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57 也算是一種結局(上)

首頁
    周六下午,他們回到梨海市。

    羅彬瀚看見幾個辦公群裡的消息,知道南明光今天還在公司,就讓羅嘉揚把他送到總部。

     南明光興緻很好,看見他出現時隻是笑了笑。

    “去白羊市了?” “我去看看那塊地。

    ”羅彬瀚說,“我們準備弄下來?” “還在考慮。

    昨天倒是聊過這個問題,不過這件事不着急。

    你覺得那裡怎麼樣?” “照我看兩三年裡賺不着錢。

    而且濕地裡的候鳥最近也不大來了。

    這塊地要不要都行。

    ” “就當是一處閑棋吧。

    ”南明光說,“那裡畢竟風光不錯,拿去度假也是好的。

    ” 羅彬瀚一時不接話。

    他心裡什麼都沒想,隻是覺得心情很平靜,一種對任何結果都能接受的平靜。

    南明光又接着說:“昨天我們聊了你和财務部的報告。

    ” “怎麼說呢?” “先讓審計師進場吧。

    泠蕃有個認識的事務所合夥人能辦這個。

    讓他們下個月來看看。

    ” “好啊。

    ” 南明光又陸陸續續地說了些事,還是那麼漫不經心。

    羅彬瀚總覺得他有點刺探自己的意思,但也說不上壓得很緊。

    他們公事公辦地說完了安排,羅彬瀚便進自己的辦公室整理文件,安排下周和财務部碰頭。

    這時,陸津走了進來,把手裡的文件袋遞給他。

     “什麼東西?”羅彬瀚随口問。

     “是羅董要我轉交給您的。

    ” “啊。

    ”羅彬瀚說,“知道了。

    ”他等陸津走後拆開袋子看了看,裡頭是兩本書。

    一本是《緻父親》,卡夫卡寫的;另一本是《行為心理學》,作者叫約翰·沃森。

     這是一樁家庭傳統,俞慶殊也幹過差不多的事:當他們覺得有什麼話不适宜對孩子直說時,他們就送本書給他,指望他自己從中領悟。

    不過約翰·沃森這個人他不認識,就上網查了查。

    他發現此人應該是個知名的心理學家,主張的正是一種舍棄内審法的研究方式;他不認為有必要去研究意識,或者看不見摸不着的心理活動;一切心理活動隻關乎于行為,而控制人的行為也就等同控制人的心理。

    基于這一理論,他在幼兒教育領域提出了着名的哭聲免疫法:當嬰兒哭泣的時候,父母不應該去抱它,隻有等它停止哭泣時才能得到獎勵,這才能幫助嬰兒建立正确的行為和獨立的人格。

     羅彬瀚懷疑這就是今天他需要在這本書裡領悟的道理。

    約翰·沃森曾經傲然地宣布,給他十個嬰兒,無論血統與種族,隻要允許他自由地設計成長環境,就能保證把這些孩子培養成為任何一類人,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企業家甚至乞丐小偷。

