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主公突然變得貪财了,或是有太多封賞要發,沒錢了。
但也有極個别眼光敏銳、卻沒有身居高位的,憑借着自己的揣測,推斷“莫非是主公和司徒覺得未來可能會出現銅錢短缺,需要防患未然”。
諸葛瑾因為專注忙于技術上的事情,一時倒是沒注意這些風聲。
……
這天已是六月底。
諸葛瑾在折騰了個把月煉銅鑄币的事兒之後,見再難有所進步,一度也陷入了思維的瓶頸期。
這天一早,他又一次例行去大冶礦區附近的鑄币廠視察,巡視完工坊、再度一無所獲後,他偶然走到鑄币廠的原料倉庫,走馬觀花胡亂看了一圈。
無心插柳之間,他忽然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鑄币廠的原料庫區裡,銀子的儲量比他想象得還多些。
諸葛瑾當然知道,豫章郡的那幾個大銅礦,也有伴生白銀的。
隻是前幾年白銀的伴生冶煉比例不是非常高,而且總産量不怎麼可觀。
所以就算有些銀子産出,劉備軍也都是直接鑄為銀铤放着當儲備,并沒有當成流通貨币利用起來。
這也不是劉備軍高層眼光問題,而是漢朝的時候,隻有黃金和銅分别作為大小額流通貨币,銀的地位比較尴尬,雖然也能用來折抵計價,價錢卻不是很穩定。
要把銀子直接當成貨币,肯定會費一番手腳,還要重新訂立規制,還要做好預防措施、防止因為銅銀比價不合理而出現套利空間,被人擠兌……
總之,要在現有貨币體系裡,成規模的插入一種新的貨币媒介,這事兒肯定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搞定的,需要長期磨合。
之前劉備軍在錢财硬通貨方面也不是很匮乏,當時主要抓的是糧食和布匹、鐵器,還有造船産能,那些才是戰時狀态下的關鍵。
所以對于白銀庫存的直接利用,也就有點滞後。
如今諸葛瑾對于銅錢鑄錢的潛力已經挖得差不多了,才開始把腦子動到這些白銀儲備上,也算是時機剛合适。
以諸葛瑾的雷厲風行,想明白這些道理,他當然是立刻吩咐人詳細徹查庫存,再搜集一下豫章各大銅礦的最新産能數據,尤其是要拿出銅銀産能的比例。
司徒要的材料,下面的人也不敢怠慢。
諸葛瑾很快就拿到了他要的東西。
“豫章各大銅礦,如今年産銅六百餘萬斤,銀兩千餘斤……這個伴生比例倒也不錯了,過去七八年,銀子開采出來都是儲備着,如今有一萬多斤的儲備了。
之前漢中之戰的封賞,發下去不少。
這點存量,說少不少,但要支撐成為一種新的補充貨币,還是差了點意思……”
諸葛瑾不由暗忖。
對于這個銅銀産出比,諸葛瑾談不上欣慰也談不上不滿。
跟如今同時代其他諸侯的技術實力相比,諸葛家主持開發的豫章銅礦,已經算是出銀率非常高了——因為同時代其他諸侯并沒有“置換法”的冶金思路,不知道把金屬鹽溶液裡的銀離子用其他金屬置換出來,所以其他諸侯煉銅礦,基本上就不能提純伴生銀。
諸葛瑾好歹知道置換法,已經是讓銀子的提取率超前于時代至少一個數量級了。
當然了,置換法跟後世的電解法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因為大部分銀的礦物鹽并不能溶于水,隻有硝酸銀等幾種才容易在粉碎析出後溶于水。
對于不溶性的銀礦物鹽,置換法也置換不出來,或者很慢。
這些細節不重要,總而言之,比如按照後世國内電解法産銅,一年全國産量能有一千三百萬噸,而其中煉出來的伴生白銀大約是八千多噸,也就是大約一千五百噸銅、就能伴生一噸白銀。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白銀變得越來越廉價、無法支撐貨币屬性的重要原因。
因為後世白銀産量六成都是鉛鋅礦煉鋅的副産品,還有近四成就是煉銅的副産品。
你想控制住白銀的産量都不可能,因為鋅和銅作為工業原料的需求太旺盛,隻要鋅銅在不斷生産,白銀就會作為必然的副産品不斷湧出,花不掉就越來越便宜。
而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三世紀,諸葛瑾隻要掌握一星半點冶煉銅礦伴生銀的思路,就已經碾壓同時代至少一個數量級了,這是降維打擊。
曹操手上的銀子産量,如今連劉備陣營的一成都不到。
隻可惜這個絕對數量還是不太夠看,具體怎麼打好這張牌,諸葛瑾還得斟酌。
不過,說來也巧,就在諸葛瑾沉思想招的時候,江夏郡丞向朗突然跑來,急匆匆似乎有事找他:
“屬下拜見司徒!沒想到司徒居然在這裡,主公今日來了鄂縣,有關于鑄币的要事和司徒商議。
”
諸葛瑾看了一眼向朗,也很快收回神思:“主公來鄂縣了?在縣衙麼?”
向朗:“已經來這邊鑄币廠了,就在簽署房等候。
”
諸葛瑾連忙放下手頭的東西,讓從人把賬目全部收拾了歸整好,這才撣了撣手上的塵土,一邊走一邊問向朗:
“可是發生了什麼變故?為何會如此緊急。
我最近來視察整頓煉銅鑄币,主公是知道了的,若是沒有大事,等我回武昌縣再說不也來得及。
”
向朗連忙幫着解釋:“司徒放心,并沒有什麼變故,隻是主公也坐不住,正好出來走走。
前幾日,似乎是因為我軍大肆擴建煉銅鑄币諸業的風聲傳了出去,有不少人都來為主公獻策,想要建功揚名。
其中有一位之前先後被劉景升和主公各征辟過一次的荊南名士,零陵劉巴,聽說了主公苦于鑄币,也從湘鄉縣北上趕來求見主公。
主公也曾聽聞其名聲,便予以了禮遇。
不知這劉巴和主公說了些什麼,主公立刻就親自趕來這鄂縣,要急着和司徒當面商議。
”
諸葛瑾聽了向朗的轉述,心中也是生出了一個不好的念頭:劉巴!這家夥終于在荊南隐居夠了麼?現在出來求官撈功名了。
而且還是在劉備大肆鑄錢、勸業工商、需要擴大硬通貨的節骨眼上……自己可不能由着劉巴亂獻策,一定要幫着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