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雲率領五千兵馬來到了美良川。
美良川位于聞喜縣境内,離宋金剛的大軍營地隻有半日路程,尉遲恭率領軍隊到達此地後,必然麻痹大意,正好可以打他個措手不及。
軍隊到達美良川後,李智雲帶領四位将領前去查看地形,一看之下,令他大失所望。
從地形上看,美良川并不适合打伏擊。
美良川在湯王山腳下,是一條長約三十裡的山谷,然而,這條山谷太寬了,大約有十幾裡寬,官道在山谷中間經過。
所以,美良川與其說是一處山谷,倒不如說是一片開闊地。
軍隊如果在兩側的山丘上埋伏,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地形伏擊敵軍,伏擊戰很可能打成一場遭遇戰。
況且,尉遲恭所率兵馬并不比他們少。
因此,接下來的戰鬥肯定是一場硬仗。
美良川是古戰場,此處扼守交通咽喉,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
商湯王與夏桀曾在此地決戰。
王莽篡漢後,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地被王莽手下大将蘇顯追擊,幸而逃脫。
李智雲沉思半晌,決定将五千人馬一分為四,由四位将領分别率領。
等尉遲恭進入美良川後,由秦叔寶統軍正面攔截,樊伯通父女左右夾擊,程咬金繞到敵軍後面,斷敵退路。
任務分派完成後,軍隊移駐美良川西北方向,躲藏在三裡外的一處密林之中,隐蔽待機。
李智雲派出了多名斥候,讓他們化裝成鄉民,前出三十裡偵察,一旦發現尉遲恭的大軍開來,立即趕回來報信。
大軍在樹林裡等待着。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每日,李智雲都要帶人去美良川,登上附近的山丘,用望遠鏡向遠處觀望。
然而,官道上隻有稀疏的幾個行人或車馬,始終也看不到軍隊的影子。
偶爾有斥候回來拿取食物,他們也沒有帶回任何敵軍的消息。
到了第七日,李智雲開始焦急不安,大軍所攜帶的糧草已經所剩無幾,如果尉遲恭明天再不來,他隻能放棄這次交戰,打道回府了。
次日辰時,李智雲正準備帶蔡虎去美良川,一名斥候匆匆跑來,抱拳道:“楚王,尉遲恭的大軍來了。
”李智雲一聽,驚喜萬分,忙道:“他們離此地還有多遠?”
“我是在二十裡外碰見他們的,根據他們行軍的速度,加上我回來的時間,這會兒,他們距美良川應該還有十裡地。
”
李智雲立即派人将四位将領叫了過來,将情況告知了他們,讓他們率領各自人馬去美良川周圍埋伏。
他自己則帶領一隊親兵,登上了美良川左側的一座山丘,在此處設立了指揮所。
李智雲隐藏在樹林之中,不時用望遠鏡向遠處的官道上眺望。
大約兩炷香之後,敵軍出現了,隻見官道上旌旗招展,塵土飛揚。
尉遲恭的人馬,大約有三分之一是騎兵,其餘是步卒,軍隊的後面是辎重車隊。
車隊很長,大車上裝滿了一袋袋糧食,這些糧食可能是尉遲恭在夏縣奪取的戰利品。
這麼多糧食,如果被尉遲恭押運回去,交給了宋金剛,那對二哥将極為不利。
所以,一定要把糧食給奪回來。
此刻,李智雲覺得自己率軍在此攔截發了财的尉遲恭,真是太英明了。
敵軍進入美良川之後,李智雲命令擂鼓出擊。
于是,整個山谷之中,一時間鼓聲震天,喊殺聲四起。
秦叔寶率領人馬,一馬當先,沖殺了過去,攔住了敵軍的去路。
敵軍隊伍的最前面,是一位騎着白馬,銀盔銀甲,手握馬槊的将軍。
此人中等身材,皮膚稍黑,容貌粗犷,雙目炯炯有神。
他便是宋金剛手下大将尉遲恭。
尉遲恭年少時以打鐵為業,隋炀帝大業末年,他在高陽參軍讨伐暴亂兵衆,以勇猛聞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
劉武周起兵反隋後,聞知尉遲恭作戰勇猛,便将其網羅到自己麾下,擔任偏将。
劉武周舉兵南下後,尉遲恭一直跟随宋金剛攻城略地。
此時,除了秦瓊率領人馬攔在前面外,樊伯通父女也分别率領人馬從左右兩側殺了過來,而程咬金也率軍繞到了敵軍的後面。
敵軍士兵一見被唐軍四面包圍了,一時間驚慌失措,亂了陣腳。
尉遲恭一見,立即手舉馬槊,高聲叫喊,讓大家鎮定下來。
“爾等莫慌。
此處地勢開闊,正好可與唐軍決戰。
”尉遲恭說罷,命令手下将領将隊伍擺成迎戰的隊形,準備與唐軍決一死戰。
尉遲恭手中的馬槊是一種加長加重的矛,使用起來特别得心應手。
他見對面唐軍陣中沖出一匹戰馬,立刻驅馬迎上前去,大聲道:“來将何人?報出姓名。
”
“吾乃秦王麾下大将秦瓊是也,”秦叔寶手握一杆長矛道,“你可是尉遲敬德?”
“正是本将。
”
“尉遲敬德,你已經被包圍了,快投降吧。
”
“那要看我手中的家夥答不答應。
”尉遲恭說罷,策馬挺槊刺來。
秦叔寶用手中長矛撥開,與其大戰起來。
兩人都是猛将,又都擅長馬上作戰,一時殺得天昏地暗。
秦瓊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