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2章 新需求的出現

首頁
    松。

    ” “頭兒,有些問題和數據量大不大沒關系,比如數據不通用的問題。

    而且,現在他們數據量小,不等一輩子數據量都小啊。

    再說了,他們好像和搞計算機的同志關系很好。

    ” 在這個時候的人看來,“搞計算機”=“搞軟件”,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兩者之間不說是毫無關系吧,至少也是泾渭分明。

     其實就算是幾十年後,持這種想法的人也不少。

     實際上找碼農修電腦,大概率不如找垃圾佬或者網吧網管來得可靠。

     至于“電腦修得好,單身直到老”,那就是另外一個悲傷的故事了。

     頭兒想了想,覺得這個建議有點意思。

     “嗯,我回頭找部裡的領導彙報一下工作試試,沒準兒能行。

    聽說又要配發更好的計算機了,現在這個,好用是好用,總覺得差點兒意思,有點浪費。

    ” 防工委和十二機部已經聯合起來,開始用DJS-61替代各單位的DJS59/60D,風聲已經傳遍了。

     主要是DJS-61的産量和價格,哪怕1274沒有針對它爆産能,實際上也比DJS-60D這些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用氪金遊戲來做比喻,如果說DJS-60D之前的晶體管計算機,是靠收集碎片拼出一台電腦的話,那DJS-61就恰好反過來,是把一個裝備拆開,每一枚碎片都是一台電腦。

     高振東并不知道随着計算機的逐步普及,已經有人在自動催生出新的需求,他現在正在和搞雷達的同志開小會,就在三分廠的會客室裡。

     就是搞戰鬥機雷達的劉總他們。

     項目早已啟動,劉總他們已經做了一個完整的前期方案出來,甚至動用計算機對一些參數進行了模拟計算。

     好消息:行波管造出來了,效果很好。

     壞消息:天線差點兒意思,表現不佳。

     “高總工,你設計的這個行波管,比起現在我們用的磁控管來說,的确是增益增大不少,而且頻率控制精準,我們測試過,作為脈沖多普勒雷達的功率放大器件,的确是比磁控管強出太多。

    ” “能用就好,如此一來,信号源的問題就基本上解決了。

    你們做的是70dB還是40dB?” “70dB,40dB增益小了一些。

    雖然70體積重量都比40的大,但是綜合下來還是值得的。

    ” 高振東想了想:“把你們現在的雷達信号放大系統框圖給我看看。

    ” 劉總不知道高振東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看起來好像是對70dB不太滿意? 他把方案翻到雷達信号放大系統部分,遞給了高振東。

     他們的方案,是把信号産生出來之後,先過功分器,再過均衡和調節器,最後通過增益70dB的行波管進行放大。

     高振東仔細在心裡啊算了算,提了意見。

     “暫停70dB的,先搞40dB。

    ” 這個意見把劉總給整懵了,增益自然是越大越好,你搞個40的肯定幹不過70的啊,用兩個40連起來的,又會增加系統複雜度,而且總重和體積都比70的大。

     “高總工,40是不是小了點兒?”劉總試探着問道。

     高振東搖了搖頭:“用兩個,分兩級放大!我知道你們在顧慮什麼,從體積重量開銷和增益收益之間比值來看,兩個40的确比一個70差,但是你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信噪比。

    ” “信噪比?行波管對于信号和噪音,增益是同樣大小的,不會怎麼改變信噪比吧?” 高振東一邊在黑闆上寫公式計算,一邊道:“不,我的意見是信号先經過一個40dB的行波管放大,經過功分器、均衡器、調節器的損耗後,再進第二個40dB行波管放大,從公式計算就知道,兩者信噪比差距很大。

    ” 看着高振東在黑闆上算完,劉總他們眼睛都直了,這還真不一樣。

     “不會吧?高總工,信噪比能差差不多20個dB?!” 20個dB,這個數據非常驚人。

     高振東笑道:“反直覺吧?哈哈。

    這和行波管的輸出噪聲公式有關,你們不熟悉很正常,這東西你們以前沒接觸過。

    不信你們自己算算。

    ” 劉總不信邪,真就自己照着公式算了一遍,的确是差不多這個數。

     “高總,你這神了啊,簡簡單單把行波管一拆二,就大幅度提高了信噪比參數!” 對于高振東,劉總一直是很服氣的,隻是沒想到高振東能讓他次次都更加服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