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靠自己發家緻富的女配(37)

首頁
    靠自己發家緻富的女配(37) 何銘森和葉盈一起送何老爺子回去。

     既然決定搬到市區,他要忙的事情可多了。

     地裏能摘的菜,要全都摘去,畢竟市區的菜多貴啊,雞鴨鵝也要帶去,他都想好了,就養在後面的地裏。

     他要搭個棚子,養雞養鴨養鵝,還能下蛋吃,給土地提供肥料。

     何老爺子這也要帶過去,那也要帶過去,何銘森跟在他身後幫忙收拾,葉盈要上前幫忙,何老爺子一直道:“不用,不用你幫忙。

    ” 葉盈隻要一動手,何老爺子就上來搶活,所以她隻能站在一邊看着,偶爾搭把手。

     要帶的東西實在太多,不過車內勉強也算裝得下。

     車子邊上放了很多東西,驚動過往的村民,大家看着這一幕,紛紛好奇:“搬這麽多東西,這是要去哪啊?” 何老爺子接話道:“他們怕我在家太悶,一個人不安全,讓接我去市區住了。

    ” 聞言,村民詫異。

     獨居這麽久的何老爺子要去市區住了? 他們前段時間才讨論何銘森時常不回來,何老爺子在家出事死僵了都沒人發現,這才過了幾天,就要把人接到市區了? “大城市都是高樓大廈,要是一直鎖在房子裏,住得也不自在的。

    ”另一個走過來的村民出言。

     他的兒子在大城市定居了,沒提過要把他接過去。

     為了自己的面子,他逢人就說大城市住得不舒服,讓他去他都不去,還說他兒子說過很多次,是他自己不去。

     何老爺子笑呵呵道:“不住高樓,小盈他們爸媽開了一家燒烤店,就在老城區,我去了也有人做個伴。

    ” “我去住了幾天,比在家舒心,等到了晚上,都是客人,熱鬧得很。

    ” “銘森下班都會過去,省得我在家讓他擔心,孩子都不能好好安心工作。

    ” ....... “我的地裏還有些小菜,想吃就去采摘,沒人管,放着沒幾天就壞了。

    ” ...... 何老爺上了車,還笑呵呵對村民說着。

     看得出來,他對于去市區,那是一點都不抗拒。

     畢竟何老爺子年輕時走南闖北過一段時間,接受程度,自然比葉父葉母高。

     才剛到店裏。

     何老爺子就把他的東西搬下來,拿着鋤頭就去後院除草了。

     他率先要把一塊地開辟出來,做個圍欄和小棚子,安置那一群雞鴨鵝。

     這可是他的樂趣,每天都得把這些雞鴨鵝喂得飽飽的,一天三頓都不能落下。

     葉父忙完自己的事情,就去幫何老爺子搭棚子,葉母則早早就去逛街,既然何老爺子要常住,生活用品肯定不能少。

     空調洗衣機都得買,不然老人家怎麽住? 還有被子被單拖鞋衣櫃桌子...... 葉母手裏攢了點錢,難得這麽大方,雖說買的都不是什麽高檔貨,但都很實用,她還買了兩塊布,準備縫窗簾。

     一切準備就緒,何老爺子住了下來。

     他才來幾天,房屋後面的那一片地,就大變樣了。

     第一天多了一個棚子,飼養了雞鴨鵝,第二天,長滿雜草的地被清理了,第三天,開始翻地,種子都買好了。

     他要多種一些店裏需要的蔬菜辣椒,去買多費錢。

     要是在村裏,他幹完活回家,就是一個人湊合吃點,很多時候都是粗茶淡飯,經常吃點辣椒拌飯就簡單解決了,來到這邊後,很多人一起,場面熱鬧溫馨。

     男人的感情總是含蓄的,何老爺子擔心打擾何銘森工作,所以很少給他打電話,但哪有不擔心孫子的。

     現在他每天都能看到孫子,精神都飽滿很多。

     每天早上,天都沒亮,何老爺子和葉父就拉着推車出門了,之前何老爺子隻知道蔬菜哪裏購買便宜,現在就連豬肉羊肉牛肉,他都知道哪裏新鮮便宜。

     這樣能省一百多塊。

     将食材拉回來,何老爺子就去後院喂雞鴨鵝,然後打理他的土地去了。

     葉父是個老實內斂的性子,平常不善言辭,很多時候都是默默幹活,唯有和何老爺子聊得來一些。

     他幹完活,就會來地裏給何老爺子幫忙,唠唠嗑。

     何老爺子會的東西可多了,無論是種菜還是修修補補,就連砌牆和補漆他都會。

     屋後需要砌一面牆,原本是要找工人,結果何老爺子和葉父齊上陣,兩人沒幾天就砌好了。

     店裏的生意依舊火熱,随着天氣逐漸回溫,店面棚子外能擺放不少桌椅,葉盈從網上買了不少盆栽,又買了不少防腐的實木花盆,要圍一圈。

     種花種草的任務,自然被何老爺子主動包攬,他覺得沒人比他更能勝任這份工作。

     葉盈還說要從網上買種植土,被何老爺子一口否決了:“屋後的土肥沃得很,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我種的菜,長得多好!” “隻需要偶爾施肥,長得水靈靈。

