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7章 天下英雄聚襄陽

首頁
    詢問馬良: “久聞季常頗通算術籌劃,本縣不明軍務,卻不知如若敵軍從漢陽起兵,逆漢水而上,騎軍與水軍,能相差幾日路程?” 這麼簡單的問題,馬良簡單推算了一下,就向草包縣令彙報道:“約能相差三四日路程吧,漢水自宜城以下,流速不算太急,但逆水行舟也很難達到日行百裡。

    ” 蒯祺聽馬良說的、跟黃忠之前威脅他時說的說辭差不多,心中愈發咯噔了一下,覺得這事兒很危險。

     然後,他就又問策,想知道有沒有什麼穩妥的辦法,可以确保逃走:“那若是敵軍有備而來,提前在半途的竟陵等地準備戰船,然後北上封堵宜城東門外的水道呢?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确保出東門後走水路安全突圍?” 對于這種問題,才剛剛二十出頭的馬良,怎麼可能回答得出來? 馬氏兄弟連忙紛紛表示愛莫能助,最後還是馬良看蒯祺手足無措,幫他支了個建議性的招: “縣君或能專挑走舸小船,吃水極淺那種,走漢水逆流北上二十餘裡,便轉入夷水,也可往襄陽。

    夷水水淺,從漢水中來的大船,無法進入,所以宜城東北,才有如此繁盛的商港,需要換船轉運。

    ” 蒯祺一想,頓時豁然開朗。

     任何江河邊上的城鎮,當初之所以形成城鎮,肯定不是沒有原因的。

     多半都是因為一條小河彙入一條大河,然後需要在這裡設置轉運碼頭、把小河裡的小船和大河裡的大船互相換貨。

     宜城這地方,也有這麼一個地理特點,剛好有一條漢水的支流夷水,在這附近彙入漢水。

    漢水裡開的大船,是開不進夷水的。

     諸葛瑾如果從漢水下遊漢陽、竟陵等地過來圍攻宜城、襄陽,那肯定是帶的漢水裡開的大船。

     尤其是漢水到了更上遊的襄陽、樊城附近,河道雖然窄了,但水深更深,流速也更快。

    要在襄陽戰場發揮作用的水軍,就必須開大一點的戰船,小船就是去白給送菜的。

     而宜城這種小目标,哪裡配諸葛瑾專門花心思對付?諸葛瑾調兵遣将,一切肯定是以服務襄陽這個假想戰場為第一要務的嘛。

     所以,如果能在漢水裡稍微航行一小段、然後轉入水淺的夷水航行北上逃脫,那麼就算敵軍預先有準備水軍埋伏,也不用怕了,肯定能突圍成功! 把這個道理想明白後,蒯祺也就放心了,這樣至少可以确保自己想跑能跑,不會被劉備軍報複殺害。

