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六十一章 再變

首頁
    戰的卑路斯所部,與呼羅珊的貴族聯軍在城下激戰連日;最終還是難免因為部衆過于龐雜,而逐漸落入下風。

    追随出陣的恹達人、吐火羅人和河中兵,相繼潰陣而走或是脫離戰場。

     最後,就連本地召集的波斯部衆,也人心動搖競相繞城而走;以至于他身邊将士離散、深陷敵圍,卻依舊左沖右突、酣戰不休;眼看就要重演,當年乃父亞茲德格爾德三世,在烏浒水之敗的覆轍。

     這時候,原本還遠在河中安國境内,停駐和修養的兩萬唐軍及安西義從;卻宛如神兵天降一般的越過了,烏浒水以西的黑色大漠。

    在卑路斯本部即将潰滅的最後時刻,及時趕到巴裡黑城外的戰場。

     這一次,面對唐軍用安西突騎和少量具裝甲騎的突陣;久戰疲敝的數萬呼羅珊聯軍,倉促組織的反擊幾乎是一觸即潰;轉眼就被沖殺進了辎重、老弱所在的後陣之中;然後毫不意外的全軍崩潰了。

     最終這一戰下來,号稱出兵五萬的呼羅珊聯軍,被斬首上萬、俘獲上萬,還有大量丢盔棄甲的敗兵,被順勢趕進了北方的黑色大漠中;瓦拉茲氏族為首的上百加呼羅珊實力派貴族,更是死傷慘重。

     包括當代族長納哈巴德在内,上千名呼羅珊貴族甲騎,還有數倍于此的扈從騎兵,在戰敗逃亡過程中,被黑色大漠的幹渴焦熱所吞噬。

    以至于幾乎無人能夠逃回到,呼羅珊行省所在的首府木鹿城。

     由此遺棄的财貨甲械辎重駝馬更是數十萬計;因此依靠這些繳獲和戰利品,在吐火羅北部重整旗鼓的卑路斯;率領三萬聯軍卷土重來,兵臨首府木鹿城所在大綠洲時,當地甚至還沒得到戰敗消息。

     但是,這一次的戰鬥就像是當初,一路東逃到呼羅珊之地的波斯末王,亞茲德格爾德三世在木鹿之戰的翻版。

    因為大軍盡出而防備空虛,人心動搖的大小綠洲領地,幾乎無人可以抵抗卑路斯進軍。

     一座又一座的城池和市鎮,跪倒在了聯軍的豹皮獅頭旗幟下;而聚集在木鹿城内的最後抵抗力量,數千名城市民兵和附庸的部落牧民,還有少量的總督衛隊,貴族私兵,所組成的守軍也士氣低落。

     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戰,試圖據城堅守待援的同時;見到了被丢棄在城門前的铠甲和旗幟,就更進一步的驚慌失措。

    而作為波斯薩珊的末王,籍此苟存過的最後根據地,城内同樣殘留大量波斯遺民。

     因此,當來自呼羅珊其他重鎮的尼沙蔔兒(今伊朗東北尼沙蔔兒)、赫拉特(今阿富汗赫拉特)的幾支援軍,相繼被預伏不出的唐軍,擊潰在了木鹿城附近之後;木鹿城内也毫不意外的爆發了内亂。

     因此,在具體的消息随着滿載而歸的遠行商隊,抵達瓜州的玉門驿時;當初大唐冊封的波斯都督府,已經脫離了象征性意義,正式重建在了昔日波斯帝國/薩珊王朝,最東端的呼羅珊行省廢墟中; 卑路斯率領的波斯複國軍,甚至已拿下通往故國波斯腹地(伊朗高原)的山口要沖瑪氏堡;并北上鹹海流域的花剌子模地區,與奮戰在裡海南岸的另一支波斯殘餘,堅信拜火教的泰伯裡斯邦接壤。

     因此,這一次大為震動的對象,也輪到了遠在叙利亞的大馬士革,阿拉伯帝國/白衣大食/伍麥葉王朝了。

    正值四大哈裡發時代的最後一任,也是伍麥葉王朝的創立者穆阿維葉,在位的倒數第二年。

     按照江畋所提供的正常曆史線。

    在不久之後,自覺年邁的穆阿維葉,就會宣布其子葉齊德為哈裡發繼承人。

    從而将源自穆聖的哈裡發選舉制度破壞,阿拉伯帝國從此成為世襲王朝統治的封建國家。

     但這也導緻國内最大的反對派,什葉派、哈瓦利吉派的崛起和曠日持久的内亂,這種動蕩甚至一直伴随了整個王朝世系。

    但無論如何,伴随卑路斯崛起的波斯複國軍,也同樣獲得了難得的窗口期。

     至少在一二十年内,源自大型散裝部落聯盟的伍麥葉王朝;在鎮壓完内部此起彼伏的反亂者之前,是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顧及東部行省的波斯複國軍了。

    整個中亞地區的戰略攻守形式也随之倒轉。

     隻可惜,當下裴行儉所代表的唐軍,能夠到達和發揮影響的地緣極限,也就僅限于此了;不然,若能夠以大唐的冊封,在伍麥葉王朝的内亂中,再推波助燃多點幾把火;制造出更多的變數和意外…… 除此之外,百年後同樣崛起于呼羅珊之地,建立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阿巴斯家族,這會還不知道在那個旮旯裡放羊;不然的話籍以波斯複國一起順手斬草除根了;也省的後世那麼多是非紛呈。

     但至少江畋還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得到;就是以大唐的名義支持卑路斯,在呼羅珊行省境内清洗信仰;用火與劍清算那些投敵叛國的舊貴族同時,也将那些改信不久的當地居民,再重新給洗回來。

     這就需要來自中土的更多幫助,比如由他的王兄,已經退養在家的阿羅翰,重新編一套中土改良版的祆教教義,來對抗來自西方的天方教滲透和影響,至少成為一道緩沖區和隔離帶……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