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

首頁
    才有成為整個漢家的丞相的能力。

     除此之外——除了在内史任上證明自己,能做好‘關中的丞相’之外,内史要想升任禦史大夫,也同樣要等職務出缺; 而要想成為内史,除了同樣要等内史職務出缺外,還要先成為九卿。

     做了九卿,并且做出了成績,甚至還要展露出相宰的潛能,才有資格小升半級,成為九卿之首的内史…… 這麼一連串前置條件算下來,先做九卿,再做内史,然後升禦史大夫,最後再等丞相老死——于此同時,還要祈禱不會有人意外殺出…… 毫不誇張的說:這一套職務輪轉流程,完全是以‘丞相老死/被罷免’為啟動信号的。

     ——現有的丞相沒了,禦史大夫才能去掉‘亞相’的‘亞’字; ——禦史大夫做了丞相,證明過自己能做‘關中的丞相’的内史,才能遞補為禦史大夫; ——内史做了亞相,九卿其他位置的人,才能角逐空出來的内史一職…… 而這套運轉流程中,唯一可能讓禦史大夫,無法如願去掉‘亞相’的‘亞’字的,則是漢家另外一個政治傳統。

     凡丞相正常離任(過去基本是故老任上),都是可以在離任之前——即臨終之際,向天子舉薦自己的繼任者的。

     絕大多數情況下,天子也會采納這個人選。

     至少有漢以來,還沒有發生過丞相辭世前舉薦的人,卻沒有被天子拜為丞相的先例。

     在這個前提下,一旦丞相離任前舉薦的人,不是現任禦史大夫,那便是禦史大夫們最擔心的‘有人意外殺出,搶了我的相位’的狀況。

     意識到這一點,百官朝臣又紛紛将各異的目光,撒向東席次坐的禦史大夫:開封侯陶青身上。

     能力一般,德行一般,哪兒哪兒都突出一個中庸。

     若單隻是如此,那倒也沒什麼。

     ——當年,北平侯張蒼被先帝罷相,先帝拿出申屠嘉這個備選方案時,朝野内外也都覺得禦史大夫申屠嘉怎麼看怎麼平庸; 好歹比起當年,僅僅隻是關内侯的爵位,還得先帝臨時進封為徹侯,才能順利拜為丞相的申屠嘉,陶青至少本身就是徹侯。

     但讓此刻的陶青,不免有些忐忑的是:陶青這個禦史大夫,是當今天子啟當年,專門給内史晁錯找的提線木偶…… 天子啟要削藩,内史晁錯沖鋒陷陣,卻無法僅憑一己之力,與身為百官之首,卻反對《削藩策》的丞相申屠嘉抗衡; 于是,天子啟就給晁錯找了個提線木偶:禦史大夫陶青。

     以九卿之首+亞相的組合,才勉強得以和丞相申屠嘉分庭抗争,從而順利推動《削藩策》。

     而現在,晁錯已經身死,申屠嘉告老在即。

     最有資格成為申屠嘉繼任者的禦史大夫陶青,卻曾經在晁錯的指揮下,對申屠嘉發起過瘋狗般的撕咬…… “丞相心意已決,朕再三挽留不得,便也不再強求了。

    ” “——丞相先前說,在長安呆習慣了,希望可以在離任之後,繼續留在長安。

    ” “既然要留在長安,還希望丞相,不要推辭太子太師的職務。

    ” ··· “太子太師,名為‘太子師’,實際上卻并不需要日日教導儲君。

    ” “丞相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會承擔不了這個職務的職責。

    ” “——就當是朕這個涼薄之君、暴虐之君,給老臣的最後一絲禮遇吧……” “在丞相這樣的老臣身上,我漢家的儲君,也總能學到點什麼……” 天子啟此言一出,殿内百官公卿也終于得出結論:申屠嘉,真的是要乞骸骨了。

