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6章 牽着曹操的鼻子分兵

首頁
    愚以為,我軍當做兩手準備。

    一方面,可以主力沿着陳倉谷道繼續推進,試圖擊破張飛和吳懿,看看是否容易做到。

     如果容易做到,那就一切照舊,不用擔心。

    但如果連張飛和吳懿,都無法在數日内擊破,我們就該做另一手準備了。

     不如讓公達和文烈在陳倉的駐軍,直接沿渭水移至郿縣,然後走褒斜道,輕裝入漢中增援。

    如此一來,隻要漢中的兵力能短時間内增強一倍有餘,就不怕劉備搶這個時間差攻破陽平關了。

     到時候,我們不急着與妙才将軍聯兵一處,也就不用再如此急切地攻打張飛,可以慢慢來,也就輪不到我軍急了。

    ” 這個建議,讓曹操表情也變得慎重起來,摸着胡子想了很久。

     最後,曹操還是不敢托大,質疑道:“此法若是可行,為何我們一開始就沒這麼選?還不是因為褒斜道是棧道,隻能走人,不能過車馬,不如陳倉道既可以過兵又可以運糧。

     一旦我軍指望褒斜道增援妙才,隻有軍隊進去而糧車進不去,漢中隻會愈發人多糧少,如今又沒到秋收,如果漢中軍糧短缺,又該如何應對?到時候還不是我軍比劉備更急?” 郭嘉一咬牙,鼓勵曹操說:“丞相!如今不是顧惜人力的時候,褒斜道不能過車馬是不假,但真要是到了漢中人多糧少的時候,大不了讓民夫用人力背!挑擔子挑!肯定能把糧食運進漢中! 再說,劉備又豈會知道我們在漢中的存糧是否夠吃?隻要劉備不知道妙才将軍手頭有多少餘糧,而我們又能假裝不缺糧的話,就該輪到劉備急了! 昔年長平之戰時,秦國之所以要催促急攻決戰,就是因為秦趙兩國都缺糧!趙是府庫無糧,秦則是轉運困難。

    隻是秦人用了反間,導緻趙人不知道秦人也缺糧,才被騙得主動出戰。

     我聽說,十年前諸葛瑾初投劉備之時、正遇呂布偷襲下邳、劉備無家可歸、糧草斷絕。

    諸葛瑾便是随機應變,幫劉備想了‘唱籌量沙’之策,騙過了劉備軍自己的将士們,讓他們誤以為軍糧還很充足,這才避免了劉備軍心瓦解。

     否則,如今世上還焉有劉備?說不定當時就死在袁術手上了!既然諸葛瑾能用唱籌量沙之策,我們也能設法借鑒,總之可以設計假裝漢中軍糧充足,故意讓敵軍哨探到假情報。

    至于具體怎麼做,還需要後續随機應變,見機行事,但屬下以為這個想法是沒問題的。

    ” 郭嘉一番巧言令色,拿諸葛瑾當年用過的計,來對付他二弟諸葛亮,聽起來倒也挺像那麼一回事。

     毫無疑問,這一世的“唱籌量沙”這一成語,肯定是諸葛瑾發明的。

    那事兒已經過去十年,肯定不可能保密,當年經曆過的劉備軍将士,事後不止一次說過這些故事,都是為了賣弄諸葛瑾的神算和見機快,被敵人聽去也很正常。

     曹操果然被說得稍稍意動,同時又敲打了郭嘉兩句:“奉孝啊奉孝,你還是小看天下英雄了。

    伱前半段話,孤姑且聽之。

    不過後半段,實在不可苟同。

     劉備何許人也?其堅韌不拔,乃孤平生僅見,不然他也不可能成為孤唯一的畢生敵手!你要說當年沒有諸葛瑾的唱籌量沙穩住人心、劉備就會死在廣陵,孤是萬萬不信的! 他有可能會損兵折将,也有可能全軍覆沒。

