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苑這邊,劉榮一如過去的監國太子生涯——忙完了朝中事務,便出現在了心心念念的上林苑。
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
就好像長安城未央宮内,仍舊住着天子啟;
就好像長樂宮裡住着的,依舊是窦太後,而非窦太皇太後。
一如往常。
但在劉榮離開長安之後,東宮窦太皇太後的心情,卻是随着一道道身影自長樂宮們進出,而變得愈發郁悶。
“丞相,是托孤丞相;”
“亞相禦史大夫,更是早在還任少府的時候,便同太子宮往來密切。
”
“内史田叔,倒是個識大體的——偏又生了個榆木腦袋。
”
“餘下的公卿百官,也大都……”
目送又一位朝中重臣——又一位不願意在朝議之上,提出新君劉榮‘年不及冠,暫不該掌政’的朝中重臣離去,窦太後隻如是一番輕喃。
而在窦太後身側,聽聞這一番頗有些幽怨的話語,劉榮新晉任命的谒者仆射汲黯,也是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汲黯,已經勸的嘴皮子都掉了好幾層。
早在窦嬰、窦彭祖二人沒找上自己時,汲黯就已經勸過窦太後:皇權更疊,一切當以穩妥為要;
陛下監國多年,施政得當,非必要時,萬不可奪陛下之權,以免橫生變故。
然後,窦太後就用‘祖宗規矩’四個字怼了回來。
等窦嬰、窦彭祖二人找上門,汲黯便轉而拿出了第二套說辭:太皇太後這麼做,讓自家外戚子侄很為難。
窦太後依舊不為所動,隻一句‘汲卿非窦氏,莫言吾家事’,便直接讓汲黯徹底失去了談論此事的可能。
再到而今,眼睜睜看着窦太後,将朝中公卿重臣逐一召見了個遍,卻至今都沒找到願意站在自己這邊的馬前卒,汲黯,卻已經是無心再勸了。
事實勝于雄辯!
滿朝公卿重臣,都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替窦太後将‘天子未冠而立’這個事實擺上台面;
就算窦太後接下來,能另外找到幾個小蝦米,以投機心理替窦太後沖鋒陷陣,這個議案最終,也還是要擺在朝議之上,由百官公卿共同決議。
人家公卿重臣,現在不願意替你窦太後張目,日後朝議之上,難不成還能支持這個議案?
三公九卿都明确表示反對——至少也是默不作聲,底下那些個小蝦米,難道還敢沖到各自頂頭上司的前面,做出和上官相悖的選擇?
這不是開玩笑嘛……
左右這件事,窦太後已經沒什麼成功的可能,汲黯索性也就不再開口,免得自讨無趣。
卻不料汲黯不開口了,反倒是窦太後微微側過身,以一副商量的語氣道:“汲仆射以為,若是将魏其侯——窦嬰窦王孫任命為皇帝太傅~”
“何如?”
此言一出,汲黯當即便明白了窦太後的打算。
隻沉着臉思慮片刻,方含糊其辭道:“自有漢以來,我漢家唯一一位皇帝太傅,便是孝惠皇帝駕崩之後,為呂太後明升暗貶,自丞相轉任太傅的安國侯王陵。
”
“履任不幾日,安國侯便不堪其辱,挂印而走,至死不複入朝……”
看似答非所問的一句話,實則卻也已經是直截了當的給出了自己的态度。
——漢家自開國至今,唯一一位皇帝太傅,是呂太後任命的!
而且還是為了公報私仇,因為丞相王陵不支持呂太後遍封諸呂子侄,這才打算将丞相之位空給自己的嫡系(陳平,審食其),把王陵明升暗貶,任命為了皇帝太傅。
太皇太後,難道要做繼呂太後之後,第二個任命皇帝太傅的太後嗎?
太皇太後,果真要将自家的子侄,從二千石級别的太子太傅,直接跨過真二千石、中二千石兩個級别——直接任命為秩祿萬石,位三公之上的皇帝太傅嗎?
太皇太後,當真要給已經年滿二十、已經及冠的陛下,任命一位皇帝太傅嗎……
終歸是一個政治人物,汲黯藏在字裡行間的言外之意,窦太後自不可能聽不出來。
但汲黯這麼多層意思,卻唯獨隻有‘繼呂太後之後,第二位任命皇帝太傅的太後’這一層,讓窦太後心下稍微生出了些許疑慮。
但很快,這層若有似無的疑慮,也旋即消散在了窦太後心中。
——呂太後任命皇帝太傅,那是為了架空丞相,把丞相王陵合理合法的趕出丞相府!
我要任命為皇帝太傅的窦嬰,又不是當朝丞相?
非但不是得罪過我的丞相,反而還是我的自家族侄,蒙我餘蔭,才得以跻身廟堂之上的太子太傅。
如是想着,窦太後這便算是說服了自己;
知道汲黯不可能支持自己,也就沒再繼續向汲黯征求意見。
稍思慮片刻,當即便對身旁的老宮人道:“去。
”
“将南皮侯、魏其侯二人召來。
”
···
“且慢;”
“莫召至長樂。
”
“——召至章武侯府的窦氏宗祠。
”
“若是早一步到了,就讓二人候着。
”
說着,窦太後便顫巍巍起了身,一言不發的向後殿走去。
——太後出宮,和天子一樣,要準備禦辇,以及一整套倚仗。
而在準備車馬的這段時間間隙,窦太後也要收拾一下自己,換身衣服。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窦太後,并不想和汲黯待在一起。
即便知道汲黯并非是在支持誰、反對誰,而是在單純的支持自己心中的正義,窦太後也難免生了些小情緒。
隻是汲黯,終究也是黃老學新生代僅有的‘青年才俊’;
考慮到過去的老夥計:黃生病故,袁盎又被自己的小兒子當街刺殺身亡。
若再沒了汲黯,窦太後日後,恐怕是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找不到了……
“汲仆射若無是,便一同随行吧。
”
“隻是我窦氏宗祠,汲仆射外姓之身,怕是不便入内的了……”
·
·
·
·
窦氏宗祠,和每一個貴族宗祠一樣,坐落于當代嫡脈,即章武侯窦廣國這一脈的核心建築:章武侯府内。
窦氏一族的嫡脈,之所以會是兄弟姐妹三人中,最年幼的章武侯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