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卷

首頁
    。

     物類有固然,誰能取徑通。

    纖纖良田草,靡靡唯從風。

     日夜沐甘澤,春秋等芳叢。

    生性苟不夭,香臭誰為中。

     道家貴至柔,儒生何固窮。

    終始行一意,無乃過愚公。

     ※卷47_29【感遇十二首】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栖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幽林歸獨卧,滞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魚遊樂深池,鳥栖欲高枝。

    嗟爾蜉蝣羽,薨薨亦何為。

     有生豈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滅,吾心安得知。

     浩歎楊朱子,徒然泣路岐。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巅,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

     吳越數千裡,夢寐今夕見。

    形骸非我親,衾枕即鄉縣。

     化蝶猶不識,川魚安可羨。

    海上有仙山,歸期覺神變。

     西日下山隐,北風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鴻鹄雖自遠,哀音非所求。

    貴人棄疵賤,下士嘗殷憂。

     衆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歎長如此,使我心悠悠。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永日徒離憂,臨風懷蹇修。

    美人何處所,孤客空悠悠。

     青鳥跂不至,朱鼈誰雲浮。

    夜分起踯躅,時逝曷淹留。

     抱影吟中夜,誰聞此歎息。

    美人适異方,庭樹含幽色。

     白雲愁不見,滄海飛無翼。

    鳳凰一朝來,竹花斯可食。

     漢上有遊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劄書,欲寄雙飛翼。

     冥冥愁不見,耿耿徒緘憶。

    紫蘭秀空蹊,皓露奪幽色。

     馨香歲欲晚,感歎情何極。

    白雲在南山,日暮長太息。

     我有異鄉憶,宛在雲溶溶。

    憑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鐘。

     但欲附高鳥,安敢攀飛龍。

    至精無感遇,悲惋填心胸。

     歸來扣寂寞,人願天豈從。

     閉門迹群化,憑林結所思。

    嘯歎此寒木,疇昔乃芳蕤。

     朝陽鳳安在,日暮蟬獨悲。

    浩思極中夜,深嗟欲待誰。

     所懷誠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雲仙嘗我期。

     胡越方杳杳,車馬何遲遲。

    天壤一何異,幽嘿卧簾帷。

     ※卷47_30【江上遇疾風】 張九齡 疾風江上起,鼓怒揚煙埃。

    白晝晦如夕,洪濤聲若雷。

     投林鳥铩羽,入浦魚曝鰓。

    瓦飛屋且發,帆快樯已摧。

     不知天地氣,何為此喧豗。

     ※卷47_31【南陽道中作】 張九齡 登郢屬歲陰,及宛懵所适。

    複聞東漢主,遣此南都迹。

     佳氣藹厥初,霸圖紛在昔。

    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

     遭遇感風雲,變衰空草澤。

    不識鄧公樹,猶傳陰後石。

     驅馬曆闉闍,荊榛翳阡陌。

    事去物無象,感來心不怿。

     懷古對窮秋,興言傷遠客。

    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雲雁号相呼,林麇走自索。

    顧憶徇書劍,未嘗安枕席。

     豈暇墨突黔,空持遼豕白。

    迷複期非遠,歸欤賞農隙。

     ※卷47_32【湘中作】 張九齡 湘流繞南嶽,絕目轉青青。

    懷祿未能已,瞻途屢所經。

     煙嶼宜春望,林猿莫夜聽。

    永路日多緒,孤舟天複冥。

     浮沒從此去,嗟嗟勞我形。

     ※卷47_33【彭蠡湖上】 張九齡 沿涉經大湖,湖流多行泆。

    決晨趨北渚,逗浦已西日。

     所适雖淹曠,中流且閑逸。

    瑰詭良複多,感見乃非一。

     廬山直陽浒,孤石當陰術。

    一水雲際飛,數峰湖心出。

     象類何交糾,形言豈深悉。

    且知皆自然,高下無相恤。

     ※卷47_34【入廬山仰望瀑布水】 張九齡 絕頂有懸泉,喧喧出煙杪。

    不知幾時歲,但見無昏曉。

     閃閃青崖落,鮮鮮白日皎。

    灑流濕行雲,濺沫驚飛鳥。

     雷吼何噴薄,箭馳入窈窕。

    昔聞山下蒙,今乃林巒表。

     物情有詭激,坤元曷紛矯。

    默然置此去,變化誰能了。

     ※卷47_35【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岩下】 張九齡 茲山鎮何所,及在澄湖陰。