     他回去略作準備後,就把蒯氏家族的不少親眷近友都組織起來,帶上細軟财物。

    集結了一批城中搜索得到的小船,外加千餘靠得住的親兵,然後就打開宜城東門,讓他們趁夜摸黑北上突圍。

     蒯祺這也不光是為了自己保命,也是為了家族。

     蒯良蒯越的老巢就在宜城,宜城的蒯家人實在太多了,如果被劉備一鍋端,那就太慘了,也會極大打擊到荊州親曹派的勢力的。

     …… 蒯祺本以為這次能讓族人全部逃出升天。

     然而,這支船隊僅僅往北摸黑航行了兩個時辰,行出二十餘裡、轉入夷水後。

     又航行不久,忽然兩岸疏林之間呐喊大作,岸邊蘆葦蕩子裡也殺出幾十條同樣是民船式樣的小船。

     這些船都是漁船改造,連走舸都比不上,每船隻能坐不到十個人,全加起來,也才能運載三百士卒。

     蒯祺派了一個軍司馬、兩個曲長保護蒯氏族人撤退,加起來有千餘人。

     一看對面水上攔路的,約摸兩三百人,而且船也都是臨時從民間征來的,那荊州軍軍司馬便壯着膽子,直接帶隊迎擊了上去。

     “敵軍不過二百餘人,全軍務必用命,沖垮他們!” 可惜,那軍司馬才剛喊了兩句,對面黑暗中一箭射來,直接射在他面門上,倒頭立撲。

     他麾下将士,氣勢也瞬間為之一窒。

     對面的劉備軍小船,卻是箭矢交射,氣勢如虹順流猛攻過來。

     蒯祺派來的那倆曲長,根本就沒料到敵人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哪兒來的敵人。

    空有四五倍的人數優勢,最後竟被打得四散而逃。

     一些荊州兵紛紛雜雜撐篙讓船沖灘,試圖登陸逃命。

     誰知剛上岸沒多久,岸邊疏林背後便有騎兵殺出,将這些立足未穩的荊州兵半渡而擊。

    不少蒯家的族人親友,也都死于亂兵之中。

     剩下的唯恐被不明不白殺光,隻好高呼投降。

     黃忠大獲全勝,直接把這些人全部抓了,天亮後押回宜城。

     而随着逃跑的蒯氏一族大半被抓,成了黃忠的肉盾,再想攻破宜城,可就太輕松了。

     他隻管把這些肉盾往門前一擺,城内還打算死守的将士們,紛紛人心動搖。

    而城中有些心向劉表、劉琦父子的有識之士,也趁機串聯發難。

     最終,在宜城馬家等響應大公子的士人聯絡下,一部分守城部隊率先倒戈,開門迎了黃忠入城。

     黃忠立刻策馬沖突入城,控制各門,殺散死硬頑抗之輩,把這座後續強攻襄陽的橋頭堡,牢牢占住。

     搞定這一切後,黃忠留下一兩個副将穩住宜城的局面,等待諸葛瑾來會師。

     而他自己,隻帶了數百騎,一人多馬,晝夜換馬奔馳,去襄陽追主公劉備了。

     …… 黃忠隻帶了少數人追趕,因為能換的馬跟寬裕,最終居然在劉備抵達襄陽後不久,也追了上去。

     這天,已是五月二十六。

    劉備抵達襄陽城下時,曹軍倒是還沒抵達。

     但蔡瑁已經嚴防死守、提前幾天吧襄陽的東西南三處城門、都用夯土直接堵死了。

     隻留下瀕臨漢水的北門沒堵,由蔡瑁嫡系的水軍負責把守,跟對岸雙子城樊城的水門碼頭聯絡。

     劉備帶着七八千騎兵,耀武揚威在樊城西南兩側巡視,草草立下簡易營壘。

     随後就大展旌旗、以壯軍威,到南門外喊話迫降城内文武。

     為了更有說服力,劉備的軍隊今天都纏着白布,包括劉備本人,也把白色絲絹帶纏在了額頭上,完全是為劉表報仇的姿态。

     “城上将士們聽着!孤乃大漢太尉、車騎将軍、武昌侯劉備!景升兄生前,與我情同手足!琦兒便如我親侄。

    如今蔡瑁狗賊,弑主背主,天人共憤! 爾等皆受景升兄生前恩遇,豈可冥頑不靈、助纣為虐!早早獻門,孤與爾等同誅國賊!” 劉備讓人叫罵了足足半個時辰,城頭倒也确實人心惶惶,頗有動搖之狀。

     可惜蔡瑁都把三座城門徹底堵死了,想開都開不了,就防着人心不穩呢。

     劉備的攻心,最終也沒能起到什麼實質性的效果。

     拖到當天正午,麾下哨探斥候突然來回報,告訴了劉備一個噩耗: “禀主公!漢北樊城方向,疑有大批蔡瑁的水軍渡漢,接應了一支敵軍過河,觀敵軍旗号,似是曹營大将曹仁!” “曹仁?來得這麼快?那就是說,宛城等地,南陽郡全境,肯定已經被蔡瑁賣給曹賊、徹底掌控了。

    新野、樊城等地,也已落入曹賊之手!” 劉備反應倒也快,懊悔歸懊悔,心中已經大緻把形勢估算出來了。

     一旁的徐庶也連忙幫他支招:“主公,看來要想搶時間奪取襄陽,已經是來不及了,隻能後續用别的法子。

     我軍水軍從武昌逆流北上,沒騎兵來得那麼快。

    現在根本沒有戰船可以攔截曹仁進入襄陽。

     還是先想辦法去占據臨沮、連接上庸郡的房陵縣,以免劉琦公子留在上庸的霍峻不知友軍虛實、被曹軍震懾投降。

    ” 劉備知道徐庶說的是對的,但他還是有些不甘心:“這些固然要做,但眼下這兒的局面就沒有辦法挽回了麼? 就算奪不下襄陽,另外設法削弱敵人也好!總不能白來一趟!” 徐庶聞言,也陷入了苦思,遲遲想不到妙招。

     便在此時,後軍有使者來報,說黃忠已經追上來了,還帶了一堆在宜城時俘虜的蒯家親戚。

     徐庶聞言,頓時心生一計:“主公,眼下雖拿不下襄陽,但也不算白跑一趟。

    至少可以讓曹軍入襄陽後,不敢信任重用蒯家。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