    ” 何老爺子說着,當場就搗鼓起來了,有模有樣種着,盆栽還真長得不錯。

     葉盈每天都會給葉父葉母發工資,給的都是現金,何老爺子住進來後,她也每天給何老爺子發工資。

     他一開始是想說,給個三百,三個老人一視同仁。

     結果何銘森認為三百太多,何老爺子不會接受這麽多錢,葉盈想了想,那就給兩百。

     何老爺子好歹每天早上起來去進貨,這一項每天就省了一百多塊,每天還幫忙打掃衛生,搬運垃圾。

     兩百塊一點都不多。

     誰知,何老爺子一分錢都不要,他表示等菜種出來了,店裏不要的,他就拿去賣,會有自己的收入。

     “我都老了,還能花什麽錢?給我那麽多錢做什麽?”何老爺子連連擺手拒絕。

     最後在葉盈的堅持下,各退一步,她每天隻給何老爺子一百塊錢,也是給現金,每天都給,隻要早給的時候,絕對沒有拖延。

     并且葉盈還道:“這是您應得的,每一個人付出的勞動,就要有回報,這是應該給的。

    ” 何老爺子以前起早貪黑,挑着菜去鎮上賣,遇上下雨,亦或是不好賣的時候,一天就十幾塊錢的收入。

     一天有一百的固定收入,他以前哪敢想,主要是人多熱鬧,比一個人在家好多了。

     何老爺子的面色也逐漸紅潤起來,又過了一個月,地裏的菜開始能收成了。

     早上時,何老爺子會起得很早,把他今天需要賣的菜準備好,然後和葉父去拿貨,回來後,又會挑着他的菜,拿去擺攤售賣。

     這裏就是老城區,到處都有擺攤的地點。

     或許是何老爺子看着實誠,他的菜,總是很快就能賣完,有時候才去了半個小時,葉母就看到他挑着扁擔一臉笑意回來了。

     何老爺子一直都在鎮上賣菜,比生活在農村的葉父葉母豁達開朗好些,看到誰,都能唠嗑兩句,他待在這裏的時間雖然沒葉父葉母長,但熟悉得快。

     沒用多久,何老爺子就和街坊四鄰認識了。

     因為經常賣菜,他遇上店裏需要的菜,也會批量收回來,他總是能以很低的價格,買到更多便宜新鮮又好吃的菜。

     期間。

     葉父回了兩次老家,主要是忙房子裝修的事情。

     瓷磚貼好了,門窗安上了,接下來就是刷白漆,做善後打掃工作。

     資金充足,進度自然很快。

     年中一次回老家,是葉父和葉盈還有何銘森一起,除了開那輛奔馳,後面還跟着一輛貨車。

     原本葉盈讓葉母跟着一起回來。

     對方不願意,因為這麽多人一起回來,店面就要關門一天。

     葉母一想,關門一天就要少賺四五千塊,她可不願意,把幾人打發回去了,她要開店,她愛賺錢! 貨車在葉家門前停下來,不遠處的葉大伯母遠遠就看到了,一直盯着。

     年前時,葉秋荷沒待幾天,家裏成天陰陽怪氣,最後她忍無可忍,大吵一架後就走了,據她說的意思,以後都不會回來,就當斷了關系。

     葉蘭的臉皮就厚很多,田威已經跑得不見蹤影,還欠了不少錢。

     原先還有公婆幫她看着兩個孩子,要債的來問,公婆一聽那麽多錢,直接就吓病倒了,葉蘭隻能把其他兩個孩子接過來養,直接住在娘家,趕都趕不走。

     已經是破罐子破摔了。

     葉大伯母短短半年,蒼老了十歲,以前動不動就說東家長西家短的,這半年都很少出門。

     最讓她郁結的是,葉家那棟接近二十年都沒蓋好的房子,最近還真像葉母所說,開始裝修。

     并且工期并不像之前一樣,經常因為沒錢停下來,從貼瓷磚到刷牆,每天早早就有工人來了。

     很快就已經裝修好。

     村裏人說過一些關于葉家的事情,何銘森那個爺爺,以前在鎮上賣菜,現在不賣了,何家村的人說他被葉盈和何銘森接到市區了。

     據說葉家不是在擺攤,他們開了一家店,生意還不錯。

     還開店,葉大伯母覺得肯定在吹牛,帶着那麽大一輛貨車回來,肯定是一家人要搬回來了。

     市區哪那麽容易待得住? 葉大伯母想着,朝葉家走過去,她倒要看看,葉家人都灰溜溜從市區回來了,還能那麽神氣嗎? 不止葉大伯母好奇,聽聞風聲的村民也好奇,紛紛圍上來。

     葉盈和葉父從車上下來,從他們臉上,一點都沒看出失落,反倒是葉父,還笑呵呵。

     “這是運了什麽回來?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