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二章:整編、軍法

首頁
     “八千兩……” 陳望低下頭,看着桌面之上顯示收支的文書,現今每個月的收入雖然是正,但是每月盈餘隻有千兩左右。

     若是足額發放,那麼支出必然要超過收入。

     府庫之中隻剩下了一萬多兩白銀,根本發不了多久。

     “餘下的銀錢,若是隻發給兩個援兵營,每月倒是隻需要填上五六百兩左右的缺口。

    ” 陳功麾下的援兵營軍饷肯定要足,就算三部都練步兵,一個月軍饷支出也得在四千多兩,加上親衛騎兵和必要的偵騎,一個月怎麼也要五千兩。

     周遇懋那邊,部隊也已經是受了整編,暫時沒有擴軍,還是隻有兩千餘人,多是步兵,隻有少數的偵騎,再加上一些家丁騎兵,一個月的軍饷大概需要三千五百兩左右。

     兩個援兵營就已經是超過八千兩了。

     “兩個遊兵營因為騎兵衆多,若是足額發放軍饷……” 胡知義的話并沒有說完,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經是很清楚。

     千公雞張二和一鬥谷黃龍兩人麾下的遊兵營,加起來有差不多四千多人,超了不少的兵額。

     不過就算是按照兵額發放,足額發放一營起碼也要發四千多兩,因為兩人麾下的騎兵頗多。

     說實話,胡知義是有些看不上張二和黃龍的。

     不是因為張二和黃龍兩人背叛了高迎祥,賣主求榮。

     而是因為張二和黃龍兩人麾下的軍兵素質太差,戰力孱弱。

     張二和黃龍本身就是流寇出身,帶的兵也都是當初的流寇。

     說是各有上千的騎兵,但實際上真正能算騎兵的也就幾百人,其餘的最多算是騎馬的步兵。

     給他們全都足額的按照騎兵的規格發放軍饷,胡知義實在是感覺有些不平。

     “兩個援兵營全都足額發放軍饷,張二和黃龍領的遊兵營也按足額發放。

    ” 胡知義神色疑惑,有些躊躇,想要進言,但是陳望現在已經是做出了決定。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 陳望擡起手止住了想要說話的胡知義。

     “足額發放,自然不是他們報多少人便發多少人饷。

    ” “我已經和張二和黃龍說了,派人過去幫忙整編,他們也應下來了。

    ” “不合格的騎兵全部變作步兵,不合格的步兵直接裁汰,合格的再發放軍饷。

    ” “兩個援兵營原定兵額一千五,就按一千五百人的軍饷去發,按照整編之後的步騎足額發放。

    ” 這一次張二和黃龍兩人正好被安排自己的麾下,陳望自然是打算要物盡其用,用來做一些髒活累活。

     整編是收攏隊伍,加強戰力,提高掌控。

     發放足額的軍饷,自然是邀買人心。

     自古以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張二和黃龍兩人流寇出身,備受排擠,一直以來待遇都不好。

     平等的待遇,能夠讓他們感覺受到尊重。

     就像此前,陳望隻是對其表露了些許的善意,兩人便受寵若驚。

     張二和黃龍兩人領的遊兵營,是陳望選好的兩柄利刃,或許說成劊子手更加的貼切一些。

     “遵令。

    ” 陳望的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胡知義自然是沒有再反駁。

     不過除了軍饷的事情以外,也還有其他的事情處理。

     “軍兵的整編如何安排,還是按照之前擴軍之時的規章?” 陳望思索了一下,而後點了點頭。

     “現有的老兵共計三千三百人,按照原先的規章來辦……” 胡知義得到了答案,而後在計算之後彙報道。

     原先陳望一共練了六部兵馬六千三百人,陳望帶走了三千多人,餘下的人仍留漢中府内,這些兵都是沒有占兵額的輔兵。

     “正兵營補入兩千人,陳功領的援兵營補如一千三百人,餘下的軍兵則用新卒補全。

    ” 陳望現在麾下的正兵營并沒有五千人。

     這一次勤王北伐,損失最大的第一騎兵千總部,戰死者有三百七十七人,傷重不治者有二十三人,剩餘的四十八名重傷員,在傷愈之後最後還能返回軍營隻剩下了二十一人。

     而在之後,輕傷員中有很多人因為傷口惡化等各種問題,在病痛之中死去的又有不少人。

     第一騎兵千總部原來跟着陳望北上的時候一共有一千零五十六人,一路勤王到打完了青山關之戰還剩下六百多人。

     現在隻剩下了五百三十七人。

     第二第三步兵千總部,前後數戰之後總減員也達到了四百人,隻餘下一千五百餘人。

     補足兩千人的,老兵的人數就在三千五百人了,隻需要再補一千五百人的新卒,戰力不會下滑太多。

     而陳功領的援兵營,兩千七百人的兵額,補入一千三百的老兵,和新兵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隻需要經過幾場戰事,便可以迅速的形成戰力。

     “第一騎兵千總部,騎兵缺額,從偵騎序列之中挑選一批,再從老兵善長騎術裡面再挑一匹,我之前已經是做過了統計,重新恢複到千人的規模不成問題……” “這些旁支末節,你可以自己做主。

    ” 陳望再度擡起了手,止住了胡知義的彙報。

     胡知義老成穩重,處理幹練,從來都是籌劃周密,和陳功是截然的不同兩面。

     所以陳望也願意給與胡知義更多的自主權。

     “這一次的整編,最重要是軍法處。

    ” 陳望轉頭看向站在胡知義身旁的胡知禮。

     當初在沔縣時設立的督導處如今也已經是開始規範化。

     經過再三的思慮,陳望在勤王的時候,便将督導處的名字改為軍法處。

     随着地位的水漲船高,權柄的日益劇增,必然會吸引大量的注意力,督導處改名為軍法處,多少能夠讓人帶着慣性思維去看待,進而減輕很多不必要的猜疑。

     “知禮,你的性格不适合領兵作戰,所以我将軍法處這一次徹底交給伱了。

    ” 胡知禮性格頗為孤僻,不太通人情,行事也是一闆一眼,戰場之上無一不是依據着條例,臨戰變通不足。

     這樣作為中級軍官可以,但是作為一營的主将自然是不行。

     掌管軍法,督導等事務,是最适合胡知禮的事情。

     “這一次,軍法官直接設到旗下,每一旗設旗軍法官一名,每一局設局軍法官一名,每一司設司軍法官一名,依次類推。

    ” “部下設部軍法官,營下設營軍法官,在我漢中軍中,各軍法官所在隊伍主官享受同級待遇。

    ” “所有的軍法官先行接受識字教育,而後下派到營下之後,除去掌管宣講、軍法之外,還需要負責教導普通軍卒識字的任務。

    ” “司軍法官在司内開設識字堂,統一教導軍卒識字,旗、局軍法官,負責平時教導講解。

    ” 此前因為條件的限制,督導處的存在感一直都不強,作用不大。

     現在随着軍隊的擴張,勢力的發展,督導處必須要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陳望已經是為現在的軍法處制定好了發展的道路。

     “知禮,你以中軍遊擊之職任總軍法官,掌軍法處諸事。

    ” “軍法處下,同時增設監察所,以前你選派的那些軍卒全部調入監察所内。

    ” 除去掌管軍法,宣講之外,軍法處的另外一項職責卻是和錦衣衛類似…… 今天更新4800字,各位是不是覺得有些陌生?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