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這麽一說,何銘森沉默了,他眉頭緊擰,神色不太好。
葉盈觀察着何銘森的神色,知道他在擔心什麽。
這麽大歲數的人了,還幹這些體力活,非常讓人擔心,因為隔得遠,沒有辦法在身邊,隻能一直挂心着。
她似想到什麽,扭頭對何老爺子道:“何爺爺,您要是這麽閑不住,要不就跟我們去市裏吧?”
“我去那做什麽?我不去。
”何老爺子第一反應是拒絕。
他在農村待習慣了,去市區哪行?
而且,他覺得去市裏什麽都要花錢,他在家裏什麽都不需要錢,去市裏做什麽?
“我和銘森一起開了一個夜宵店,現在正缺人呢,都請了三個阿姨和一個廚房小夥子,您要是這麽閑不住,幹脆去和我爸媽做伴好了。
”
葉盈繼續道:“店裏有間房子空着,還缺個人睡那邊呢,後面還有兩百平方的地給您種地,你也可以在店裏幫幫忙,到時候我給您發工資。
”
何老爺子和葉父葉母還算處得來,但要是讓他離開自己的家,去一個陌生地方,他還是很猶豫。
“市裏賣的菜,比這裏貴多了,還有人給您作伴,要不您先去住兩天看看?”葉盈說着嘆氣,“最近的确是忙不過來,我爸媽都忙得團團轉。
”
何銘森詫異于葉盈會突然這麽說,在他看向她時,她淺笑了笑。
要是隻去住兩天,何老爺子倒沒那麽排斥。
葉盈趁熱打鐵:“這樣吧,您今天就和我們一起回去,不然下一次我們還得專門趕回來了,一來一回的,多浪費時間啊?”
“銘森今天還是請假回來的,他最近都沒假期了。
”
經過葉盈這麽一忽悠,何老爺子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被說服。
兩人開着車回去,何老爺子要拿幾件衣服,他還要交代鄰居,幫他喂兩天雞鴨,他要和何銘森去市裏。
他還沒去過何銘森工作的地方,主要是葉父葉母也在,何老爺子才沒那麽抗拒。
何銘森帶走何老爺子這件事,在村裏引起一陣轟動。
雖然隻是兩天,但足夠讓人羨慕了,尤其是和他一樣歲數的老人,好些一輩子都待在農村裏,哪有人會專門帶他們去市區看看。
遇上沒良心又沒出息的子女,為一口飯,被謾罵也是常有的事。
一路上,葉盈為了緩解何老爺子緊張的情緒,她一直在和他聊天。
何老爺子慢慢打開話匣子,他年輕的時候,曾經短暫地走南闖北,到處謀生,隻是後來回來了,家中又頻頻遭遇事故,導緻他被困在家,隻能靠幹苦力,最後靠賣菜賺錢。
運氣不好,命也不好。
車子從高速路開下來,何老爺子望着窗外,感慨着:“以前我待過這裏,隻是現在變化大了,發展這麽快,完全認不出來了。
”
“有些地方也沒變,您待久了,慢慢就習慣了。
”葉盈笑着說。
何銘森把車開到老城區,去了店裏。
何老爺子聽葉母說過,他們原先在擺攤,年前正在籌備開店,據說是葉盈的主意。
他那時候就覺得,這小姑娘不簡單。
有點魄力。
看到有模有樣的店,何老爺子更有感慨。
此時還不到中午,店面還不忙,阿姨正在打掃衛生,葉母在擇菜,準備一會午飯的食材。
葉母看到葉盈的車開回來了,從凳子上起身,朝車那頭走。
車門打開,見何老爺子下來,葉母先是詫異,而後驚喜:“您來了?”随後,她看到何老爺子手上的擦傷,連忙問,“這個手是怎麽了?”
“摔了一下,皮外傷。
”何老爺子看着有模有樣的店面,樂呵呵問,“生意怎麽樣?”
“還可以。
”葉母笑。
何老爺子見她笑容滿臉,就知道肯定不錯。
開了個店好,總比在家下地幹活強,能在市裏生存下去,跑回農村遭那罪做什麽。
葉盈帶着何老爺子去了後面的那間房。
原先就是建起來休息用的,裏面還有個洗手間,雖然沒貼瓷磚,但配套齊全,裏面有床也有被子,都是新的。
這幾天沒人睡,他們忙完就回那棟小房子。
“晚上會比較吵一點,因為開的是夜宵店。
”葉盈對何老爺子說。
“老年人最怕安靜,吵一點好。
”何老爺子笑着說。
因為何老爺子來了,葉母特意讓葉父多去買了肉,做了豐盛的一桌飯菜。
大家坐着聊聊天,吃個飯。
等飯後,就開始忙了。
撈汁海鮮出鍋,陸續就會有外賣,葉父下午就會開始擺攤賣生蚝,過了兩點鐘,大概在午休過後,就會有生意。
來來往往的人就會來買,生意還不錯。
何老爺子搬了張椅子,坐在和葉父聊天,葉母正在開生蚝。
兩個騎着電動車的男女停下來:
“來十個生蚝。
”
“我要八個,放辣椒。
”
......
