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

首頁
    十二個萬騎,足足十四萬兵馬大舉叩邊! 戰争爆發後的第一場戰鬥,北地都尉五千戍邊卒,上至都尉本人孫卯,下至軍中的夥夫、馬夫——悉數戰死,全軍覆沒! 之後短短幾天的時間内,匈奴人便接連突破漢家的北方防線,兵峰自邊牆至北地、隴右,再到關中的北門戶:箫關。

     匈奴人兵臨關中門戶,匈奴單于‘禦駕親征’,直抵彭陽! 小股先鋒遊騎更是跨過了箫關,将位于長安以北僅一百七十裡的行宮:回中宮付之一炬! 匈奴先鋒火燒回中宮,在長安都能看到沖天煙火,帝都皇城已經進入匈奴人的火力打擊範圍之内!! 長安振動,天下駭然!!! 危急關頭,太宗皇帝滿含震怒,當即做下部署: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各為将,發戰車千乘、步騎十萬,以駐守長安。

     ——駐守長安! ——在一場突然爆發的漢匈國戰中,這支十數萬兵馬的軍隊,任務是駐守漢都長安! 除此之外,先帝還派宗正侯劉禮屯兵霸上,衛戍長安以東; 祝茲侯徐厲屯兵棘門,衛戍長安以北; 以及:河内郡守周亞夫屯兵細柳,衛戍長安以西。

     後世人耳熟能詳的‘漢文帝細柳閱兵,周亞夫自此揚名’的故事,便發生在彼時。

     如今漢家的幾支常備野戰軍:霸上軍,棘門軍,以及周亞夫的細柳營,也都是在那時正式組建,并沿存至今。

     除了在長安城内,以及長安城西、北、東三個方向屯兵駐守外,先帝還任命昌侯盧卿為上郡将軍,甯侯魏漱為北地将軍,隆慮侯周竈為隴西将軍; 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将軍,節氏侯董赤為前将軍,内史栾布為上将軍; 六路兵馬盡出箫關,以抵禦,或者說反擊匈奴人的這次入侵。

     最終,此戰以匈奴先發制人,火燒回中宮,兵指漢都長安;漢家及時應對,将匈奴人從關中——從長安周圍逆推回草原,并再行和親畫上句号。

     而這一戰——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的這一戰,幾乎是匈奴人自有漢以來,除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的平城戰役之外,投入兵力最多、烈度最高,且漢家最吃虧、最危險的一次入侵。

     此戰過後,不知多少人曾心有餘悸的談論:萬一匈奴單于老上稽粥能狠下心,兵臨長安——甚至隻是出現在長安以北三百裡的位置,漢家說不定就要重現周王室東遷都城的屈辱。

     而李廣,便是在匈奴人那次大舉南下叩邊,差點把漢家的北地、隴右兩郡打爛的大戰中,以‘隴右良家子’的身份從軍禦敵,并立下了武勳。

     不用說旁的:單就是在那一戰能從軍衛戍隴右,并活到匈奴人撤回草原,李廣就已經能稱得上一句:骁勇! 更何況李廣非但活了下來,還實打實立下了武勳。

     ——足以受任為中郎,自此成為天子身邊的禁衛,同時得到漢家‘儲備将軍’規格培養的武勳…… “寡人想起來了!” 李廣自我介紹過後,梁王劉武皺眉思慮了許久,就好似從哪裡聽說過這麼一号人,又一時想不起來; 回憶了足有三五十息,久到李廣都有些挂不住臉色,莫名有些尴尬起來,梁王劉武才猛地擡起手,一把抓住李廣的手腕! “寡人想起來了!” “中郎李廣,隴右飛虎!” “當年,李将軍随先帝狩獵,弓馬娴熟,屢有斬獲!” “便是先帝,都曾由衷的感歎:可惜李廣生不逢時,若是生在太祖高皇帝年間,分明是有封侯萬戶的才能!” 激動的說着,劉武又上下打量了一下李廣,隻那緊緊攥着李廣手腕的手,卻是片刻都沒有松開。

     “竟是隴右飛虎當面,寡人居然不能相認,實在是對壯士的不敬!” “——得将軍在,縱是他劉濞老賊擁兵百萬,寡人又何懼哉?!” 又是一番盛贊,誇得李廣都有些害臊起來,梁王劉武思慮再三,終是一咬牙。

