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2 砗磲園試手訪三吏(中)

首頁
    實是一派蠢呆,何能斷死生之事。

    當下搖一搖頭道:“死生非我能定,懼之無用。

    我今來是為知島上事務。

    聽聞烏碼先生管島上死事,不知具體是何操持” 烏碼恍如未聞,兀自直直盯着他道:“大人知死為何物” 荊石皺眉道:“魂歸天,魄入地,有還無,實返虛。

    ” 他所說詞句實為洞流歌結語,乃青都三歌中專講經脈髒腑的一篇。

    因修士雖壽長歲久,多數仍難逃一死,而歌訣雖主授于蒙童,對此亦不諱言。

    烏碼身為僬僥國人,平生多半不曾聽過青都三歌,但因此句甚為直白,他既通官話,也不難懂荊石之意,隻擠着嘴唇笑了一笑道:“魂歸天,魄入地,那大人何在” 荊石道:“我自然烏有不存。

    ” 烏碼又道:“那大人生前是魂是魄” 荊石被他問到此處,也不免微覺奇怪,始知骨兒碗先前的意思,回道:“魂魄皆具,方有我存。

    如一行輿,失輪不為輿,失廂亦不為輿。

    ” 自他被那小黑豬親近以來,烏碼便始終盯他不放,如此對答一陣,竟不曾眨一眨眼。

    此刻聽聞荊石說話,才将灰瞳轉開,目視虛空處道:“輪是死物,廂是死物,組而為輿,看似能動,實則仍為死物。

    縱然魂魄俱,大人又焉知自己為死為活” 荊石道:“依你所推,世上并無活物,也無生死,皆為零組整,整化零。

    ” 烏碼又擠着臉上的浮皮露笑,點點頭道:“我是如此以為。

    ” 荊石看看他道:“那你現在所言所想,也不算發于你。

    ” 烏碼道:“不錯。

    所思所想,皆是零件所構,雖自以為活,其實亦同車船,不過精巧器具罷了。

    ” 荊石聽他如此回答,亦複無言可對,隔了片刻方道:“你與我說這些,是何用意” 烏碼道:“大人三年内将死,故而現在與你說之。

    死生本無分别,望你不必傷感。

    ” 荊石怎想到他兜兜繞繞,最後仍回原題,實為哭笑不得,搖了搖頭說道:“多謝,其實我并不覺傷感。

    ” 烏碼道:“如此甚好,大人很有悟性。

    ”說罷站起身來,踮腳将黑缸頂上的木蓋搬開,續道:“先前大人問我所司何務,答案便在缸中,大人請看。

    ” 話頭說轉便轉,态度極是自然,倒叫荊石有些猝不及防。

    幸而荊石對這“三年将死”之事并不如何放在心上,看對方不提,也就不予理會,隻顧自上前察看缸内。

    他先前既知烏碼為“死事吏”,又見此缸極大,足以容納數名僬僥人,便已暗暗有了想法,誰知上前一看,裡頭卻無骨無骸,僅見一汪清水,水沿浮了少許白沫,此外澈淨見底,一眼便可望盡。

