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卷·
※卷49_1【奉和聖制南郊禮畢酺宴】
張九齡
配天昭聖業,率土慶輝光。
春發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
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節鳳歸昌。
幸奏承雲樂,同晞湛露陽。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
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卷49_2【奉和聖制早渡蒲津關】
張九齡
魏武中流處,軒皇問道回。
長堤春樹發,高掌曙雲開。
龍負王舟渡,人占仙氣來。
河津會日月,天仗役風雷。
東顧重關盡,西馳萬國陪。
還聞股肱郡,元首詠康哉。
※卷49_3【奉和聖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張九齡
設險諸侯地,承平聖主巡。
東君朝二月,南旆擁三辰。
寒出重關盡,年随行漏新。
瑞雲叢捧日,芳樹曲迎春。
舞詠先馳道,恩華及從臣。
汾川花鳥意,并奉屬車塵。
※卷49_4【奉和聖制經河上公廟】
張九齡
昔者河邊叟,誰知隐與仙。
姓名終不識,章句此空傳。
迹為坐忘晦,言猶強著诠。
精靈竟何所,祠宇獨依然。
道在纡眷眷,風行動睿篇。
從茲化天下,清淨複何先。
※卷49_5【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張九齡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
天與三台座,人當萬裡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山川勤遠略,原隰轸皇情。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
山甫歸應疾,留侯功複成。
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
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卷49_6【奉和聖制途經華山】
張九齡
萬乘華山下,千岩雲漢中。
靈居雖窅密,睿覽忽玄同。
日月臨高掌,神仙仰大風。
攢峰勢岌岌,翊辇氣雄雄。
揆物知幽贊,銘勳表聖衷。
會應陪玉檢,來此告成功。
※卷49_7【奉和聖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
張九齡
孟月攝提貞,乘時我後征。
晨嚴九折度,暮戒六軍行。
日禦馳中道,風師卷太清。
戈鋋林表出,組練雪間明。
動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
陪遊七聖列,望幸百神迎。
氣色煙猶喜,恩光草尚榮。
之罘稱萬歲,今此複同聲。
※卷49_8【奉和聖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張九齡
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
運與千齡合,歡将萬國同。
漢酺歌聖酒,韶樂舞薰風。
河洛榮光遍,雲煙喜氣通。
春華頓覺早,天澤倍知崇。
草木畢沾被,猶言不在躬。
※卷49_9【恩賜樂遊園宴應制】
張九齡
寶筵延厚命,供帳序群公。
形勝宜春接,威儀建禮同。
晞陽人似露,解愠物從風。
朝慶千齡始,年華二月中。
輝光遍草木,和氣發絲桐。
歲歲無為化,甯知樂九功。
※卷49_10【奉和聖制過王濬墓】
張九齡
漢王思钜鹿,晉将在弘農。
入蜀舉長算,平吳成大功。
與渾雖不協,歸皓實為雄。
孤績淪千載,流名感聖衷。
萬乘度荒隴,一顧凜生風。
古節猶不棄,今人争效忠。
※卷49_11【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後大明朝堂望南山】
張九齡
迢遞終南頂,朝朝阊阖前。
朅來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雙鳳蹇為阙,群龍俨若仙。
還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塵初滅,秋空月正懸。
詭容紛入望,霁色宛成妍。
東極華陰踐,西彌嶓冢連。
奔峰出嶺外,瀑水落雲邊。
漢帝宮将苑,商君陌與阡。
林華鋪近甸,煙霭繞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憂政已宣。
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
濟濟金門步,洋洋玉樹篇。
徒歌雖有屬,清越豈同年。
※卷49_12【和崔尚書喜雨】
張九齡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
上念人天重,先祈雲漢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風雷。
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
池溜因忝滿,林芳為灑開。
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
惠澤成豐歲,昌言發上才。
無論驗石鼓,不是禦雲台。
直頌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卷49_13【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
張九齡
未央鐘漏晚,仙宇藹沉沉。
武衛千廬合,嚴扃萬戶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見月臨。
樹搖金掌露,庭徙玉樓陰。
他日聞更直,中宵屬所欽。
聲華大國寶,夙夜近臣心。
逸興乘高閣,雄飛在禁林。
甯思竊抃者,情發為知音。
※卷49_14【和蘇侍郎小園夕霁寄諸弟】
張九齡
清風阊阖至,軒蓋承明歸。
雲月愛秋景,林堂開夜扉。
何言兼濟日,尚與宴私違。
興逐蒹葭變,文因棠棣飛。
人倫用忠孝,帝德已光輝。
贈弟今為貴,方知陸氏微。
※卷49_15【酬宋使君見贈之作】
張九齡
時來不自意,宿昔謬樞衡。
翊聖負明主,妨賢愧友生。
罷歸猶右職,待罪尚南荊。
政有留棠舊,風因繼組成。
高軒問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廢時所薄,隻言僚故情。
※卷49_16【酬宋使君見诒】
張九齡
陟鄰初禀訓,獻策幸逢時。