     “走!” “随寡人回王宮!” “便是戰事焦灼,寡人也要在自己的王宮,好生宴請将軍!” “——将軍來的是時候啊~” “将軍再不來,我睢陽城,隻怕不日便要城破……” 感受到梁王劉武溢于言表的感激,以及對自己的重視,李廣隻一陣飄飄然。

     但飄歸飄,李廣卻并沒有從善如流,任由梁王劉武就這麼拉着自己,回王宮推杯換盞。

     ——還打着仗呢。

     睢陽城,還打着一場極盡慘烈,随時都可能城破人亡的守城戰呢…… “梁王盛情相邀,本該遵從。

    ” “但眼下戰事艱難,梁王的酒,我還是等戰罷再喝吧。

    ” 嘴上說着,李廣手上輕輕一用力,便将手臂從梁王劉武手中拉了回來。

     見梁王劉武被自己拉的一踉跄,又稍有些尴尬的移開視線。

     半裝模作樣,半帶認真的在城牆之上,以及城内守軍将士身上掃視一周,李廣這才再度望向梁王劉武。

     “睢陽如今,由何人領兵駐防?” 聞言,梁王劉武下意識側過頭; 衆人也順着梁王劉武的視線,看到了整條上臂已經被包起,卻也已經滲出血紅,滿頭華發更如鳥窩般嘈亂的老将…… “這位,是我梁國的中尉:張羽張老将軍。

    ” 梁王劉武面帶不忍的介紹過後,李廣隻稍一愣,旋即便大步上前,對張羽拱手一拜。

     “方才城外,還道老将軍怎如此勇武,不曾想,竟是梁中尉當面!” “失敬!” 李廣滿懷憧憬,張羽自也不好駁了當朝骁騎都尉的面子,便也象征性‘拱手’一回禮。

     隻那欲言又止的目光,在梁王劉武、李廣,以及負傷的手臂上來回切換,縱是未發一言,也似是已說了很多…… “中尉本就年老,今又負了傷;” “不知李将軍……” 看出了張羽的眼神示意,梁王劉武當即便是順着杆子往上爬。

     李廣也不含糊——隻稍一思慮,感覺沒什麼大問題,便沉沉點下頭。

     “如果梁王信得過,那就由我來指揮守軍将士,抵禦城外的吳楚賊子吧。

    ” “——前兩年,我在隴右領軍,也算是和匈奴人交過幾回手。

    ” “今日,倒要看看那吳王劉濞的賊軍,可有匈奴射雕者十一之力?” 沉聲一語,惹得梁王劉武當即便是拱手一拜,俨然是已經認定要讓李廣,指揮睢陽接下來的戰事。

     而在城樓之上,劉榮從始至終都在冷眼旁觀。

     看着李廣點頭應下,又對梁王劉武拱手回過禮; 再登上城牆,小跑着巡視一圈,便開始有條不紊的重新調整防守位置、重新布置防線。

     待城外的叛軍再度攻來時,更是親自挽弓搭箭,不說是箭無虛發,也至少是百步穿楊。

     ——猛将。

     李廣,無疑是一員猛将。

     從部署防線,指揮作戰方面來看,也未必不是一個帥才。

     但作為一個軍人——尤其還是高級将官,李廣未來,注定會是一個政治人物。

     而李廣,顯然不是個合格的政治人物…… “接下來,便當是梁王與印,李廣坦然接過的故事了吧?” “又多了我這麼一個變數,以及那根挂在梁王叔頭上的、名為‘皇太弟’的胡蘿蔔……” “嘿;” “今夜,在王宮的晚宴之上,應該會發生許多有趣的事……” “嘿嘿……” 如是想着,劉榮絲毫沒有因為自己——乃至那杆象征着天子啟無上皇權的節牦,被梁王劉武在内的所有人忽視而感到惱怒; 就這麼淡然的待在了城樓上,旁觀起城牆之上的戰事。

     隻是劉榮也沒有察覺到:在城牆之上,‘飛将軍’李廣的目光,也時不時撒向了自己所在的城樓之上。

     “哼!” “還皇長子呢!” “——就帶了五百北軍卒不說,還都用來護着自己的小命?!” “且看日後,太後可會與立爾這孺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