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4章 嫁為天子婦,為漢椒房主

首頁
     朝堂一緻請願,劉榮自然是‘不敢托大’,當即以此事請示東宮窦老太後:祖母,朝臣百官都勸我娶妻,孫兒可如何是好? 随後便是老太後再一道懿旨,诏令朝堂有司廣尋天下賢良溫淑,以為椒房備選。

     經過長安朝堂長達兩個時辰、審查範圍遍布整個平陽侯府的‘大範圍搜尋’,最終,當代四世平陽侯曹壽之幼妹、三世平陽簡侯曹奇之幼女曹淑,成為了朝堂唯一認可的皇後人選。

     朝堂内外一緻認為:天下之大,再也沒有比平陽簡侯幼女曹淑更賢惠、更溫善,更适合做皇後的女子了。

     于是,經過象征性的商談和考量之後,朝堂便迅速開啟了冊封皇後的一應禮法程序。

     東宮窦老太後也樂得清閑,早早備好了冊封诏書,隻等着朝堂走完禮數,而後正式頒诏冊封。

     可以說,劉榮的整個大婚慶典,都是朝堂内外在忙活; 劉榮基本不需要插手,也插不上什麼手。

     也就是在朝堂内外,都熱火朝天的忙活着籌備天子大婚典禮時,未央宮内的劉榮,卻是毫無顧忌的早先一步,召見了自己日後的正宮發妻:平陽侯女曹淑…… “民女曹淑,參見陛下。

    ”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 便見宣室殿内,天子榮端坐上首禦榻之上,好整以暇的打量起禦階下,那道年方二八的曼妙身影。

     以曹淑為後,入主椒房,是早在劉榮即位之初,便早已大緻定下的事。

     對外說是‘朝堂遍尋天下良家女’,但實際上,卻不過是走個過場。

     所以,在朝堂忙着‘尋找’合适的皇後人選時,曹淑卻早已開始學習宮廷禮儀,為日後入主椒房做準備了。

     也就難怪今日被劉榮召見,才剛十六七歲的曹淑卻毫不怯場,禮數規矩更是完全挑不出毛病。

     向劉榮行過禮,又默默等了好一會兒,始終沒等到那句傳說中的‘免禮’,曹淑這才有些緊張起來,手心都不由直冒汗。

     見小美人兒面露忐忑,劉榮也終于結束了對這位未婚妻的審視,含笑點下頭:“賜座。

    ” “——謝陛下……” 對于後世絕大多數封建時代而言,别說是天子——就連民間百姓,都是不大能接受男子在婚前,私會未婚妻子的。

     但這是漢家; 是民風彪悍,男子可休妻,婦女也同樣可以‘休夫’的漢家; 是女子十五便要嫁人,不嫁便要罰款,十八還不嫁,更要被官府強拉配郎的漢家。

     沒有那臭名昭著的《女德》,更沒有對女性的諸般限制。

     故而,對于劉榮召見自己的未婚妻,朝堂内外也并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

     朝堂内外心裡大緻有數:劉榮就是再猴急,也不至于在這種關頭——在婚事已經基本定下,就等走完禮法程序的當下,做出什麼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的蠢事。

     更何況娶妻娶賢,納妾納色。

     這樁婚事,本就不是什麼‘天子榮為平陽侯女姿色驚為天人’之類的愛情故事,而是相對純粹的政治聯姻。

     所以,對于劉榮召見曹淑,朝堂内外也隻當是劉榮想要提前見見自己将來的皇後、國母; 頂天了去,也就是有什麼話要問、有什麼事要交代,又或是‘醜話說在前頭’之類。

     對此,曹淑顯然也做足了心理準備。

     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曹淑才會在劉榮那‘賜座’二字道出口後,便擺出一副陛下吩咐,民女無敢不從的架勢。

     見曹淑這般作态,劉榮自又是含笑一點頭。

     又簡單問候過曹淑的家人——也就是大舅哥:平陽侯曹壽之流,便将話題引入正軌。

     “可曾想過做了皇後,日後過的是什麼日子?” “可想過後宮險惡,一如帝宮深似海;” “——可想過我漢家的皇後,不單是縣官之正宮發妻,也同樣是母儀天下的椒房之主?” “又可曾想過從今往後,平陽侯一族,将平白生出諸多忌諱,凡族人皆當謹言慎行,肅整門風?” 接連好幾問發出口,劉榮便慢條斯理的端起茶碗,優哉遊哉的小口抿起了茶湯,并沒有急于催促,而是給曹淑留下了足夠的思考時間。

     曹淑也确實需要思考時間。

     在入宮前,兄長曹壽自然是為曹淑做足了功課,諸如‘陛下若這麼問,你便這麼答’之類的交代,更是說了不知多少。

     隻是真到了劉榮面前,又被劉榮機關槍似的問題突突突一陣問,饒是曹淑早有成竹在胸,也是不免有些舌頭打結。

     強自淡定許久,又偷偷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曹淑才勉強定住心神。

     又将劉榮的問題仔仔細細回憶了一遍,再組織好語言,确定沒有什麼不妥,才小心翼翼開口答道:“父母之命,不敢違也。

    ” “先父亡故,兄長代父為民女定下婚事,民女自當從之。

    ” “——尤其還是嫁作天子婦,為漢椒房主;” “此齊天洪福,民女,不敢怠也……” ··· “陛下所問,民女,皆想過。

    ” “——民女知道,做漢家的皇後,與嫁做常人婦,可謂是毫無相似之處。

    ” “做了皇後,便要母儀天下,要整肅後宮——要養育諸公子、公主,還要調理宮中寺人、婢女,又諸多姬、嫔。

    ” “皇後的母族外戚,更當謹言慎行,一日三省己身,以免步呂氏之後塵。

    ” “此般種種,民女,不敢輕之、不敢不慎之;” “然民女,亦不畏之……” 單是從曹淑這段簡短的發言,劉榮其實便不難聽出:對于這位準皇後,平陽侯家族不單是最近這半年在突擊填鴨。

     若非是要做皇後,而是同尋常的功侯女般,嫁與其他門當戶對的功侯貴戚之類,這曹淑,也當得上一聲:賢。

     娶妻娶賢。

     這是一個好妻子——至少是賢妻胚子。

     但劉榮心裡很清楚:漢家的皇後,不可以隻是一個純粹的‘好妻子’。

     ——在漢家,太子是皇儲; 皇後,則是‘後儲’。

     如果說,漢家對于太子的考察,是‘此子是否能成為好皇帝’的話,那對皇後的審查,便是以‘此女能否成為一個好太後’來作為準則。

     尤其是在如今漢家特有的二元政體下,這項審查是否精準,甚至極有可能關乎到宗廟、社稷安穩,乃至王朝興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