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陽關。
兩山壁立,中有流水,蓋魯山南去之關。
魯陽關在魯山與南召之間的一個南北走向的斷裂大峽谷中。
是魯山最重要的隘口大門,同時也也是洛陽與南陽盆地間交通沖要,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争之要地。
魯山關段南起南召雲陽鎮,北至魯山讓河鄉,谷底最高海拔近兩百米,東面和西面山嶺海拔高達七百米。
過魯山關,便證明着已經離開了南陽府,進入了汝州府内的地界。
兩山相夾的官道之上,大量的兵馬在極具節奏的行軍鼓點之下,正浩浩蕩蕩的向着北方開赴而去。
隊伍行進在幹燥的土地上,無數的腳步馬蹄從路面之上踩踏而過激得塵土飛揚,幾欲遮天蔽日。
一面面赤紅的盔旗紅纓在陽光的照耀之下,顯得分外奪目。
逆風鼓蕩之下纓旗飄蕩,迎風而動,遠望好似一片翻滾的血色怒濤。
陳望一手執馬鞭,一手按刀,領着衆将站在高坡之上俯瞰着身下官道一衆正在行軍的軍卒。
官道之上長長的行軍隊伍好似一條蜿蜒而動的赤龍。
背負着令旗的傳令兵駕馭着戰馬在官道左右不時來回奔馳,緊張的傳遞上官的軍令和前面的軍情與。
架梁馬在前,為大軍探查前途險隘,指引正确的行軍路線。
饒是多年征戰早已經是見慣了大風大浪,但是眼前的景象還是讓陳望忍不住心潮澎湃。
接受了陳洪範麾下的兵馬,加上仍然歸屬其管轄的土兵,直控兵力已經超過了兩萬人。
陳望在楊嗣昌那裡領下了軍令,前來河南平叛,甚至還得到了臨時調遣河南諸鎮兵馬的權力。
軍事上的事情也都有了便宜行事之權。
不需要對于河南巡撫負責,直接向着楊嗣昌禀報即刻。
這也意味着,現在陳望擁有高度的自***。
起碼在河南省這一地界之上。
現今,河南局勢的崩壞已經不可遏制。
兩萬可戰之兵是陳望的立身之本。
而高度的自***,和臨時的調遣之權,便是陳望可有借助的大勢。
高坡之上,一衆将校恭敬的站立在陳望的身後。
一張巨大的沙盤将其分割成了兩排。
沙盤之上山川林立,河流密布。
若是現場有熟悉地理的河南官吏看到必然會大吃一驚。
因為這一座巨大的沙盤,正是如今的河南省。
陳望轉過身,面對着正前方沙盤,低垂着雙目掃視着沙盤之上的山川地勢。
胡知義站在陳望的身側,手持着指揮鞭,向着陳望禀報起了河南省内的局勢。
「二月二十七日,李岩領主力自登封進偃師,偃師三日告破。
」
「李岩斬偃師知縣徐日泰,而後于偃師東郊大誓三軍,兵威進洛,向東卷席而去。
」
陳望站在沙盤之前,眉頭緊蹙。
河南的局面眼下可以說是已經徹底的陷入了失控的狀态。
偃師是洛陽重要的支城,距離洛陽不過百裡之地。
偃師的淪陷,使得整個河洛徹底的陷入慌亂。
因為這意味着由李岩統領的萬民軍可以毫無阻礙的一路西進,進圍洛陽。
而此時的洛陽正是最為空虛之際。
陳望沉吟了些許的時間,發問道。
「洛陽府内,還有多少的兵馬?」
胡知義舉起手中的指揮鞭,點向洛陽府的方位,回答道。
「洛陽府内,尚有四營兵馬。
」
「如今主持洛陽府内軍務是參政王胤昌,其麾下有标兵一千五百人。
」
「聞聽偃師城破,趕赴洛陽馳援的部隊共有三營,分别是河南總兵王紹禹、副将劉見義、羅泰三營,正奇兵丁在籍共有七千人。
」
「紙面上,算上洛陽城内的其他部隊,守備兵力可達萬人,但實際上能到六千人都算是不錯的了。
」
紙面上的數據自然是失真極多,尤其是這種内地的衛所營鎮,更是極不可信。
六千人還是胡知義往保守的地方說。
「王紹禹……」
在胡知義的彙報之中,陳望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而陳望之所以熟悉這個名字,則是因為在原本的時空,李自成能夠攻破洛陽城,和他有不小的關系。
「陝西境内戰況激烈,隻有餘力守備潼關,無力馳援洛陽。
」
「兩次進剿的失敗,使得河南兵馬實力大損。
」
胡知義講完了洛陽府的内情況,接着便開始講解起了周圍的境況。
陳望雖然隻問了洛陽府内的局勢,但是周圍的境況對于洛陽的戰局影響也極為重要。
「河南巡撫李仙風領着殘存的兵馬仍在開封府内。
」
「在李岩西進之際,河南兵馬根本無力追擊。
」
洛陽府内可以調動的兵馬并不多,因為一切都發生在月餘的時間。
從李岩起勢,到席卷開封,連敗官兵,一共也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甚至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此時的河洛地區已經因為李岩變得一片混亂。
「洛陽府北部的懷慶府内民變不斷,大小賊寇合計數萬到處為禍,根本就是自顧不暇,沒有辦法從懷慶府抽調援兵。
」
「南面汝州也是一團亂麻。
」
「李岩攻陷登封,聲望如日中天,群賊往投,遵奉其為盟主,以其馬首是瞻。
」
「李岩再登封大會群賊,聚衆二十萬人,設十八營,分兵三路。
」
胡知義移動指揮鞭,将其放在了插滿了黑旗的偃師城上。
「李岩親自統領主力九營統領自登封入偃師,洛陽偵騎此前回報,其兵力規模超過十萬。
」
「萬賊軍在攻破了偃師之後和此前攻破諸城一樣,盡殺城中富戶地主、開倉放糧,河洛地區流民聞聽紛紛往投,附從者多如牛毛、難以盡數。
」
陳望的目光順着胡知義手中的指揮鞭停留在沙盤上的偃師城上。
随着不斷的深入河南,得到的情報越發的清晰,陳望對于李岩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厚。
李岩治軍嚴謹,将麾下部衆稱為萬民軍,約法三章,嚴肅軍法,不許随意殺掠。
每次攻陷城池之後,首先做的便是将城中的富戶和地主等等綁縛起來,然後在城中公開審理。
在與苦主對質、曆數其所犯下罪證之後,依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