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松錦

首頁
    崇祯十三年,三月初一。

     夜幕籠罩之下的盛京城,在黑暗之中顯得極為可怖。

     城内城外星火點點,黯淡非常,但是處于盛京城中央位置的皇宮内部卻是燈火通明。

     一名名穿戴着重甲的甲兵正伫立在宮牆過道,他們皆是沉默無言,按刀執劍冷眼注視着遠方的黑暗。

     在重重宮禁、道道宮門之後,一座與周遭宮殿相比更為高大的殿宇内部,一場軍議正在進行。

     殿宇之内,一張巨大的輿圖正被懸挂在原先應當是首座的位置。

     輿圖前方,一衆身穿馬褂,外着貂皮的清國重臣分坐于兩側。

     殿宇之中一共九人,坐着的八人,無一例外都是滿州八旗的旗主。

     而唯一站立的人,則是如今作為清國皇帝的黃台吉。

     黃台吉身穿明黃色行服袍,憑桌而立,面對着殿宇内坐着的衆人。

     「如今山海關外,明國所控地域僅剩遼西走廊。

    」 遼西走廊的問題,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

     黃台吉的聲音沙啞,曾經他馳騁沙場四處征戰,體魄頗為強健,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現在卻是逐漸開始發福,再不複往日的威儀。

     但饒是如此,殿宇之中,一衆旗主、固山額真仍是小心翼翼恭敬無比。

     黃台吉的目光從下方一衆的旗主、固山額真的身上緩緩掠過,他的眼神疲憊,身形也不複過往挺拔,但縱使如此,也沒有任何敢小觑于他。

     正是因為有黃台吉的統領,所以他們才能取得如此顯耀的成就。

     征服蒙古、連敗明廷、壓服朝鮮、拓土萬裡。

     立國稱帝、威揚四海,将黃台吉的聲望推到了頂點。

     現在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完全都是黃台吉乾綱獨斷,老汗定下的八王議政制度幾乎形同虛設。

     沒有誰膽敢忤逆現在的黃台吉。

     「明廷掌控遼西走廊,對于我們來說,便若食骨在喉。

    」 遼西走廊就像是一把匕首一般,抵在他們的心腹之上。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如今漠南蒙古已經臣服、我們确實可以繞開遼西走廊,從漠南入塞。

    」 「但是……」 黃台吉的目光逐漸的變得森冷的起來,語調也嚴肅了下來。

     「事實已經證明了一件事。

    」 「無論我們繞開遼西走廊多少次,都始終無法在關内建立一個立足點。

    」 殿宇之中、一衆旗主和固山額真皆是神色嚴肅。

     明軍在遼西走廊設置重兵防守,數戰甯錦雖然都有斬獲,但卻怎麼也沒有辦法擴大戰果,拔除掉明軍最後的防線。

     拿不下遼西走廊,明軍對于他們的威脅就一直都在,而他們也就隻能是一直被困于遼東。

     漠南難尋支點、難以囤兵囤糧,也并非是他們真正的勢力範圍。

     雖說漠南蒙古諸部現在已經歸順,但是親疏有别,蒙古終究是蒙古,和他們并非是真正的一心。

     「一個國家也不會永遠強大,就像人不會永遠年輕一樣。

    」 大明很大。

     大到塞北烽火連綿,江南卻仍然可以歌舞升平。

     大到連綿了十數年的災荒、内有賊寇肆虐、北有邊患之禍、朝廷腐敗不堪、卻仍然沒有倒下。

     哪怕是經曆了無數的風雨和磨難,但直到現在大明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仍然是一棟巍峨的大廈。

     而他們現在雖然以前屢戰屢勝,但畢竟隻有遼東一隅,與諾大的明國相比,就像是小孩與巨人一般。

     他們之所以能夠 一直取勝,也不過是因為手中握着利刃,而大明這個巨人正值病入膏肓之際。

     去歲的入關,他們集中力量在最初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以優勢的兵力取得了極大的戰果。

     但是在随後不久,伴随着勤王令的坐擁,數以十萬計的明軍從明國的四面八方蜂擁而來之時,他們便開始陷入了泥濘。

     大部分的明軍仍然是像他們的印象之中孱弱,但是已經開始有一部分的明軍開始逐漸發生了變化…… 這并非是一個好的現象。

     黃台吉手扶着放置在兵器架上的寶劍劍柄,擡頭看向了那幅高懸于上方的巨大輿圖。

     明國的建立者叫做朱元璋,他曾經隻是一名乞丐,身份卑微、不值一提。

     但風起于青萍之末,這名乞丐一步一步崛起,最終建立了明國,率領麾下的部衆,擊敗了當時強盛到極點的元朝,氣吞萬裡如虎。

     明國在徹底覆滅了北元王庭之後仍不罷休,在之後的長達數十年的時間之中,隻要軍事實力足夠、國庫充盈,便會不斷的出塞北伐。

     隻要視野所見、目光所及之處,所有留存的蒙古部族,都将會遭遇其毀滅性的打擊。

     「你們應當都還記得成化年間的舊事,都還記得書中看到的故事。

    」 仇恨,深深的銘刻在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心中。

     明國有一句話,這一句話已經在漢人的土地之上傳揚了上千年。

     九世之仇猶可報乎?百世之仇猶可報! 成化犁庭,明憲宗朱見深下令進剿建州女真,下達的命令是:「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強壯就戮、老稚盡俘、雞犬不留、寸草不生。

     他們先輩低下了頭顱、跪伏在地上,才最終換得了一條生路。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明國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 黃台吉很清楚這一點。

     如果現在不在他們大清強勢的時候擴大戰果,奪下遼西走廊,穩固邊疆。

     那麼一旦等到明國重新複興之時,明軍便可以憑借遼西走廊直入腹地。

     「明國現在隻是一時衰弱,你們應當都很清楚。

    」 明國在曆史上并非沒有衰弱過,但是他們總能夠重新振興起來,總能重新站立起來。

     「這一次,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拿下遼西走廊。

    」 黃台吉雙目微眯,虎目之中兇光乍現。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這一次一定要達成目的。

     徹底的為子孫後代解除後顧之憂,換取今後的百年基業。

     隻要拿下了遼西走廊,大清便算是真正的擁有了一番基業,可以慢慢的消化漠南和遼東。

     有了遼西走廊,戰略的主動權從此就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

     到時候明軍就算是想要反擊,隻能從山海關和漠南兩條路進擊。

     從漠南進擊,有蒙古諸部作為屏障。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