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3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

首頁
    ,内容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

     以至于蘭且屈難這樣的匈奴核心貴族,都有些沒臉當中宣讀了。

     天見可憐! ——不過眨眼的功夫,蘭且屈難的由衷祈禱,便已經送到了草原每一位有名有姓的神祇面前! 蘭且屈難祈禱着; 祈禱着劉榮能從善如流,默默查看過自己帶來的國書,而後便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同自己客套兩句,便安排使團下去休息。

     蘭且屈難甚至都不敢抱有絲毫僥幸,去幻想劉榮能接受這封國書上的内容。

     但劉榮輕飄飄一句話,卻讓蘭且屈難的祈禱悉數破碎。

     “啧啧;” “這手破字兒寫的。

    ” “都快趕上朕開蒙前的狗爬字了……” 接過宦者令葵五呈上的匈奴國書,扯開嗓子‘嘀咕’了一聲,劉榮便呵笑着将眼皮一番。

     “中行說死了?” “朕可是記得,貴主單于送往我漢家的國書,曆來都是那閹賊代筆;” “——中行閹賊旁的不說,那一手小篆可是頗得大家之風,便是朕祖太宗皇帝,也是曾誇贊過的。

    ” “若是那閹賊尚在,貴主單于無論如何,也不至于拿出這麼一封上不得台面的國書?” 嘴上說着,劉榮還不忘将手中木渎揚了揚,言辭明明帶着滿滿譏諷,語調卻聽不出絲毫怪異; 就好像這般嘲諷,并非是劉榮的本意,而是劉榮闡述了一個客觀事實。

     而在劉榮這話說出口之後,蘭且屈難暗下又是一陣憋悶,卻不得不硬着頭皮接過話頭。

     “自先老上單于歸于天地之間,曾經的國師中行說便因謀逆之罪,被我主單于流放去了北海。

    ” “——這封國書,是我主單于身邊的漢人幕僚所代筆。

    ” “或許不比中行說筆走龍蛇,卻也不至于讓人看不懂其上字體……” 對于蘭且屈難的解釋,劉榮卻依舊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架勢,隻淡然将手中木渎遞向身旁。

     “讓谒者仆射替朕看看。

    ” “若是看得懂,便給諸公念念吧。

    ” “——久聞谒者仆射汲黯,為鄉野稚童開蒙多年。

    ” “如此晦澀難懂的字樣,若是連汲仆射都看不懂,那放眼我漢家,怕是就再也沒人看得懂了……” 劉榮一聲令下,朝臣班列當即走出一道身影,朝着劉榮所在的禦榻便去; 而在禦階之下,終于明白劉榮意圖的蘭且屈難面色陡然一僵,隻片刻的功夫,腦海中不知湧現出多少c語言。

     不能念啊! 真要讓那谒者仆射,将國書當着漢家君臣的面念出來,那别說是此次出使能否完成使命——就連使團能不能順利走出長安,都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号!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可從來都不是漢匈雙方之間的外交準則! 漢匈雙方明争暗鬥這麼些年,雖然不曾出現某一方光明正大斬殺對方使節,但策反、軟禁,甚至直接囚禁對方使團,不讓使團回去的事,卻幾乎從不曾斷絕。

     就說此番,蘭且屈難率領上百人的使團來到長安,早在出發之前,單于庭便已經為蘭且屈難話下紅線:這百十來号人的使團,蘭且屈難至少要帶其中七十人回去! 至于其他三四十人,或許會死在某個漢人百姓投擲的石頭下,或許會成為漢人的降将,又或是因為種種不可言說的原因,而‘意外’死在往返途中。

     對這一點,漢匈雙方都有着默契——漢家派往草原的使團,也同樣是類似的狀況。

     隻是不同于匈奴使團,每每都有十來号人‘棄暗投明’,漢家使團出使匈奴,則更多是亂搞小動作,甚至動不動聯合匈奴貴族密謀發動政變! 最終事情敗露,或死或囚。

     對于類似的事,原曆史時間線上,一位精通牧羊技術的蘇姓漢使,便很有發言權…… “陛下!” 幾乎是在汲黯伸出手,接過那封通篇寫着‘夢裡啥都有’的國書的瞬間,蘭且屈難焦急的呼号聲也同時響起。

     便見蘭且屈難強繃着臉,在漢家君臣衆目睽睽之下,幾乎是硬咬着牙槽,一字一句道:“既然皇帝陛下認不出這封國書的字樣,那外臣,便鬥膽代勞。

    ” “畢竟這封國書上的内容,我主單于也曾有過交代……” 目的達成,劉榮也終于遂了蘭且屈難的願——從善如流的點點頭,算是認可了蘭且屈難的提議。

     便見殿中央,蘭且屈難黑着臉伸出手,自汲黯手中接過那封木渎國書; 隻象征性掃了一眼,便面色陰郁的開口道:“過去的這個冬天,我大匈奴右賢王部,與漢北地郡之間,産生了一些誤會。

    ” “對于這個誤會,我主單于向皇帝陛下表達誠摯的歉意;” “對于違背單于之令,擅自與漢北地郡興起戰争的右賢王,我主單于也已經嚴懲。

    ” “為了向皇帝陛下表達歉意,我主單于托我使團,為皇帝陛下帶來了賠禮。

    ” “——我主單于贈送皇帝陛下駿馬一匹,金器一件,良牛一頭,壯羊一隻。

    ” “除此之外,還有西域美女十人,莎車國所産蒲萄、安石榴若幹……” 老生常談的禮物清單,劉榮可謂是從小聽到大,聽的耳朵都要出繭子了; 故而,蘭且屈難宣讀禮物清單時,饒是養了十幾年的貴族氣質,劉榮也還是不受控制的摳了摳耳朵,擺出一副‘就沒點新鮮的?’的姿态。

     對劉榮的反應早有預料,蘭且屈難也沒有停留太久,趕忙繼續說道:“另外,過去這個冬天,草原絕大多數部族,都遭受了十年難見的白災。

    ” “我主單于,曾與漢先太宗孝文皇帝達成盟約,約定漢匈為兄弟之國,以長城為界各自分治,并守望相助。

    ” “草原遊牧之民遭遇了災難,我主單于希望皇帝陛下可以将自己的仁慈,也散播到遼闊的草原。

    ” “——希望皇帝陛下,可以對貧苦的草原遊牧之民伸出援手,用糧食、鹽、茶、布匹等物品,彰顯漢匈兄弟之國之間的友誼。

    ” ··· “如果可以,我主單于還希望皇帝陛下,可以前往草原領略塞外風光。

    ” “我主單于必定會盡地主之誼,以作為對皇帝陛下不吝相助,扶持草原兄弟手足的感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