴求救,寧王真的信了并收留朱棣,然而他不知道自己這個四個正派人賄賂大寧的軍官,等到在郊外送行的時候,埋伏的人一擁而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