    下有蛟螭伏,上與虹蜺尋。

     靈仙未始曠,窟宅何其深。

    雙阙出雲峙,三宮入煙沉。

     攀崖猶昔境,種杏非舊林。

    想像終古迹,惆怅獨往心。

     紛吾嬰世網,數載忝朝簪。

    孤恨自靡托,量力況不任。

     多謝周身防,常恐橫議侵。

    豈匪鹓鴻列,惕如泉壑臨。

     迨茲刺江郡,來此滌塵襟。

    有趣逢樵客,忘懷狎野禽。

     栖閑義未果,用拙歡在今。

    願言答休命,歸事丘中琴。

     ※卷47_36【巡屬縣道中作】 張九齡 春令夙所奉,駕言遵此行。

    途中卻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無紛劇,來人但歡迎。

    豈伊念邦政,爾實在時清。

     短才濫符竹,弱歲起柴荊。

    再入江村道,永懷山薮情。

     矧逢陽節獻,默聽時禽鳴。

    迹與素心别,感從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無成。

    知命且何欲,所圖唯退耕。

     華簪極身泰,衰鬓慚木榮。

    苟得不可遂,吾其謝世嬰。

     ※卷47_37【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張九齡 緬然萬裡路,赫曦三伏時。

    飛走逃深林,流爍恐生疵。

     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

    肅事誠在公,拜慶遂及私。

     展力慚淺效,街恩感深慈。

    且欲湯火蹈,況無鬼神欺。

     朝發高山阿,夕濟長江湄。

    秋瘴甯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問心所之。

    呂梁有出人,乃覺非虛詞。

     ※卷47_38【巡按自漓水南行】 張九齡 理棹雖雲遠,飲冰甯有惜。

    況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轉,茂樹隈中積。

    猿鳥聲自呼,風泉氣相激。

     目因詭容逆,心與清晖滌。

    紛吾謬執簡,行郡将移檄。

     即事聊獨歡,素懷豈兼适。

    悠悠詠靡監,庶以窮日夕。

     ※卷47_39【使還都湘東作】 張九齡 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

    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

     養真無上格,圖進豈前期。

    清節往來苦,壯容離别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雲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風朝津樹落,日夕嶺猿悲。

    牽役而無悔,坐愁隻自怡。

     當須報恩已,終爾謝塵缁。

     ※卷47_40【冬中至玉泉山寺,屬窮陰冰閉崖谷無色,及仲春行縣複往焉,故有此作】 張九齡 萬木柔可結,千花敷欲然。

    松間鳴好鳥,竹下流清泉。

     石壁開精舍,金光照法筵。

    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複此灰心者,仍追巢頂禅。

    簡書雖有畏,身世亦相捐。

     ※卷47_41【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數十,觀其封域多是楚時諸王,而年代久遠不複可識,唯直西有放樊妃冢,因後人為植松柏,故行路盡知之】 張九齡 蘋藻生南澗,蕙蘭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氣無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嘗獻箴。

    能令更擇士,非直罷從禽。

     舊國皆湮滅,先王亦莫尋。

    唯傳賢媛隴,猶結後人心。

     牢落山川意,蕭疏松柏陰。

    破牆時直上,荒徑或斜侵。

     惠問終不絕,風流獨至今。

    千春思窈窕,黃鳥複哀音。

     ※卷47_42【荊州作二首】 張九齡 先達志其大,求息不約文。

    士伸在知己,已況仕于君。

     微誠夙所尚,細故不足雲。

    時來忽易失,事往良難分。

     顧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勳。

    亦以行則是,豈必素有聞。

     千慮且猶失,萬緒何其紛。

    進士苟非黨,免相安得群。

     衆口金可铄,孤心絲共棼。

    意忠仗朋信,語勇同敗軍。

     古劍徒有氣,幽蘭隻自薰。

    高秩向所忝,于義如浮雲。

     千載一遭遇,往賢所至難。

    問餘奚為者,無階忽上抟。

     明聖不世出,翼亮非苟安。

    崇高自有配,孤陋何足幹。

     遇恩一時來,竊位三歲寒。

    誰謂誠不盡,知窮力亦殚。

     雖至負乘寇,初無挾術鑽。

    浩蕩出江湖,翻覆如波瀾。

     心傷不材樹,自念獨飛翰。

    徇義在匹夫,報恩猶一餐。

     況乃山海澤,效無毫發端。

    内訟已慚沮,積毀今摧殘。

     胡為複惕息,傷鳥畏虛彈。

     ※卷47_43【在郡秋懷二首】 張九齡 秋風入前林,蕭瑟鳴高枝。

    寂寞遊子思,寤歎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歲已馳。

    五十而無聞,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飾,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複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毀亦随。

