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柳俊給樊志偉的指令很明确:嚴格把關,不合格的家夥,讓他們哪裡涼快哪裡呆着去。
柳書記堅持認為,幹部選拔應該選賢任能。
提拔起來的幹部,如果賢能俱備,那是再好不過,不能二者兼具,最起碼也要有一樣優點,要麼“賢”要麼“能”!
柳俊的用人之道如此簡單,也就難怪樊志絡這樣的“犟頭”都能做好組織部長了。
樊志偉講話的開頭部分,會場氣氛明顯變得有些松懈,大夥雖然沒有交頭接耳講小話開小會,那精神面貌就是與上午時不一樣,主席台上的領導們均能感受得出來。
市委副書記謝媛漂亮的臉上便浮現起一個幸災樂禍的笑容。
謝與「記相信,如果是自己在發言,會場氣氛絕對不會變得這樣松懈。
倒不是說大夥均會目不轉睛地盯着謝書記美麗的臉蛋看個不了,而是謝書記自信威望比樊志偉高得多,無人敢于懈怠她!
不過這樣的情形,持續時間并不太長,樊志偉宣讀完官樣文章之後,忽然抛出了一個“重磅炸彈”說是從今年開始,将嚴格控制各區縣各單位的人員編制,凡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新增人員,不管是正式職工還是臨時工,沒有他樊志偉部長和市人事局長的聯合簽名,一律不許。
如果是新增副科以上幹部,沒有市委柳書記的親筆簽名,也是一律無效。
誰要是敢于違反這個規定,胡亂“招兵買馬”發現一個查處一個,哪裡來的退回哪裡去,單位的負責人要因此承擔處分,在同一個單位出現一起違規擴編事件,單位一把手通報批評,出現兩次,黨内處分,三人次以上,就地免職,重新安排工作。
樊部長話音未落,會議場便炸了窩,一時之間“嗡嗡”之聲四起。
這個内容,卻是事先發放的資料裡面不曾有的,卻不知是樊部長一時心血來潮臨時加上去的,還是有“預謀”的行動,刻意要給大家造成強烈的震撼。
當然,随便一分析,也知道前者不可能。
樊志偉再“特立獨行”在這樣重大的原則問題上也絕不敢自作主張,臨時加上去,在全市幹部大會上信口開河。
不是說副科以上幹部新增,需要經過柳書記親筆簽字嗎?樊志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自行“安排”市委書記吧?
也就是說,這肯定是柳俊的主意了。
大夥驚怒之餘,紛紛将目光越過前邊的樊志偉,望向高踞主席台正中央位置的年輕市委書記。
隻見柳衙内臉上帶着一絲好整以暇的神情,波瀾不驚,似乎對樊志偉所言,認為十分的理所當然。
這也太過分了。
招人,可一直是區縣一把手和市直單位一把手的特權之一啊。
這個“行業”裡面,蘊含着多少玄機?說是個聚寶盆一點不為過。
自古以來,當官為的什麼?難道還真的像戲劇裡面說的“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古語說得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些做主要領導幹部的,誰沒有幾個親朋好友需要照顧?一家夥将這個特權拿掉,叫這些一把手們今後怎樣在家人朋友面前擡頭做人?你不是一把手嗎,怎麼連安排個人的權力都沒有了?
除了親戚家人,給得力手下安排一兩個親戚朋友進入體制之内,也曆來是主要領導幹部拉攏團結手下幹部的重要手法之一。
沒有實打實的好處,誰跟着你?
另外,這個也是很好的聚财門路。
很多地方,進入國家單位和事業單位,尤其是全額編的單位,幾乎都有“買賣”的情況的存在,一些特别膽大的官員甚至明碼标價,進一個人多少錢。
當然,在玉蘭市,還沒人敢于這麼幹,除非不想做這個一把手了。
然而要想徹底根除此種現象,勢所難能。
如今倒好,樊志偉一句話,就要将這個權力拿得幹幹誇淨,實在是忒狠了些!
當然,有這種想法的幹部隻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柳俊始終堅持的對領導幹部的品德遴選,逐漸發揮了作用,玉蘭市官場,開始出現一大批操守上佳的中層領導幹部,官場風氣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明。
樊志偉絲毫也不理會與會幹部們的驚訝與不滿,繼續不徐不疾地闡述着市委作出這個決定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并且再次強調了違規者将要面臨的“恐怖”下場。
大夥便知道,大局已定,沒有“掙紮”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