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李焘這個目标,定得比較切實。
去年因為平抑吞價的措施剛剛出台,全市上下對此事均存在嚴重的“質疑”認為會影響财政收入,進而影響經濟建設的發展。
柳俊為了迅速平息這種質疑,要求全市幹部齊心協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養新的稅源。
大夥響應柳書記的号召,拼命招商引資,才出現了外商争先恐後湧進玉蘭市投資的盛況。
所謂一鼓作氣是也!今年要想再次獲得大幅度的增長,不大現實,在實際手蔔進和利用外資總額上,能夠達到去年的水準,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除了大力招商引資,李焘還談到了另一個思路,那就是要大力扶持,整頓國有中小型企業和骨幹鄉鎮企業,讓這些企業重新煥發出青春活力,變成新的稅源增長點。
李焘特意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騰飛實業發展總公司與市内紅星機械廠及另外一個國有老式機械廠的合并,另外一個例子則是海天集團投資五個億,在花林區建造的大型水泥廠,也一樣的整合了玉蘭市原有的三個老式水泥廠。
這種模式,不但增加了市裡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解決了老式工廠的難題,增加了就業位置,為市裡解決了一大包袱,正是一舉數得的好辦法。
李焘鼓勵幹部們多多開動腦筋,多想辦法。
“隻要是對工作有利的,什麼辦法都可以試一試……當然,大家要是覺得心裡沒底,拿不準主意,可以向市裡報告,我們一起研究,搞一個最妥善的辦法出來。
李焘這樣說道。
這也是柳俊上任之後,與衆不同的地方。
柳俊從來也不高高在上做老爺,隻會指手劃腳。
柳俊很喜歡動腦筋,提問題的幹部。
經常與他們一起探讨問題的最佳解決途徑。
這一點,是柳俊威望高漲的原因之一。
這個方式,亦逐漸的深入人心,被大多數領導幹部認可,開始形成一種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好風氣。
李焘提出來的第四點,則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将科技創新定為今後數年,玉蘭市經濟發展的一項主要途徑。
長河高新區和花林開發區的經驗表明“科技是第一生産力”這句話的科學性和正确性。
開發區裡一些看上去規模并不起眼的小公司,依靠着數項專利技術,開發出很多高技術的産品來,附加值很高,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
對國民生産總值和利稅收入的貢獻,按比例計算,高居各類企業之首。
為此,李焘要求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必須高度重視這個問題。
這是玉蘭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和根本保障。
李焘這個提法,也與國家的相關政策不謀而合。
李焘提出的第五個重點工作,是教育改革。
市政府正在制定相關的措施,促進全市的教育改革深八進行。
明年,教育改革最主要的任務之一,便是嘗試。
“一費制”0所謂“一費制”是不管本地戶口還是外地戶口,隻要父母有一方在玉蘭市工作,不管是正式的職工還是外來工,他們的子女,便能享受和本地戶籍的攥子一樣的受教育權力。
市政府準備統一整合全市各類學校,主要是中小學的收費标準,将學雜費等費用全部綜合到一起,實行一次收費。
所有孩子,均能享受這個優惠制度。
李焘指出,教育是國家強盛的根本所在,是百年大計。
讓所有的孩子,平等的接受教育,不額外承擔不合理的費用,是黨和政府應該做好的工作。
根據初步統計,目前在玉蘭市的外來工學齡子女,差不多有将近五萬人。
這五萬名學齡兒童和青少年,均是我們國家的一員,理應接受正規的教育。
在我們黨領導的國家和城市,不能僅僅因各地域不同,戶籍不同,便變相的剝奪這些外來工子女受教育的權力。
這是對國家前途很不負責任的做法,亦會影響到我們黨和政府的聲譽。
為了接納這些孩子入學,市政府計劃,在今年進一步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建立專項教育基金,補貼相關的學校、老師以及家庭困難的學生,還要籌建更多的中小學,擴大玉蘭市的教育容量。
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平等,是我們進行教育改革首要要實現的目标!”
李焘語氣堅定地說道。
坐在主席台正中位置的柳俊,帶頭鼓掌,刹那間,巨大的玉蘭劇院由-,掌聲如潮水般震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