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2章 新需求的出現

首頁
    京城,某個機構内,一些同志正在辛苦工作。

     這個機構是内經部的下屬機構,負責國内經濟的統計和分析,一來可以掌握國内各項經濟指标現狀,二來驗證各項政策的運行情況和效果,為政策、措施的調整完善提供數據基礎。

     在1960年以前,這個工作是極為緩慢的,經濟數據這種東西,如果打電話慢慢念的話,那他們就什麼事情都别幹了,天天坐在電話機前聽别人念數字吧。

     這很不現實,既浪費時間,而且出錯的概率極大。

     在這種情況下,還得是用帶寬最大的傳輸方式:用交通工具把紙質表格逐級上送,各級自行統計各自轄區内的數據,最後送到國家級的機構裡彙總。

     到1960年以後,情況有了一些改觀,至少在省一級,開始使用計算機來存儲、處理數據了,别的不說,至少要運送的數據載體,從一本本的紙質材料變成了一盤盤的磁帶,一盤磁帶可是能裝下好多本數據表的。

     這個辦法其實也很慢,但是至少數據出錯的概率要小很多,計算機的好處在于,一旦數據輸入進去,那在處理過程中,這些原始數據出問題的概率就小多了,因為都是計算機自動處理,不是人工謄抄彙總。

     人工謄抄,小數點左移一位或者右移一位,都是要出大問題的。

     至于他們慢到什麼程度?他們在四季度,還在統計彙總二季度的數據,還别說慢,其實這已經是效率非常高的表現了,要是沒有計算機,時間不一定拉更長,但是投入的人力肯定更多,出錯的概率也更大。

     好在這個時候的經濟數據,比幾十年後簡單得多,别的不說,項目、分類就少一大截子,要不然,還更慢。

     更重要的是,從省級往上,不再使用人力乘坐交通工具上報的方式了,而是直接通過調制解調器進行傳送。

     省級往下就沒辦法了,還得人力上送,DJS-60D還是貴了一些,一般的地區級行局還是不見得能用得上這玩意,下面也沒有足夠的技術力量玩得轉這個東西。

     各地區倒是大部分都搞了計算機中心,配備了一些DJS-60D,方便沒有計算機的各行局在必要的時候,申請使用計算機,但是對于統計機構來說,這種方式不那麼方便,而且也不見得能搶得到機時。

     統計機構的同志,在計算機上緊張的操作着,到了他們這個級别,計算機他們是有的,而且還委托相關部屬院校,寫了一些程序,用于統計工作的開展。

     一邊操作,幾個人還在交流。

     “有了這個,統計起來果然快了不少。

    ” “是啊,雖然結果做出來之後,還要把類目、名稱這些重新匹配回去,但是至少統計分析的過程快了不少,省了不少事兒。

    ” 部屬院校的計算機實力還是有限,很多功能處于堪堪能用的地步,有些功能實現不了,至于易用性和人機界面的友好性,那就更不用說了。

     比如,由于他們沒法把字符數據和數值數據放到一個文件裡,所以數據表裡全是數值數據,各種分類、名稱這些字符數據,全部都是用數字代替,在輸出結果之後,還要用另外一個程序,把這些數據讀出來,根據不同的數字重新匹配原始的類目、名稱等,并且把統計結果數據轉換成字符,統一輸出到一個文本文件,才能使用。

     而這個文本文件裡的數據如果要再次用于統計分析,要麼得用中間結果,要麼得重新轉換,總之就是,數據和結果、應用之間,是割裂的。

     “要是能把數據之間的關系能自動管理起來就好了,現在這個還是有些不方便,需要人工幹預的地方太多了。

    現在這個,但凡有一點點變化,都要改軟件,挺不方便的。

    ” “别不知足了,大學那邊已經盡力了。

    至少比以前的好用,省了很多事情。

    ” “這倒也是……要我看啊,這些軟件最大的問題還是數據通用性不好,能在這幾個軟件裡通用,已經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前不久外商部拿了我們一些數據過去,因為讀不出來,最後沒辦法,還是用我們的軟件打印出來,照着紙質資料重輸入了一遍才能用起來。

    ” “他們算是運氣不錯的了,外商部的數據少,種類、數量都很簡單,隻要不涉及國内數據,他們比我們輕松得多。

    ” 說到這裡,有同志突發奇想:“诶,頭兒,你說能不能這樣,我們和外商部聯合起來做個軟件,解決一下這些問題?” “外商部應該沒這麼大需求吧?他們數據少,處理起來輕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