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服從命令,才是武人的天職!

首頁
    人之罪?” 一語出口,不等李廣開口自辯,劉榮便滿是唏噓得搖了搖頭,再悠悠發出一聲長歎。

     “那件劄甲,當是少府于先帝年間所産。

    ” “其上,有甲片共五百五十五枚——取的是我漢家聖數:五;” “每枚甲片寬一寸,長二寸,皆以上好的牛皮削制而成,再縫制于厚帛之上。

    ” “少府于先帝年間上奏:每一枚劄甲甲片,單隻是所需的牛皮、布帛,便作價不下百錢;” “再加上縫制所需的人力,一件成品劄甲,作價便不下十萬錢。

    ” 說到這裡,劉榮終是緩緩側過身,眯起眼角,神情極為淡漠的看向李廣。

     “李将軍知道十萬錢,對我漢家的百姓、府庫——對我漢家的天子,意味着什麼嗎?” 說着,劉榮緩緩擡起手,伸出一根食指。

     “一戶中産之家,家産合計十萬錢。

    ” “一戶家财十萬錢的人家,便可以被稱之為:中産之家。

    ” “——一具劄甲的價值,等同于一戶擁田三百畝,宅院有六屋,丁口至少十人的中産之家的全部家産。

    ” “今天,李将軍至少在睢陽城外,扔下了二十戶中産之家的家産……” ··· “先帝年間,太宗皇帝想要修建一座涼亭,少府報價:百金。

    ” “太宗孝文皇帝大驚失色的說:百金,就是百萬錢,這是十戶中産之家的家産,朕怎麼能将十戶中産之家的财産,用于建造一座供朕享樂的涼亭呢?” “——今日,單是李将軍扔在睢陽城外的劄甲,便值兩座這樣的涼亭。

    ” “先帝在位二十三年,窮其一生,至死都舍不得修一座的涼亭,李将軍今日眼皮都不眨一下,便在睢陽城外棄了兩座……” 當劉榮說起今日,死在城外的那些精銳,乃至其中的甲士時,李廣面上還帶着些悲痛; 但随着劉榮一字一句往下說,李廣的面色,卻是愈發臊紅了起來。

     剛要開口說些什麼,卻再次被劉榮搶了先。

     “李将軍說,我不懂。

    ” “——我确實不懂。

    ” “我不懂李将軍為何要為一己之私利,而置那三百精銳武卒——那數十百戰精騎的性命于不顧;” “不懂李将軍為何要将那價值數百上千萬,耗費了國家無數心血和錢财,需要數萬,乃至十數萬百姓以賦稅供養的軍械,就那般送給舉兵謀亂的吳楚叛軍。

    ” ··· “一枚劄甲甲片,作價上百錢;一具劄甲,便作價不下十萬錢。

    ” “為了讓我漢家,能有更多的将士穿上這作價十萬錢的劄甲,我這個生在深宮、長于婦人之手,既不知喜、也不知憂的纨绔公子,在長安少府做了瓷器。

    ” “——從父皇元年至今,少府靠瓷器謀得的利,足夠再造出八百件劄甲。

    ” “但少府再怎麼苦心經營,再怎麼從指頭縫裡摳錢,也終究抵不過李将軍今日沖冠一怒,便讓我漢家,損失了價值二百萬錢的劄甲、數十萬錢的刀劍戈矛;” “還有三十多匹每一匹都價值千金,甚至數千金的戰馬,乃至根本無法用錢來衡量的百戰精銳……” 劉榮越說,李廣便愈發氣急,每每要開口,卻又都每每被劉榮搶先。

     這一次也不例外。

     依舊是不等李廣開口辯解,劉榮便滿臉陰寒的一颔首。

     “李将軍,當真以為這天底下,沒有第二個聰明人了嗎?” ··· “李将軍是覺得天下人,都如那三百銳士一般癡愚,以至于沒人能看透李将軍,并非是自己所說的那般大義凜然?” “——覺得天下沒人能看透李将軍此番,是以那三百精銳的肉軀,來搭起能攀附梁王,乃至東宮太後的階梯;” “看不透李将軍為了自己的前程,而置國家,置社稷——置父皇于不顧嗎?” 字字珠玑之語,終是惹得李廣額角冷汗直冒; 餘光瞥見身後,不知何時出現了梁王劉武的身影,李廣更是一急,開口便是一聲厲喝。

