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弱國無外交

首頁
    上,也因此,大寧的軍隊叛變,成了朱棣的軍隊,實力大增[3]。

    】 【此時的李景隆的軍隊駐紮在北平城外的鄭村壩,天寒地凍,南方的軍隊當然受不了,戰鬥力直線下降。

    面對這樣的軍隊,朱棣當然是直接開打,1399年十一月,先擊敗哨探部隊一萬多人,後又與李景隆的大軍直面應戰,連破七營,李隆基大敗,由于撤退時沒有通知圍困北平的将士,導緻他們也圍困,損失十萬多人[4]。

    】 【這還不夠,之後攻打大同時,又有許多将士投降,甚至還有蒙古投降的軍隊,在1400年,拱衛京都的重鎮保定府也降燕。

    】 【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投降朱棣?因為朱元璋在世期間,朱棣已經出征過多次,不少人都聽過他的威名,面對這樣的敵人,投降也不奇怪。

    】 【燕軍的實力再次增強,接下來的戰争雖有波折,但也一路順利南下,讓人奇怪的是面對造反的朱棣,朱允炆還下了一道旨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不要讓我背上殺叔叔的名聲,也就是因為這個旨意,讓朱棣逃過很多次死劫[5]。

    隻能說朱允炆還是年輕要面子,朱棣都不要臉打着‘清君側’的名義造反了,你還在這邊在意名聲,啧啧。

    】 嬴政忍不住用手遮住臉,表情似笑非笑,雖然天幕的話太過直白,但他也是這麽想的,那邊都造反了,為什麽還要在意名聲? 背上殺叔叔的名聲總比死了強吧? 扶蘇也在糾結,他想起唐朝玄武門的時間,這一次終于清晰意識到皇家無父子這句話,隻是他還是忍不住嘆氣。

     劉徹抽着嘴角,也不能拿年輕當借口了,這就是傻。

    可是當初削藩、流放其他叔叔的那股勁呢,怎麽到朱棣這裏全沒了? 李世民不說話了,他喝了口水,還是不可避免地想到玄武門事變,都是權力亂人心,誰不想享有萬人之上的權力? 趙匡胤眯着眼睛,果然還是得将孩子丢到軍營中去,不然就會像朱允炆一樣,手下的将領都去投降別人。

     洪武年間 朱元璋也在罵這個孫子,“家都快沒了,還在意名聲呢!” 朱棣撇嘴,“父皇,你到底向着誰?” 朱元璋對着他翻白眼,“我誰都不向着!” 他就喜歡他的大兒子和大孫子,要不是他們都去世了,輪得到朱允炆和朱棣? 朱棣:....... 建文年間 朱允炆已經有點被氣到,他不由得問,“朕不想落得魚死網破也錯了嗎?” 隻是想起自焚的叔叔朱柏,他又一陣心虛,他也沒想到朱柏會自焚,老老實實地接受削藩不行嗎?朱允炆一陣心累。

     如果此時朱棣知道朱允炆的想法,肯定會嗤笑一聲,憑什麽他們就得接受削藩?憑什麽他們這群當叔叔的就得屈居在侄子之下? 皇位能者居之! 永樂年間 朱棣聽到天幕說他不要臉,他氣得不行,“朕怎麽不要臉了?” 他哼哼唧唧罵了一會,最後嘆了口氣,對着朱高熾說,“派去搜惠帝的人都召回來吧。

    ” 不管這個侄子是為了名聲還是為了什麽,終究是他登上了皇位。

    朱棣表情不明,不知道在想什麽。

     朱高熾輕輕應了一聲。

     康熙心想,果然還是得讓兒子們見見世面,練得厚臉皮一些,不然面對朝廷中那些老油條那不得被欺負死。

     【接下來的東昌、夾河、藳城之戰也都勝利。

    面對如此氣盛的燕軍,朝廷想利用和談、偷襲擊敗燕軍,但被朱棣發現繼續南下,經過多日的苦戰,在1402年六月初八,燕軍抵達龍潭,距離朱允炆所在的金陵隻有30公裏,朝野大震。

    】 【之後三次談判都沒有結果,燕軍直抵金陵,此戰已然有了結局,朝臣開門投降。

    接下來當然是朱棣當上皇帝,為明成祖,那朱允炆呢?】 【有一種說法是自焚而死,也有另一種說法是逃出金陵,在各地流浪,這也是他被稱為流浪皇帝的原因。

    不管哪一種說法都讓人唏噓,自焚而死,不知道他的叔叔朱柏看到會作何而想;四處流浪,不知道朱元璋和朱标看到又會怎麽想。

    】 洪武末年 朱柏想說些什麽卻又什麽都說不出來,他憤怒朱允炆不把他當人,卻又對這個侄子起了一絲憐憫之心,最終愣愣地坐在那嘆口氣。

     此時心最亂的應該是父皇才對,他一個叔叔就不要操心了。

     朱元璋此時确實很心累,甚至幾次嘔血,他怎麽也沒想到朱家竟然內讧起來? 他看着朱允炆又想起其他兒子,立孫子為皇帝真的錯了嗎?那朱棣呢?他又做的如何? 朱元璋硬生生被氣的直接坐直身體,他倒要好好看看朱棣怎麽治理天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