從這一單開始,葉父就開始忙了,還有外賣單,葉母開生蚝的速度,還是有點慢。
何老爺子到底比他們年長,生活閱歷多一些,用手正在比劃:“這麽開,不然傷手。
”
幾人從開生蚝,聊到烤生蚝,再到炒蒜蓉醬和燒烤,聊個不停。
何老爺子看着一盒盒生蚝被打包,然後外賣員提走,遇上朋友圈多一點的訂單,葉傑也會自己送。
這生意,當然比他賣菜好得多,不過生蚝賣得很便宜,他原本覺得就能糊口,還對葉母道:“總比在村裏種地好。
”
葉母還未接話,戴着口罩的葉父就道:“好多多了,忙是忙了點,但風不吹雨不淋,而且賣出去就一定有收益,種地可不一定。
”
何老爺子非常贊同。
葉母則開口道:“我們得虧聽了小盈的話,不然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
“小盈是個聰明的姑娘。
”何老爺子誇道。
葉盈和何銘森沒定下來,沒結婚,他心裏都不安。
這麽好的姑娘,要是被人搶走了,何銘森要上哪哭去?
幾人聊着天,葉父已經烤完了一箱生蚝,葉母加快速度,拉過另一箱,正在快速開着。
“開這麽多,賣不完就可惜了。
”何老爺子說。
葉母:“賣得完,晚上都不夠賣。
”
何老爺子想着,晚上生意可能更好些,就沒再說什麽。
葉父還給何老爺子烤了幾個生蚝嘗一嘗。
何老爺子覺得味道不錯,他看着店裏的人,每個人都很忙碌,食材是一筐筐準備,放滿了幾個大冰箱,這得賣到什麽時候才能賣完?
夜色一黑,店裏漸漸來人了。
“十五個生蚝,一份撈汁海鮮。
”
“我要一條烤魚,一份炒螃蟹。
”
“一份油焖大閘蟹,一份炒釘螺。
”
“十個生蚝打包,一份鹽焗花螺。
”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何銘森在稱撈汁海鮮,葉傑和一個小夥子在廚房,葉盈在開單,兩個阿姨和葉母在擺放桌子,葉父在烤生蚝。
何老爺子覺得人也就馬馬虎虎,還要養四個人和店面開銷,也是不容易
不過再怎麽着,都比在家種地好。
種地一年都苦不出幾個錢!
随着人越來越多,剛剛還能分心和何老爺子聊天的葉父都沒空了,他一邊烤生蚝,還要分心開洗生蚝。
店裏的桌椅,一開始隻坐了一半,最後來的人越來越多。
每個人都很忙很忙。
“服務員,把這邊的桌子收拾了。
”
“再加一份清蒸大閘蟹。
”
“我點的那份扇貝好了嗎?”
“來十瓶啤酒!”
......
何老爺子看着坐滿了人的店面,眼底都是不可置信。
他們開的店,居然有這麽多人。
的确是要忙不過來的。
“桌子怎麽還沒人收拾啊?”一對情侶走過來,看着沒人收拾的桌子,不斷催促。
何老爺子都坐不住了,他提着專用的桶上前,就幫忙收拾了桌子。
葉盈趕了過來:“何爺爺,不用您做這些,我們來。
”
“沒關系,我還幹得動。
”何老爺子說。
葉盈給那對情侶開單,随後給何老爺子拿了個小桌子,又給他一份釘螺:“小傑剛炒出來的,您嘗嘗。
”
“我不用。
”
何老爺子下意識拒絕,但拗不過葉盈,嘗了起來。
不僅僅是釘螺,還有大閘蟹,葉盈還給他拿了一份烤魚。
店裏晚上都是人,熱鬧得很,何老爺子卻覺得有意思,他一個人待在家裏習慣了,倒是喜歡熱鬧的地方。
葉父葉母不忙的時候,還能和他聊聊天。
那一天忙到很晚,不過葉盈不讓葉母熬夜,等到晚些,就沒那麽忙了,阿姨也還在,葉傑一個人就能看得過來。
實在不行,還有葉父。
葉盈讓何老爺子也睡早些,他還樂呵呵,表示一點都不困,繼續拿椅子坐在葉父的燒烤架旁,兩人不知道在聊些什麽。
次日。
葉父葉母去采購,何老爺子一聽那價格,當場就傻眼了。
尤其是蔬菜。
“怎麽可能這麽貴!”何老爺子賣了這麽久的菜,一聽這價格,當場表示他去買肯定不會這麽貴。
葉父葉母也覺得貴,但不知道去哪買,加上又是市裏,覺得稍微貴一些正常。
一聽何老爺子說買貴了,很心疼。
就在當天,何老爺子就讓葉父陪他四處逛逛,還真別說,馬*七*七*整*理上找到了更便宜的批發市場,這方面,誰都沒他專業。
次日。
何老爺子和他們一起去采購,價錢比平時省了近百塊,而且品質一點都不減,三人都非常開心,那叫一個自豪。
看到他們忙忙碌碌,何老爺子偶爾會去幫忙,打掃打掃衛生,在蔬菜這方面,提點建議。
原本隻是說住兩天,不知不覺,何老爺子就住了四天,而且他一點都沒表現出不耐煩,每天晚上和葉父一起打掃垃圾的時候,別提多積極。
葉盈提出讓他也來住,陪葉父葉母解悶的時候,何老爺子這回沒猶豫了,立刻就答應下來,而且還道:“後面那片地我看了,能種菜。
”
“每天去買那麽多菜,多貴啊?我能種,店裏用不了的,我拿去市場賣,都能賣不少錢!他們賣的菜真貴!”
“我得回去一趟,好多工具得拿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