     荊石看罷缸中情形,又轉頭瞧向烏碼,候其為己答疑。

    烏碼放下缸蓋道:“凡我國中之人陽壽耗盡,死前數年内必然有知,便來我處記下具體時日。

    其後亡故,遺屍于十日内盡化于水,斂之歸海,便生海沫。

    ” 荊石聞言問道:“既然死後化水,何不自行投海” 烏碼道:“若非聖賢,不得軀入海,須将遺水存置三年,取其沉澱歸海,其餘則一律棄之。

    此是古來規矩,不得違逆。

    ” 荊石聽他此言,又想起先前海祭之事。

    先前衆人不知此地風俗,皆覺以活人祭神,甚為蠻野,卻未想此舉倒是一項殊榮,并非人人可做。

     他心中默思此事,旁邊烏碼仍舊仰頭看他道:“大人還有何事想問” 荊石搖了搖頭,便見烏碼抱起自己足邊的小黑豬,顧自走到牆邊,盤腿一坐,閉目歇息。

    那黑豬雖老實窩在烏碼懷中,兀自将鼻孔朝着荊石嗅探,意甚戀戀。

    隻憾荊石既已聽過烏碼之言,對這小畜的親近實無半點喜意。

    既見烏碼暗示逐客,便一拱手,悄然往屋外退去。

    待至門旁,無意間回頭一瞥,驚見烏碼颏下所生的瘤面不知何時竟已睜眼,目色如漆,幽幽相望。

     他覺此異狀,當即停了步子,再定睛細看,那瘤面卻依舊雙目緊閉,和先前并無半分不同。

    反倒是烏碼聽聞動靜,睜開眼道:“大人何事” 荊石看他神色如常,搖頭道:“無事。

    ”反手将門帶上,下樓穿林而去。

     他與骨兒碗一路登山而來,已費不少時辰,此刻出得吊樓,便見斜日挂峰,行将近暮,料想若是夜間行路,必然極為難走,不由足下加緊幾分。

    還未行出數十步,骨兒碗已從樹頭躍至他面前,一手駐了棍子,昂頭問道:“你怎去了這許久” 荊石道:“隻說幾句,也未花太久。

    ” 骨兒碗斜眼一翻道:“你與他再多說幾句,也是白費力氣。

    俺早與你說他調兒古怪,現下如何” 荊石嗯了一聲道:“确實與衆不同,發人深省。

    ”說罷也不停步,依舊往來路上走。

    他本善于強記,先前被骨兒碗領着一路走來,早已将沿途路況記住,不須骨兒碗指點。

     骨兒碗跟在他後頭道:“新官兒,發人深省是甚意思” 荊石道:“你最想知何事” 骨兒碗撓頭想了一陣道:“俺想知道眼下哪片林子長果最多。

    ” 荊石點頭道:“若有人教你什麼樣的林子易長果子,就是發你深省。

    ” 骨兒碗将信将疑道:“新官兒,你莫诓俺。

    烏碼那腿腳俺豈不曉得放在島上也是倒挂,冬時找不着吃的,還得靠水花老太婆接濟,他怎知道哪兒的果多” 荊石聽了一笑道:“其實我不愛吃果子。

    ”便不再糾纏此節,轉而問道:“你先前隻說烏碼言語奇怪,為何不提他的相貌” 骨兒碗歪頭道:“你說他長的那東西”說着握拳放在自己颏下,充作那人面瘤,又吐舌擠眼,約略是扮烏碼臉上浮皮。

    他如此演得一演,見荊石不肯發笑,似乎甚覺無趣,放下手道:“水花老太婆同俺講了,烏碼那小臉兒本是一胎的兄弟,生時位置差了,便與烏碼長成一體,生來不出幾年便死透了。

    俺瞧他死了兄弟,又因兩個連在一處,不得歸葬,也怪可憐的,便不笑他了。

    反正說怪也不頂怪,沒他那調調煩人。

    ”說罷又忍不住扮起鬼臉,卻不特意給荊石瞧,純系自娛自樂了。

     荊石看他四下亂跳,忽然問道:“他身上的已是死胎” 骨兒碗回道:“死好些年了。

    水花老太婆說他倆連着心,烏碼若不死,也葬不了他兄弟,就這般拖着。

    ” 荊石點了點頭,也不提臨去前那一瞥,隻是悶頭趕路。

    兩人步履匆匆,總算在天黑前下了高地,返歸村落當中。

    此時家家戶戶俱已閉門,四野靜谧,兩人走進官棧,骨兒碗不知從何處摸出一支長燭,點起放在榻前小台上。

    荊石拿眼一望,暗覺此燭粗細形制頗為熟悉,像是從那廢舟家内順來的。

     骨兒碗點罷蠟燭,對荊石拱手道:“時候不早,新官兒今日且歇吧。

    待明天俺再來村裡,領你去四下轉轉。

    ” 荊石在榻邊坐下,問道:“你家不在村中” 骨兒碗把着棍子道:“俺喜歡住林裡,夜裡透風,這些木盒子怪悶氣的。

    ”說着便蹦蹦跳跳地去了。

     荊石見他去得爽快,也不及再叙其他,又是一日跋涉,便在榻上合衣躺倒,準備入睡。

    正是半夢半醒間,忽聽床頭窗外一聲碎響,似是踏枝之聲,當即睜眼推窗,再探頭看外面情形,唯見一地霜白月色而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