     “我是在保家衛國!” “這是武人的天……” “——服從軍令!才是武人的天職!” 不等李廣話音落下,劉榮毫無征兆的一聲呼号,引得身前的骁騎都尉李廣、一旁的梁王劉武當即呆立原地。

     隻見劉榮滿含盛怒,眼角隐隐眯起,那能讓人心下發寒的陰沉面容,更是已然有了當今天子啟七分威勢! “我漢家,不是隻有一座睢陽城!” “被吳楚叛軍荼毒的,更不隻一座梁都睢陽!!” “父皇派太尉領兵出征,不是為了救睢陽,而是為了救我漢家的宗廟、社稷!!!” “太尉的十萬兵馬,不隻要保這座睢陽城不失,還要用于擊潰吳楚五十萬叛軍,還我漢家關東十七個諸侯國——三十多郡、七百多城安甯!!!!!!” · “為了一座睢陽城,李将軍便不顧昌邑平叛大軍的軍心士氣,悍然抗令私走,以緻昌邑大營軍心不穩!” “為了自己的仕途,更是不惜送麾下三百銳士、睢陽上百守卒死于非命!” “——眼下,為了傍上東宮太後,更大言不慚,在這睢陽城頭妖言詭辯,代當今天子訓教皇長子?!” 說到最後,劉榮面上已是盡挂寒霜,語調更是陰冷到角樓外的守軍将士,聽了都不由陣陣發寒。

     “敢請問将軍:李氏乎?” “劉氏乎?” · “武人乎?” “——天子乎?!” 咚! 随着劉榮這最後一語道出口,以及那杆象征着無上君權的三重節牦,被劉榮重重往地下一磕,李廣那時刻朝着天的鼻孔,才終于随着彎下的膝蓋,而朝向了腳邊的地面。

     見李廣被劉榮說的啞口無言,更為那杆天子節威逼下跪,梁王劉武隻覺心中一陣窩火! 正要上前,卻見劉榮‘唰’的一下擡起手,目光雖陰恻恻看着跪在身前的鐵塔,右手食指卻不偏不倚,正指向了梁王劉武的鼻頭。

     “我與梁王叔,素有嫌隙!” “——但王叔正于睢陽死戰,我尚且能叔侄阋于牆,而外禦其辱,代君父奔赴前線犒軍!” “李将軍知道酒能犒勞将士,難道不知道酒亦能亂人心志,以緻生亂?” ··· “我此來睢陽,難道沒有帶上既能讓将士們手腳有力、軍心大振,又不會讓睢陽被酒香所迷的犒軍肉牛嗎?” “——當朝皇長子,假天子節,代君父奔赴前線犒軍!” “輪得到你李廣邀買人心,作威作福邪?!!!” 聽聞劉榮以金錢價值,來衡量李廣今日所為的得失,梁王劉武本還頗有些惱怒,打算上前發洩一番; 但在劉榮後面這段話說出口,尤其是那‘作威作福’四個字,從城樓傳至城牆之上、傳至成百上千守軍将士的耳中時,縱是梁王劉武,也隻得悻悻住了口。

     ——維辟作福,維辟作威,維辟玉食。

     ——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便是貴如梁王劉武,背靠太後母親、皇帝哥哥,以及還沒到手的皇太弟、吳楚亂平第一功臣等斜杠身份,也根本不敢在‘作威作福’這四個字面前,生出哪怕半點叛逆心理。

     城樓之上,皇長子劉榮手持天子節,怒目而視; 骁騎都尉李廣俯首跪地,冷汗直冒; 梁王劉武站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

     如是許久,城樓内,才再度響起皇長子劉榮那極力壓制,卻也仍帶上了些許愠怒的呼号聲。

     “北軍将士聽令!” “烹牛!” “犒軍!!!” 做下這早就該做的交代,劉榮又低頭看了眼身前的李廣,隻重重冷哼了一聲,便拂袖自城樓走下。

     目送劉榮憤然離去,李廣隻呆愣愣跪在牆垛内,久久都沒能回過神。

     而在一旁,梁王劉武再三抽搐,終還是将那枚象征着梁國兵權,可調用梁國所有兵馬的将印,重新收回了懷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