    悠悠滄江渚,望望白雲涯。

     露下霜且降,澤中草離披。

    蘭艾若不分,安用馨香為。

     庭蕪生白露,歲候感遐心。

    策蹇慚遠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緻寇,終日如臨深。

    魚鳥好自逸,池籠安所欽。

     挂冠東都門,采厥南山岑。

    議道誠愧昔,覽分還惬今。

     怃然憂成老,空爾白頭吟。

     ※卷47_44【忝官二十年盡在内職,及為郡嘗積戀,因賦詩焉】 張九齡 江流去朝宗,晝夜茲不舍。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聖達有由然,孰是無心者。

    一郡苟能化,百城豈雲寡。

     愛禮誰為羊,戀主吾猶馬。

    感初時不載,思奮翼無假。

     閑宇常自閉,沉心何用寫。

    攬衣步前庭,登陴臨曠野。

     白水生迢遞,清風寄潇灑。

    願言采芳澤,終朝不盈把。

     ※卷47_45【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 張九齡 鴻雁自北來,嗷嗷度煙景。

    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小大每相從,羽毛當自整。

    雙凫侶晨泛,獨鶴參宵警。

     為我更南飛,因書至梅嶺。

     ※卷47_46【将發還鄉示諸弟】 張九齡 歲陽亦頹止,林意日蕭摵。

    雲胡當此時,緬邁複為客。

     至愛孰能舍,名義來相迫。

    負德良不赀,輸誠靡所惜。

     一木逢廈構,纖塵願山益。

    無力主君恩,甯利客卿璧。

     去去榮歸養,怃然歎行役。

     ※卷47_47【叙懷二首】 張九齡 弱歲讀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懷玉,佩印從負薪。

     志合豈兄弟,道行無賤貧。

    孤根亦何賴,感激此為鄰。

     晚節從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聞持兩端,複見挾三術。

     木瓜誠有報,玉楮論無實。

    已矣直躬者,平生壯圖失。

     去去勿重陳,歸來茹芝朮。

     ※卷47_48【題畫山水障】 張九齡 心累猶不盡,果為物外牽。

    偶因耳目好,複假丹青妍。

     嘗抱野間意,而迫區中緣。

    塵事固已矣,秉意終不遷。

     良工适我願,妙墨揮岩泉。

    變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陳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靜無戶庭出,行已茲地偏。

     萱草憂可樹,合歡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況乃憑幽筌。

     言象會自泯,意色聊自宣。

    對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綿。

     ※卷47_49【奉和聖制瑞雪篇】 張九齡 萬年春,三朝日,上禦明台旅庭實。

    初瑞雪兮霏微, 俄同雲兮蒙密。

    此時騷切陰風生,先過金殿有馀清。

     信宿婵娟飛雪度,能使玉人俱掩。

    皓皓樓前月初白, 紛紛陌上塵皆素。

    昨訝驕陽積數旬,始知和氣待迎新。

     匪惟在人利,曾是扶天意。

    天意豈雲遙,雪下不崇朝。

     皇情玩無,雪委方盈尺。

    草樹紛早榮,京坻宛先積。

     君恩誠謂何,歲稔複人和。

    預數斯箱慶,應如此雪多。

     朝冕旒兮載悅,想笞笠兮農節。

    倚瑤琴兮或歌, 續薰風兮瑞雪。

    福浸昌,應尤盛,瑞雪年年常感聖。

     願以柏梁作,長為柳花詠。

     ※卷47_50【奉和聖制溫泉歌】 張九齡 有時神物待聖人,去後湯還冷,來時樹亦春。

     今茲十月自東歸,羽旆逶迤上翠微。

    溫谷蔥蔥佳氣色, 離宮奕奕葉光輝。

    臨渭川,近天邑,浴日溫泉複在茲, 群仙洞府那相及。

    吾君利物心,玄澤浸蒼黔。

     漸漬神湯無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卷47_51【南郊太尉酌獻武舞作凱安之樂】 張九齡 馨香惟後德,明命光天保。

    肅祀崇聖靈,陳信表黃道。

     玉戚初蹈厲,金匏既靜好。

    介福何穰穰,精誠格穹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