朝列且雲忝,君恩複若茲。
庭闱際海曲,轺傳荷天慈。
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
才明應主召,福善豈神欺。
但願白心在,終然涅不淄。
※卷49_17【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
張九齡
軒掖殊清秘,才華固在斯。
興因膏澤灑,情與惠風吹。
所美應人譽,何私亦我儀。
同聲感喬木,比翼謝長離。
價以陸生減,賢慚鮑叔知。
薄遊嘗獨愧,芳訊乃兼施。
此夜金閨籍,伊人瓊樹枝。
飛鳴複何遠,相顧幸媞媞。
※卷49_18【與袁補阙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後蔡有五韻詩見贈,以此篇答焉】
張九齡
轍迹陳家巷,詩書孟子鄰。
偶來乘興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
聞君還薄暮,見眷及茲辰。
贈我如瓊玖,将何報所親。
※卷49_19【酬趙二侍禦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
張九齡
石室先鳴者,金門待制同。
操刀嘗願割,持斧竟稱雄。
應敵兵初起,緣邊虜欲空。
使車經隴月,征旆繞河風。
忽枉兼金訊,非徒秣馬功。
氣清蒲海曲,聲滿柏台中。
顧己塵華省,欣君震遠戎。
明時獨匪報,嘗欲退微躬。
※卷49_20【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見贻夏首獲見以詩報焉】
張九齡
芳月盡離居,幽懷重起予。
雖言春事晚,尚想物華初。
遲日皦方照,高齋澹複虛。
筍成林向密,花落樹應疏。
贈鯉情無間,求莺思有馀。
暄妍不相待,含歎欲焉如。
※卷49_21【酬王履震遊園林見贻】
張九齡
宅生惟海縣,素業守郊園。
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
一行罷蘭徑,數載曆金門。
既負潘生拙,俄從周任言。
逶迤戀軒陛,蕭散反丘樊。
舊徑稀人迹,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樹老,唯覺敝廬存。
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轲應有命,賈誼得無冤。
江上行傷遠,林間偶避喧。
地偏人事絕,時霁鳥聲繁。
獨善心俱閉,窮居道共尊。
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
幽意加投漆,新詩重贈軒。
平生徇知己,窮達與君論。
※卷49_22【餞王尚書出邊】
張九齡
漢相推人傑,殷宗伐鬼方。
還聞出将重,坐見即戎良。
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
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
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長。
夏雲登隴首,秋露泫遼陽。
武德舒宸眷,文思餞樂章。
感恩身既許,激節膽猶嘗。
祖帳傾朝列,軍麾駐道傍。
詩人何所詠,尚父欲鷹揚。
※卷49_23【送趙都護赴安西】
張九齡
将相有更踐,簡心良獨難。
遠圖嘗畫地,超拜乃登壇。
戎即昆山序,車同渤海單。
義無中國費,情必遠人安。
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寬。
自然來月窟,何用刺樓蘭。
南至三冬晚,西馳萬裡寒。
封侯自有處,征馬去啴啴。
※卷49_24【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
張九齡
征骖入雲壑,始憶步金門。
通籍微軀幸,歸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
是節暑雲熾,紛吾心所尊。
海縣且悠緬,山郵日駿奔。
徒知惡嚣事,未暇息陰論。
峣武經陳迹,衡湘指故園。
水聞南澗險,煙望北林繁。
遠霭千岩合,幽聲百籁喧。
陰泉夏猶凍,陽景晝方暾。
懿此高深極,徒令夢想存。
盛明期有報,長往複奚言。
※卷49_25【賀給事嘗詣蔡起居郊館有詩因命同作】
張九齡
記言聞直史,築室面層阿。
豈不承明入,終雲幽意多。
沉冥高士緻,休浣故人過。
前嶺遊氛滅,中林芳氣和。
茲辰阻佳趣,望美獨如何。
※卷49_26【南山下舊居閑放】
張九齡
祗役已雲久,乘閑返服初。
塊然屏塵事,幽獨坐林闾。
清曠前山遠,紛喧此地疏。
喬木淩青霭,修篁媚綠渠。
耳和繡翼鳥,目暢錦鱗魚。
寂寞心還間,飄飖體自虛。
興來命旨酒,臨罷閱仙書。
但樂多幽意,甯知有毀譽。
尚想争名者,誰雲要路居。
都忘下流歎,傾奪竟何如。
※卷49_27【高齋閑望言懷】
張九齡
高齋複晴景,延眺屬清秋。
風物動歸思,煙林生遠愁。
紛吾自窮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無高足,随波适下流。
歲華空冉冉,心曲且悠悠。
坐惜芳時歇,胡然久滞留。
※卷49_28【别鄉人南還】
張九齡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陰。
何言榮落異,因見别離心。
吾亦江鄉子,思歸夢寐深。
聞君去水宿,結思渺雲林。
牽綴從浮事,遲回謝所欽。
東南行舫遠,秋浦念猿吟。
※卷49_29【初發江陵有懷】
張九齡
極望涔陽浦,江天渺不分。
扁舟從此去,鷗鳥自為群。
他日懷真賞,中年負俗紛。
适來果微尚,倏爾會斯文。
複想金閨籍,何如夢渚雲。
我行多勝寄,浩思獨氛氲。
※卷49_30【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
張九齡
栖宿豈無意,飛飛更遠尋。
長途未及半,中夜有遺音。
月思關山笛,風号流水琴。
空聲兩相應,幽感一何深。
避繳歸南浦,離群叫北林。
聯翩俱不定,憐爾越鄉心。
※卷49_31【登總持寺閣】
張九齡
香閣起崔嵬,高高沙版開。
攀跻千仞上,紛詭萬形來。
草間商君陌,雲重漢後台。
山從函谷斷,川向鬥城回。
林裡春容變,天邊客思催。
登臨信為美,懷遠獨悠哉。
※卷49_32【晚憩王少府東閣】
張九齡
披軒肆流覽,雲壑見深重。
空水秋彌淨,林煙晚更濃。
坐隅分洞府,檐際列群峰。
窈窕生幽意,參差多異容。
還慚大隐迹,空想列仙蹤。
賴此升攀處,蕭條得所從。
※卷49_33【登城樓望西山作】
張九齡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
宛宛鸾鶴處,高高煙霧間。
仙井今猶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