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章 太上皇?

首頁
    道:“自吳楚亂平,父皇又下令調兵,将重點放在戒備關中宗親諸侯時起,我漢家的北牆防務,便愈發變得薄弱了。

    ” “——在那之前,我漢家邊軍二十萬,雖然兵力不算少,卻平均分布在上萬裡北牆;” “平均算下來,每十裡長的漢匈邊境,竟隻有百餘人防守。

    ” “再加上父皇又調了相當一部分邊軍,南下齊、趙,乃至荊楚地界……” 說着,劉榮又是沉沉一點頭。

     “北牆防務,除去燕、代兩個戍邊王,便是雁門、北地、隴右、雲中四郡,為直面匈奴兵峰的第一線。

    ” “——雲中郡有魏尚在,出不了岔子。

    ” “剩下的雁門、北地、隴右三郡——尤其是雁門和北地,确實是需要知兵的郡守,才能盡可能确保北牆安穩。

    ” “至于隴右,雖也是關外的邊郡,但畢竟不和草原直接接壤。

    ” “匈奴人要想踏足隴右地界,得先路過北地,甚至是先掌握北地才行。

    ” “故而,程不識和李廣二人,還是做雁門、北地二郡的郡守為好。

    ” “至于隴右,确實沒那麼着急了。

    ” 劉榮此言一出,天子啟當即來了興緻,頗有些不顧形象的從榻上彈起身,大咧咧坐直了身子,左手撐着膝蓋,便将身子朝劉榮所在的方向一傾。

     “太子,這是不想讓李廣去隴右?” “——太子對李廣的厭惡,居然已經到了哪怕在國家大事之上,都難以割舍的地步了嗎?” 天子啟很驚奇! 尤其是當劉榮這個愈發成熟的老陰批,居然也将個人情感帶到了工作當中,更是讓天子啟生出一種莫名的快感! ——你小子,也不過如此嘛! 平日裡人模狗樣的,真到了時候,不也是被情感所左右? 還說什麼,将不可因怒而興師,主不可因愠而緻戰; 分明就是哄小孩子的場面話嘛…… “兒臣,确實很厭惡李廣。

    ” 被老爺子‘抓住把柄’,劉榮面上,卻絲毫不見慌亂之色; 非但不慌亂,劉榮反而還大大方方承認了此事。

     “不單是李廣;” “凡是軍中将帥,有像李廣這樣治軍散亂,為人跳脫,又視軍令、上官——乃至君上為無物,卻反嗜酒如命者,兒臣都很厭惡。

    ” “但厭惡歸厭惡,兒臣卻也沒有忘記父皇的教誨。

    ” “——無論是什麼材料,都是有用處的。

    ” “——如果用不好,那就是匠人技藝不精,而非材料本身不夠好。

    ” “所以,即便是李廣這樣空有個人勇武,卻沒有半點将軍樣子的人,兒臣也在竭力思考這樣的人,能用在什麼地方。

    ” 毫不掩飾的表達出自己對李廣的厭惡,并借機表明自己對軍中将官的喜好,劉榮索性将手中毛筆放下; 站起身,也學着老爺子的模樣,毫不顧及形象的扭動着腰身。

     隻是嘴上——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放松、休息,劉榮都已經養成了‘嘴上忙會不停’的習慣。

     “兒臣,也确實是不想讓李廣去隴右。

    ” “——因為隴右,是李廣的家鄉,也是李廣名揚天下的地方。

    ” “真要讓李廣做了隴右郡守,那就算隴右郡不會因此而‘姓李’,李廣也必定會百無禁忌看,肆意妄為。

    ” ··· “若李廣是個穩妥、持重的性子,那倒也還則罷了。

    ” “偏偏李廣這人,本就是放浪形骸,灑脫慣了的性子。

    ” “這麼一個不像将軍,反而更像悍卒的人,若是頭上沒個人壓着,早晚都要惹出禍事來。

    ” “——在别的地方惹禍,那也不外乎就是公報私仇,仗勢欺人之類。

    ” “但若是讓李廣在邊境鬧出禍事~” “那,可就是關乎宗廟社稷、關乎國本的大事喽~” 言罷,劉榮又認認真真做了一套筋骨活動操,感覺後背、脖頸處的酸澀緩解了些,才重新回到座位上坐了下來。