    但劉備本人,以及關、張這些萬人敵,是必然會堅韌不拔突圍出去,将來尋求東山再起的!” 郭嘉見丞相對劉備如此推崇,一時倒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便連忙認個錯,表示自己見識果然不如丞相深遠。

     “或許這也是英雄相惜吧,要是把劉備貶得太低,丞相跟他糾纏了半輩子,豈不是顯得丞相也不過如此……剛才果然是失言了。

    ”郭嘉心中如是暗忖。

     郭嘉認錯之後,曹操也有了台階下,對于這個計策的其餘部分,也就沒那麼抵觸了。

     他想了想,留在陳倉道口的那三萬人,确實有點浪費,不如提前向東移動,走棧道入漢中。

    至于陳倉因此缺乏守軍,那就從中軍殿後的部隊裡再抽調一部分回防好了。

     這樣一棒接一棒,最後确實會導緻中軍減弱兩三萬,但不會影響決戰。

    反正最後決戰總兵力還是那麼多,無非是分配比例變了一下。

     想明白這些道理,曹操當夜就先下達了一封調令,讓人快馬送回陳倉。

    然後要求隻留楊阜的一小部分兵力守陳倉,讓曹休帶其餘陳倉駐軍立刻去郿縣,走褒斜棧道增援夏侯淵。

     同時,讓曹真帶着一部分原本中軍殿後的部隊,回撤補防大散關和陳倉城,确保後路絕對安全。

     …… 做完這些部署後,次日一早,曹操就親自帶着主力大軍,從河池縣轉折往東南而去,準備迎擊劉備軍的吳懿-張飛防線。

     不過因為軍隊太多,峽谷擺不開這些人馬,實際上還得是徐晃、樂進依次先行,然後才是曹操的中軍。

     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郭嘉似乎又有了些随機應變的想法,向曹操獻策道: “丞相,我軍此前雖然數敗,但未必是戰之罪也。

    屬下細細複查,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劉備善用闆楯蠻這些山地兵,翻山越嶺來去如飛。

    這才導緻他們可以繞過谷道,走兩側山嶺繞道我們後方打探軍情。

     但我們與劉備交戰數場,雖然損失不少,卻也有擊殺、俘虜一些闆楯蠻、丹陽兵。

    或許我們可以拷問那些俘虜,盡量問出漢中周邊山道地形,看看有沒有山路至少可以從北邊繞過陽平關,和南鄭快速聯絡上。

     然後,我們可以組織我們自己軍中那少量的丹陽兵,或是擅長攀援的并州兵,負責往來通傳消息。

    到時候,劉備再想用假裝‘陽平關/南鄭被攻打危急’的詐術勾引我們急切,我們便可安如泰山,不中他的計。

    ” 曹操一聽,對這個想法倒是很感興趣。

     确實,陽平關是自西向東進入漢中盆地的唯一咽喉要道,要想繞過陽平關行進大軍和糧車隊,至今沒找到别的路。

     不然當初第一次進攻漢中、滅張魯的時候,也不會那麼辛苦了。

     但是,哪怕陽平關以北的秦嶺再險峻,稍微過幾個信使、斥候的小路,應該總還是找得出來的。

     之前隻是沒想到龐德敗得那麼快、那麼慘,沒意識到這麼做的必要性。

     現在既然要跟劉備比心态,那麼确保己方兩部分兵馬之間情報互通、就非常必要了。

     雖說也可以指望走陳倉道、渭水、褒斜道繞個大圈子來同步情報(也就是曹休去增援夏侯淵的那條路),但那樣畢竟太遠太慢了。

     從陽平關前被張飛堵住的那個堵點為起點、直接翻山進漢中盆地傳訊,可能才六七十裡路。

    走曹休那條路繞大圈子,可能要一千裡。

    戰時這個時效性差距可就太緻命了。

     捋順了利弊之後,曹操立刻拍闆:“奉孝所言甚是!這事兒就交給你去辦,把軍中抓到的全部敵軍山地兵俘虜,都好好利用起來。

    肯透露有用地理的,不要吝惜重賞。

    ” 郭嘉連忙拱手領命而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