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馳援夏縣

首頁
    大火燒了一個多時辰,火勢才慢慢地減弱,最後終于熄滅了,隻剩下青煙袅袅。

    整個馮家大院,凡是能燃燒的東西,都燒了個精光,隻留下殘垣斷壁和一片焦土。

    躲在房屋裡的人,恐怕也隻剩下了焦黑的骨頭。

    潘福如帶來的人,果然個個悍不畏死,連同他自己在内,竟然沒一個人從大火中跑出來投降,也不知是他們一開始就被硫磺燃燒産生的毒氣熏暈了,還是真能忍受烈焰焚身。

     李智雲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面。

    從頭至尾,他表面上面容平靜,内心卻翻江倒海,甚至可以說惶恐不安。

    幾十條鮮活的生命啊,竟然在大火中被活活地燒死了,真是太慘了!令人毛骨悚然!自己會不會造報應啊?他把火器營調過來,本想減少傷亡,輕松地解決戰鬥,沒料到卻出現了這樣的結果。

     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給過這些人機會,可他們就是不投降,他有什麼辦法呢?如果他下令強攻,必然會造成己方士兵的大量傷亡,那麼,不又是罪過一樁?唉,敵我雙方兵戎相見,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的事,容不得菩薩心腸。

    生逢亂世,他想當個太平王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大概是受到李智雲的影響,雖然打了勝仗,可大夥兒都高興不起來,連一向愛說愛鬧的樊書香,也像霜打的茄子,耷拉個腦袋。

    李智雲命令刀疤臉留下來善後,自己帶人離開了。

     許有為和阿玉得到消息後潛逃,在城門口被抓獲。

    他們被關入大牢,等待朝廷的發落。

    張正傷勢很嚴重,已經不适合再留在前線了,李智雲派人用馬車把他送回長安養傷。

     威脅到糧倉安全的隐患被消除後,李智雲又搬回新軍的營地居住。

    每日一有空閑,他就刻苦地習練武功。

    諸般武藝之中,他偏愛劍術。

    在中國古代,劍号稱百兵之君,人人都喜歡佩劍、練劍,騎射劍術更是年輕人的必備技能,所謂“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

    ”李智雲今年正好十五歲,所以,現在練劍還不算太晚。

    張正已經将整套“越女劍法”都傳授于他,還根據自身體會,将這套劍法總結成24字口訣:“内動外靜,後發先至;全神貫注,反應迅捷;變化多端,出敵不意。

    ”李智雲現在要做的,就是勤加練習。

     然而,僅僅熟稔于劍法的套路,還遠遠不夠,必須與人對練,并輔以實戰。

    張正去長安養傷去了,李智雲便讓蔡虎陪自己練劍。

    蔡虎的劍術雖不及張正,但當他的老師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日上午,李智雲正與蔡虎用木劍對練,二哥的一名待衛來找他,說秦王讓他去中軍大營一趟。

     李智雲來到中軍大營,走進了軍帳。

    二哥正在等他,見他進來,便讓他在對面坐下,然後道:“五弟,阿爸派堂叔李孝基、陝州總管于筠和内史侍郎唐儉等人,率軍去攻打夏縣。

    據守夏縣的呂崇茂向劉武周稱臣,要求宋金剛派兵救援。

    宋金剛已經派手下大将尉遲恭、尋相領兵前去救援。

    我聽說,尉遲恭這個人很厲害,我怕堂叔他們招架不住,所以,打算讓你率五千兵馬前去夏縣增援,你意下如何?” 李智雲一聽,不暇思索地點頭道:“行,什麼時候出發?”既然二哥這麼關心堂叔,他當然也不能置之不理。

    至于尉遲恭,李智雲在前世聽說過,這個人後來好像投降了二哥。

    李智雲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投降的,他倒想先去會會這名投降将軍,看看能不能在他身上賺點軍功。

     “救人如救火,當然是越快越好。

    兵馬和糧草我已經為你準備好了,就在旁邊的兵營裡,你随我來!”二哥說罷,領着他走出中軍大營,來到一箭之地的另一座兵營之中。

     他倆剛走進兵營的寨門,從對面的一頂帳篷裡走出四個人來,李智雲一瞅,乃是秦瓊,程咬金和樊伯通父女。

    二哥用手一指道:“五弟,這是我給你挑選的四位大将,由他們随你出征。

    ” 四個人迎上前來,抱拳行禮。

    二哥還禮後,道:“諸位将軍,爾等皆是勇猛之士,此次随楚王馳援夏縣,本王相信,你們一定能夠馬到成功,凱旋而歸!”程咬金大咧咧地:“秦王放心,俺們一定能夠把尉遲恭揍得滿地打滾、哭爹喊娘!” 二哥把人馬交給李智雲後,就掉頭走了。

    送走二哥後,李智雲轉過身來,道:“諸位将軍,誰願意當先鋒?”秦瓊抱拳道:“楚王,末将願為先鋒。

    ”李智雲點了點頭,道:“秦将軍,你打算走哪條道路?” 秦叔寶做了個“請”的手式,“楚王,請進帳内叙話。

    ”衆人走進了軍帳,秦叔寶将他領到一張軍用地圖前,手指地圖道:“您看,從柏壁到夏縣,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是大道,一條是小道,但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