     而且,是以‘正常離職’的性質乞骸骨,而非被罷免! 意識到這一點,百官面色頓時就有些不大好看,至于禦史大夫陶青,更是已經不再抱太大希望了。

     ——抛開陶青的能力、德行不說,單就是陶青和申屠嘉之間的恩怨,就足以讓申屠,将‘舉薦繼任者’的權利,用在除陶青之外的任何一個人身上。

     而陶青不能官拜丞相,就意味着禦史大夫的位置,陶青還要繼續占着; 好在晁錯身死,内史已經出缺。

     本身就是九卿的幾位,可以争取一下内史; 不是九卿的,也可以争取一下某位九卿調任為内史之後,所留下的九卿之缺…… “陛下恩德,老臣,無以為報……” “願意以這幅老朽之軀,再為我漢家,培養出一位合格的儲君。

    ” “——雖然未必能活幾年,但隻要能多活一天,臣便會花這一天的時間,來規教儲君。

    ” “隻希望陛下,千萬不要再說自己是涼薄之君、暴虐之君,來讓臣這個本就羞愧的老匹夫,更加感到無顔以面天下人了……” 帝相之間客套起來,百官自也适時抹了抹淚,本能的充當起合格的背景闆。

     但在天子啟下一句話道出口之後,所有人都停止了‘哀傷垂淚’,隻直勾勾望向殿中央的申屠嘉,眼皮都不敢眨一下! “丞相告老,國失柱石……” “朕德薄,無以安天下,乃緻去歲,有吳楚七國賊子為禍關東……” “如今,又要失去丞相這樣的老臣,朕實在是不知道日後,該如何治理這天下了……” ··· “隻國不可一日無君,亦不可一日無相。

    ” “即便再怎般不舍,也還是不得不厚着臉皮,問老丞相一句;” “——今我漢家,何人可繼丞相之位,佐朕以治天下元元?” 來了。

     百官公卿期待、矚目的戲肉,終于來了。

     這一刻,幾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申屠嘉即将道出的這個人名之上。

     就連已經不抱太大希望的陶青,都難免帶着些許僥幸,豎起耳朵,祈禱起能從申屠嘉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 “太尉绛侯周亞夫,可為漢相!” 申屠嘉本就直率的性子,此刻更是展露無遺。

     毫不遲疑的給出答案,吐出‘周亞夫’這個名字,申屠嘉便閉緊了嘴唇,擺出一副‘沒有理由,就得是周亞夫’的堅定姿态。

     這也算是漢相‘推薦繼任者’的特權中,所附帶的小特權了。

     ——對于舉薦的繼任者,丞相不需要給出任何理由,更不需要引經據典,來為自己的選擇增添依據。

     就這麼明晃晃丢出一個人名,然後三緘其口:就他了! 不解釋! 愛咋咋地! 你要我說,那就是他! 人選我給了,采不采納随你便! 隻是這個人選,往往也都會是皇帝所屬意——至少是可以接受的人選,不會讓皇帝太難堪就是了。

     “可。

    ” 申屠嘉人選給的幹脆,天子啟答應的更是爽快。

     至于原因,這朝野内外都是人精,隻需要稍微想一想,便也大都能明白的過來:這是要拿丞相之位,把周亞夫從‘太尉’這個敏感的位置上,穩穩當當托下來。

     到這一步,申屠嘉告老乞骸骨的部分,便已經算是走完了流程。

     按道理來說,朝議接下來的議題,就該回到先前的吳楚亂平後續一事——即有功将士的封賞之上。

     以‘拜太尉周亞夫為丞相’,來作為對有功将士封賞的話題開端,也正合适。

     但沒人注意到:禦榻之上,天子啟微不可見的咧了一下嘴角; 而後,便故作淡然的望向殿側,那道自步入溫室殿——甚至是自步入長安城,都不發一言的厚重身影。

     “說起太尉周亞夫~” “正好昨日,太尉派了人來長安,說是要上奏疏。

    ” “——上奏就上奏吧,還非得在朝議之上,當着百官的面請奏?” “嘿;” “這周亞夫也真是的……” “想要什麼封賞,直接告訴朕就是了,還怕朕出爾反爾不成?” 冷不丁道出一語,天子啟隐隐含着期待的目光,便望向程不識那壯實、穩重,此刻卻也隐隐有些發顫的身影。

     “即使如此,還請程都尉上前,代太尉周亞夫呈上奏表吧。

    ” “朕也好聽聽:朕的太尉,究竟想要些什麼封賞。

    ” “——大膽提便是;” “隻要不是朕身下這方禦榻,又或是裂土為王之類,朕,自無不允!!!”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