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外,全部被燒成了一堆垃圾。
第一次燒制陶器就這麼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是敗的一塌塗地。
雖然早知道會失敗,但是都沒曾想會敗的那麼徹底。
就别說山田新預估的百分之五十成功率了,一個陶器沒燒成,成功率為零,跟目标差了十萬八千裡呢。
多麼冰冷的數據,差一點就澆滅人們的滿心期待和熱情。
“好了兄弟們,咱們這才第一次制作失敗也是正常的,别灰心。
大家想想都有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咱們再重新來過就是了。
”
出乎人們意料,這次居然是李俊站出來鼓舞大家。
其實李俊心裡也沒底,在這方面他并沒什麼專長,也沒有過人的想法。
但他堅信一次失敗算不得什麼,畢竟好運也不能總是陪伴在身邊。
失敗了不吓人,放棄才更可怕!
人們撿拾起那些燒爛的陶片,發現很多陶片上面出現了一些裂紋。
将兩個陶片拿手裡敲一下,也能有那種清脆的聲響。
“我覺得咱們不該用海水和泥,海水裡的鹽分太高,應該是導緻陶器裂開的主要原因。
”
“咱們是不是可以将紅土篩的再細一點,那樣活出泥來更柔,做出的陶器也更精緻。
”
“要不就摸索着做個窯爐?那種專業的爐子咱不知道什麼模樣?但是做個最簡單的還是可以的吧,窯爐溫度怎麼也比這樣露天的高啊!”
“再燒點木炭吧,木炭也能夠提高窯爐内的溫度。
”
果不其然,經曆了失敗的衆人開始真正用心去思索燒陶這個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而這正是頭腦風暴想要達到的結果。
其實李俊在昨天就想到過這一幕。
他發現很多人可能是覺得燒制陶器好玩,因此在這方面并不盡心,如此這樣怎會做出合格的器具?
隻有讓大家真正的都投入進去,行動起來集思廣益,才能有所收獲。
這場燒陶失敗總結會一直持續到中午,直到午飯間隙幾人還在熱烈的讨論着什麼。
當然這種讨論倒也不是毫無意義,至少人們從中找出了十幾個問題。
等下午就按照更新後的想法重新準備。
随着經驗不斷豐富,相信大夥兒一定能夠成功。
按照新的計劃,吸取了教訓的幸存者們準備先行制作個窯爐,并燒制木炭當作制陶燃料。
據說普通柴火燃燒溫度一般在五六百度,而木炭燃燒很輕松就能突破七百度,甚至達到一千度。
于是除去留守的照看火堆燒水做飯人員外,營地裡剩餘力量全部投入了陶器燒制中去。
依着秦華的意思,大家要“畢其功于一役”,争取最後的勝利。
山田新按照實際工序給大家進行了詳細分工。
李俊跟王利民、趙鋒燒制木炭;山田新、徐明、崔善雄負責制作窯爐;秦華和凱西帶着幾個姑娘篩土并制作泥胚;
在動工前,幾人還商量了各個流程的具體操作細節。
秦華強調紅土一定得篩三遍,并且泥胚制作也盡量先選些杯子、碗等小件物品。
畢竟小件不容易碎,而且制作難度也更低。
相對來說,李俊跟王利民燒木炭環節的難度系數倒小了很多。
喜歡墜機後,我與空姐女神絕處逢生請大家收藏:()墜機後,我與空姐女神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