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5章 高爐煉鋼

首頁
    臉,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石墨,便是煤在這個時代的名稱。

     既然決心要推動鋼鐵産業,劉榮當然知道,以煤——而且還得是優質焦煤作為燃料,才能将開采出來的鐵礦熔煉成生鐵。

     而優質的焦煤,或者說是一切有關煤的礦物,都不是這個時代可以人力開采的。

     頂天了去,也就是某些露天礦,用人命填,才能填出來一些可用的煤礦。

     至于那些深埋于地底的礦産,無論是煤還是其他東西,都不是這個時代有資格享有的東西。

     故而,鋼鐵産業的推動,難點并不隻是冶煉技術。

     ——如果單隻是冶煉技術,那劉榮完全不需要位置操心,隻需要大手一揮用錢砸,硬生生把工藝精進進度砸快就好。

     但除了冶煉工藝,鐵礦、煤礦的開采,也同樣是個難以忽視的問題。

     “終歸,還是要高爐煉鋼嗎……” 如是想着,劉榮不由得又是一陣糾結。

     作為穿越者推動工業發展的必備技能,土法高爐煉鋼,自然是早就進入了劉榮的視野。

     但不同于前世,看小書讀物裡的主角高爐煉鋼時,隻知道拍案叫絕口稱‘牛掰’——親身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劉榮才發現這麼做有多難。

     高爐煉鋼,顧名思義,是以土法鑄起數丈高爐,通過熔爐結構來提高溫度、降低燃料要求的鋼鐵冶煉方式。

     這個方式隻有一個優點:制作容易,産量極高; 除了這個優點,便全是缺點了。

     ——成品質量參差不齊; ——能耗高,煙塵污染嚴重。

     另外,在高爐熔煉完成,得出生胚之後,也依舊要通過鍛打的工序,才能得出不确定質量的盲盒鋼。

     而對于劉榮而言,這個方法最大的難點,便在于後世最不起眼的:煙塵污染。

     後世人都知道:鋼鐵,乃至絕大多數重工業,都必定會對環境造成肉眼可見,且難以磨滅的巨大影響。

     而在如今漢室——在黃老學說依舊執政于廟堂之上,朝堂内外都還講究一個‘道法自然’的如今漢室,高爐煉鋼所造成的漫天黑煙,是很難為人所忽視的。

     講道理的,說劉榮不敬天地神明、不敬社稷; 稍微不講理一點的——如東宮那位,更是極可以将那漫天黑煙,直接歸為‘天神震怒’之類,搞得劉榮一點脾氣都沒有。

     故而,即便有心通過高爐煉鋼,來提高漢家的鋼鐵産量,劉榮也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但眼下,親眼看到可以大幅度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三棱箭頭,因為鋼鐵産量的不足而無法量産,原本還想着‘日後再說’的劉榮,終于開始動搖了。

     “三棱箭頭尚且如此,陌刀、武罡車之類,當也是類似的狀況了?” 此言一出,那軍匠當今便緩緩點下頭,而後悠然發出一聲長歎。

     對于工匠而言,最痛苦的事,永遠都不是做不出好的作品; 而是明明做出來了,卻因為種種外部因素,而無法使其發揮實際作用。

     就好比一群太監上青樓——心癢難耐,偏偏又無可奈何…… “周仁,記一下;” “回長安之後,拟诏書一封。

    ” “——召河東郡守申公、郡尉周陽由入朝長安。

    ” “再給丞相府傳朕口谕:朕欲以河東郡,為我漢家鋼鐵冶煉之所。

    ” “河東郡民農戶該如何安置、以何為業,郡中每歲口糧用度從何調用——朝堂要盡快拿個章程出來。

    ” “嗯……” “先讓丞相,同朝中百官議一議,有結果了再呈奏朕前。

    ” 高爐煉鋼,劉榮是一定要搞的。

     沒辦法,除此之外,劉榮想不出第二種能大幅提高鋼鐵産量,并迅速将其用于軍隊的方法。

     既然非搞不可,那就宜早不宜遲。

     ——過去,劉榮縱是手握監國大權,但終歸隻是太子儲君; 如今坐了江山社稷,再把如此關鍵的項目往下拖,就怎都有些說不過去了。

     時間不等人。

     劉榮自認為身體還算不錯,如今二十來歲的年紀,也還能在皇位上做個三四十年。

     三四十年,說短不短,說長,也完全算不上有多長。

     劉榮要做的事很多; 多到這三四十年,劉榮都得盡可能抓緊時間…… “鋼鐵産量,少府上下暫時不必考慮。

    ” “——三棱箭頭、陌刀、武罡車,都用少府現有的鋼鐵庫存,量産出一批來。

    ” 如是做下交代,劉榮又掰着指頭算了算。

     “羽林校尉,有弓、弩司馬各一,共計一千人。

    ” “按每人五十矢的标準,制造出三棱箭、矢五萬支。

    ” “——最晚明歲開春列裝!” “另外,虎贲校尉兩千兵馬,俱為陌刀。

    ” “兩千柄陌刀——至少也要一千柄,同樣要在開春前交付。

    ” “至于武罡車,第一批先造二百輛出來,暫且用者。

    ” 劉榮當場下訂單,那軍匠自然是沒權利場合,自然是第一時間看向一旁,仍在不住擦汗的少府石奮。

     不出所有人預料:石奮恭敬領命。

     下了訂單,又确定下漢家接下來的鋼鐵産業發展方向,劉榮也終于來到了少府軍工項目的重中之重。

     ——水車驅動水力鍛壓、錘煉系統! 簡稱:水力鍛壓機。

     和水車驅動石磨轉動一樣:同樣是以水流為水車提供動能,再用動能操縱巨錘反複舉起、砸下,以達成反複錘煉、鍛壓的目的。

     劉榮很滿意,卻也沒多做停留。

     鍛壓機再牛逼,沒有足夠的原材料,也還是無法得到精鋼。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盡快提高鋼鐵産量,以供水力鍛壓機鍛壓出精鋼。

     之後,有了精鋼的少府,就可以制作許多無法用青銅制作的武器、軍械,以顯著提高漢家軍隊——尤其是常備野戰軍的戰鬥力。

     再然後,自便是…… “匈奴人,應該已經接到孝景皇帝駕崩的消息。

    ” “——呼~” “早則明歲開春,遲則秋後;” “軍臣老兒,恐怕就要來試試朕的成色了……” ··· “嘿;” “也不知道屆時……” “嘿。

    ” “嘿嘿……”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