     深吸一口氣,再種種呼出,重新提筆審閱起奏疏; 嘴上則繼續道:“讓李廣去雁門吧。

    ” “——北地毗鄰隴右,若是讓李廣去北地,兒也還是有些放不下心。

    ” “讓程不識去北地。

    ” “至于隴右麼~” “嗨,反正不是前線,随便派個老将過去,做程不識的後援就是了。

    ” “左右程不識那木頭腦袋,讓他去破了匈奴人的龍城,确實是難為了他;” “但守住區區一個北地,總還是不在話下的……” 劉榮說得輕松,但話到了天子啟耳朵裡,确實明顯多了些凡爾賽的意味。

     ——大破龍城? 在天子啟的認知中,天地之間,怕是沒有任何一個肉體凡胎的人,能做到如此驚世駭俗的事。

     反倒是程不識這攻城難勝,守城不敗的特性,更符合漢家當下的戰略需求。

     最近,天子啟也聽到了一些流言蜚語。

     太子中盾衛程不識,已經被軍中的将士們,私底下稱之為:程不敗了…… “太子認為如此穩妥,那便如此吧。

    ” “——朕又能說什麼呢~” “區區一個‘太上皇’而已……” 老爺子再度陰陽怪氣起來,劉榮也不搭理,隻認認真真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一邊工作着,一邊再和老爺子聊聊天,也不外乎都是朝野内外的事。

     直到劉榮處理完最後一卷竹簡,天色已經是徹底黑了下去,天上一輪殘月單空。

     終于要下班了,劉榮也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本能的接過宦者令照例乘上的茶碗,張口就是灌下小半碗。

     “近些時日,陛下當是沒再用參湯了?” 看似是在問宦者令春陀,實則卻是問老爺子的話,隻引得春陀下意識望向禦榻上的天子啟。

     卻見天子啟黑笑着搖搖頭:“你瞧瞧;” “這做了太上皇,朕連吃什麼喝什麼,都不能自己做主了。

    ” “——嘿,還參湯呢;” “就連想喝一爵濁酒,朕都得給太子殿下承奏疏~上折子~” “若是殿下不批,朕還喝不了?” “你說說,朕這太上皇做的……” 老爺子碎碎念念,春陀倒也是如釋重負般的搖了搖頭。

     确定老爺子沒再偷偷攝入違禁品,劉榮也總算是安下了心。

     當即起身,作勢便要拜别,卻也沒忘最後再提上一句:“太醫令早就有囑咐:父皇的病,最忌酒色傷及本源。

    ” “——兒臣弱冠之年,背着朝野内外的流言蜚語,将漢家的擔子扛在肩上,為的,也不過是讓父皇少些疲倦,讓父皇好生調養着身體。

    ” “還望父皇保重身體,莫要辜負兒臣,以及天下千千萬百姓民的殷殷期盼。

    ” “那绮蘭殿……” “咳咳咳,還是少去的好……” “咳咳咳咳咳咳……” 頗有些尴尬的說完這番話,劉榮便飛速的完成了告辭拜禮,而後便邁動着小碎步,飛快的走出宣室殿; 又倉促的将鞋踩在腳下,便大步朝着司馬門的方向跑去。

     至于原因,倒不是因為誤了時辰,劉榮就出不了宮了; 而是當劉榮的身影,消失在宣室殿正門外的一刹那,天子啟那隻臭氣熏天的布履,不偏不倚落在了劉榮片刻之前還站着的位置上。

     “混賬東西!” “朕夜宿何方,也要向你這混賬奏請了不成?!” ··· “呼!呼!” “當真氣煞我也!!!” 天子啟無能狂怒,宦者令春陀小心翼翼的一問,卻是讓天子啟的怒火徹底爆發了出來。

     “呃……” “陛下今夜……” 聞言,天子啟隻冷冷白了春陀一眼。

     “還去個屁!” “滾下去!” “一個個亂臣賊子,就知道跟朕作對……” ··· “朕的被褥呢?!” “——還不取來?!” “今日,朕便在這宣室殿留宿!” “且看明日,那混賬見朕就睡在禦榻上,還有沒有臉見我漢家的列祖列宗!!!”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