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7章 這個問題我解決

首頁
    堆點裝甲不好麼。

     防工委領導看向高振東:“算過?” 高振東點點頭:“嗯,算過。

    ” 其實沒有,找的。

     但是幾十年後的數據都比這個高不了多少,那現在這個技術環境下,能不能到他說的這個數字都還兩說呢,但是機械的就要樂觀不少,畢竟技術跨代沒有那麼嚴重。

     原本二代坦克的液力傳動搞不出來,不一定是做不出個東西,也有可能做個東西出來發現指标太差沒法用。

     防工委和裝甲兵的同志對視一眼:“那這個問題先就這樣,就搞機械傳動,液力傳動,還是等成熟一點再說。

    ” 其實液力傳動還有個毛病高振東沒說,那就是當傳動液的溫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可能其性質突變,黏稠度急劇下降。

     早期液力耦合的四驅SUV,爬大坡爬着爬着突然失去動力,就是這個毛病帶來的。

     不過高振東不确定現在我們能用的傳動液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幹脆沒說,反正效率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望而卻步了。

     “關于液氣懸挂,根子上來說,結構複雜,帶來的制造、維護、成本方面的問題和液力傳動差不多,但是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重!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以二代坦克規劃的重量來說,想要把它撐起來,液氣懸挂的重量能比扭杆的重1.5到2噸。

    ” 搞動力的同志也跟着高振東學精了,看出來部隊那邊對于堆裝甲堆火力的想法比别的都要迫切,你幹啥都行,别影響到我的功率,少占我重量,幹脆把結構和重量問題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來說。

     果然,此話一出,裝甲兵那邊的同志馬上就犯嘀咕了,這玩意是不是有點兒性價比太低? 說實話,液氣懸挂在這個階段,帶來的好處其實就是個錦上添花的好處,更舒服,更平穩,速度“可能”更高,至于什麼調整車身姿态這些,不是沒用,但是不值得為此付出重大代價。

     高振東也覺得扭杆就挺好的,别說二代坦克了,三代坦克大改型号,也一樣是扭杆,為了高新而高新,大可不必。

     到了最新的新輕坦,一是技術上去了,二是那個坦克的作戰環境和使用條件比較特殊,才給上了液氣懸挂。

     又貴又麻煩又增重,這讓裝甲兵的同志和防工委這邊,商量商量,很快下定了決心,還是扭杆吧,這些錢、這些精力、這些重量,咱用來搞點兒别的。

     這幾大塊都定了下來,剩下的就是更下一級的子系統問題了。

     車體方面,裝甲兵的同志還是堅持了發動機後置,3人車組,自動裝彈機的方案要求,對此高振東也随大流,這個事情,3人4人都可以,不是什麼太緊要的事情,萬一在自己的影響下,裝彈機能搞成呢? 還是要相信同志啊,實在沒搞成,大不了再把人給加回來就行。

     而炮塔方面,争論很大。

     關于焊接炮塔還是使用鑄造炮塔的問題。

     草原拖拉機廠的同志想用焊接,但是大部分同志偏向于鑄造。

     其實采用鑄造炮塔的原因,和什麼鑄造的形狀投影面積小沒半毛錢關系,焊接炮塔也能很小。

     主要的原因,是厚闆焊接工藝不成熟,坦克基甲薄的時候,其實鉚接和焊接炮塔不少見,後來有一段時間就鑄造炮塔橫行了,沒别的原因,就是厚闆焊接難搞。

     而大部分人傾向于使用鑄造炮塔,也就是這個原因。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和高振東有點兒關系。

     593鑄造裝甲鋼是不含鎳的,而592軋制裝甲鋼含鎳。

     我們沒鎳啊! 大家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就是為了這個問題争論。

     高振東想了很久,才舉手開了口。

     “同志們,我說兩句。

    ” 他又要說什麼?有的人是帶着高興,有的人則是非常好奇。

     “剛才同志們的說法,都對。

    ” 噫,上來就和稀泥啊。

     “我的看法,是如果鎳的原料問題幾年内不能解決,那用鑄造,如果能解決,焊接。

    ” 高振東先提了個假設條件。

     而他提這個假設條件,是因為他知道,到了二代坦克研制完成,能夠量産的時候,鎳的問題估計是能夠解決的,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防工委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隻不過防工委的人不知道他也知道。

     西北的那個鎳礦,應該快差不多了。

     “就算鎳礦能解決,那厚闆焊接呢?”防工委領導笑道。

     “這個問題,我解決。

    ” 又來了,又來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