    這宣言倒是很符合羅彬瀚的需求,他也想知道什麼樣的環境能把羅嘉揚訓練成正人君子。

    可等他滿懷期待地繼續往下查,卻看到這位心理學家的三個子女成年後都患有抑郁症,一個女兒酗酒,一個兒子流浪,還有一個在三十多歲時成功自殺。

    他不禁把那本《行為心理學》拿起來,用它輕輕敲了兩下桌子,好奇送他這本書的人是否真正了解作者生平。

     離開辦公室以前,他把這兩本書都放到了書架最頂上,一個專門用來展示和吃灰的位置,然後回家去了。

    出門,進門,上樓,下樓,他感到生活正逐漸成為一個規律的循環,這種感覺在星期天早上看着空空如也的魚缸時更強烈了。

     “全死了。

    ”俞曉絨咬着她的鉛筆杆說。

     “全死了呀。

    ”羅彬瀚平和地說,又出門去買魚了。

    這個周日天氣又壞起來了,多雲且有大風,花鳥市場那塊冰藍色的大棚頂蓋卻越發明亮清透。

    當他遠遠地望見那片棚頂時,心中忽然有了一種預感。

    這是他第三次來這兒了,前兩次他都遇到了石颀。

     那麼今天呢?他懷着這種刻意的念頭走進市場,沒有直奔魚店,而是左張右望地尋找一個戴帽子的身影。

    他走過魚店和水生植物店,裡頭不見人影。

    這可有點不大公平,因為前面兩次石颀都是在他毫無防備的時候蹦出來的,而且不知怎麼,她總能挑中他最尴尬的時機出現。

    而今天他已經提前準備好了,結果她卻不出現了。

    也許今天她沒有相親約會吧——羅彬瀚依然沒搞懂上次她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

     他又走到冰藍色棚頂底下,市場盡頭的馬路口。

    當他擡頭望向川流不息的馬路時,一眼瞥見對面的路燈底下有頂帽子,石青色的貝雷帽,綴着個章魚形狀的金屬徽章。

    羅彬瀚馬上躲到行道樹後頭,趁着綠燈時迅速地穿越馬路,然後冷不丁地在她背後喊了一聲:“石颀!” 石颀驚得在原地跳了起來。

    她仿佛是在空中完成了整個轉身的動作,落地時已經臉朝着羅彬瀚了。

    這次成功的反突襲叫羅彬瀚有點開心,但他假裝自己是無意的。

    “又看見你了。

    ”他說,“怎麼?今天也有約會?” “你又來買魚?” “是啊。

    又死光了。

    ”羅彬瀚說。

    這一次他仔仔細細地打量起石颀,想把她的形象給記記清楚。

    今天她穿着的是條與帽子同色的及膝套裙,底下搭着白色襯衣,頗具幾分奇特的海軍氣質。

    她的臉還是半隐在貝雷帽底下,整個人顯得比上一次更年輕活潑些。

    “你好像真的很喜歡帽子,”羅彬瀚忍不住說,在三次碰面之後,他覺得他們足夠熟悉到說這些話了,“你每天都要戴着帽子出門嗎?” “是的。

    因為不得不戴。

    ” “今天也沒什麼太陽啊。

    ” “我怕風。

    ”石颀微笑着說,伸手按了按頭頂,“如果吹得多了,我會頭痛。

    ” “見風頭痛?什麼時候有的?” “大學的時候吧。

    當時我在兼職做家教,學校澡堂的熱水又是限時的,經常洗完澡就要趕去學生家裡。

    大概是太多次沒有把濕頭發吹幹的緣故,最後就落下這個毛病了。

    ” 羅彬瀚有點奇怪地瞧瞧她,但沒想好是不是該問下去。

    他對這種病也了解得很少,沒什麼有用的建議能給。

     “你今天也是來約會?”他轉變了話題,“上一次你說……那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一次?” 她的腦袋微微一偏,貝雷帽也跟着滑落一點。

    那表情和聲調仿佛很驚訝,可羅彬瀚卻看見她嘴角有一點微笑。

    她無疑是記得的。

    “上一次,”羅彬瀚說,“好像有人翹了相親約會,還跟我說根本沒約人啊。

    ” “因為确實沒有。

    ” “那伱待在這裡幹嘛呢?” “在騙家長呀。

    我跟她們說有在約會的。

    ” “好啊!”羅彬瀚說,“當場抓獲!” “你還想打小報告嗎?” “那倒不至于,反正上周我也幹過差不多的。

    ” “你上次說隻是來這裡買魚的吧?所以,那時是騙人的?” “那可沒有。

    ”羅彬瀚說。

    石颀看他的眼神依然不大信任,于是他含糊其辭地表示上周他本來有個長輩安排的聚會,隻是因為堂弟鬧事而耽誤了。

    他借着堂弟的事推掉約會,然後出來鬼混,石颀也借着相親的理由出來鬼混。

    這件事上是誰也笑不了誰的。

     “你真的是在騙家長嗎?”他對石颀問,“那幹嘛老是在這附近轉悠呢?我也沒瞧見有人監視你。

    ” “是我阿姨送我到這兒來。

    本來也是她來負責接我的,隻是上周她有事沒來而已。

    ” “難道她從來都不起疑嗎?每次都隻看見你一個人?總該會有什麼人陪着你一起出來吧?” “因為才三四次而已。

    我隻說都談得不是很合意……等到下一次可能就會問了吧。

    ” “你那時怎麼辦呢?” “到時候再說吧。

    ” “你爸媽可不會每次都讓你混過去的。

    他們早晚會讓你帶個人去瞧瞧。

    ” “不會的。

    ” “他們不在市裡?” “我爸坐牢了。

    ”石颀很平淡地說。

     羅彬瀚挂着笑容的臉僵了一下。

    他想自然地調整出驚訝與同情來,但石颀直直地望着他,仿佛并不想讓他有太大反應。

     “這樣。

    ”羅彬瀚說,“啊……那,嚴重嗎?” “經濟犯罪,判的是無期徒刑。

    從我高三那年算起的話,至少還要再關五年吧。

    ” 羅彬瀚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受到的社交訓練裡還從未有一條假設過眼前的情況,教他怎麼安慰一個父親坐牢的朋友。

    他勉強找了句不功不過的回應:“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