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6章 每與操相反,高下立判

首頁
    龐統張飛的面拆看商讨。

     “三日前,打探得馬超自天水兵敗、南越祁山,進入沓中?”劉備才看了一個開頭,立刻就重視了起來,還念出聲來,讓大家一起參詳。

     “快,取地圖來。

    ”一邊的龐統也連忙命令侍從取圖,他對于蜀中的地形研究比較透徹,但對于隴南還真沒怎麼研究。

     必須仔細對着地圖參詳一下,才好掌握局面,看看如何利用或者拉攏馬超。

     諸葛亮倒是對天下地理都涉獵得比較廣泛,對隴南和蜀地之間那塊的情況也略有所知,不過有地圖可以參詳,總歸可以更直觀。

     侍從很快拿來地圖,諸葛亮就按照信上所說,幫劉備在圖上标注出馬超的位置,然後很快就給出了分析意見: “主公請看,按照這份軍情所述,馬超在天水兵敗後,南撤翻越祁山,如今進入了祁山以南、岷山以北的盆地。

     我軍往西北搜索的斥候,應該是沿着白水河逆流而上,沿着北側支流穿越岷山,最後找到的馬超。

     以我觀之,馬超這個位置,如果想要投靠我軍,把人馬撤過來,倒也做得到,隻是要走些小路。

     他可以順着白水河北側支流而下,經過陰平橋頭谷的合流點,再經過白水關、到白水河和西漢水合流處,便是葭萌關了。

    ” 劉備順着諸葛亮的指點,很快把路線梳理清晰,就覺得很直觀,很舒服。

    内心也升起一股懶洋洋的感覺:孔明來了就是輕松,什麼事情都能化繁為簡,三言兩語說清楚。

     諸葛亮指的這條路,其實跟曆史上姜維最後遭遇曹魏侵蜀時,想要回防漢中的路線差不多。

     畢竟馬超如今退到了沓中,曆史上姜維也屯田沓中,既然地理位置一樣,想要回到漢中戰場所走的路,也就會一模一樣。

     隻不過姜維那一次,魏軍提前分兵讓鄧艾堵住了陰平橋頭,那地方又名橋頭谷,是白水河南北兩側支流合流的節點。

     白水河的南北兩條支流,北支通往武都郡,南支通往陰平郡。

    武都縣和陰平縣都剛好處在這兩條河的沿岸。

     曆史上正是因為這地方被堵了、無法回防,才被另一路的鐘會偷了漢中。

     現在白水關、葭萌關都在劉備手上,也沒有敵軍堵陰平橋頭。

    所以馬超想轉移到漢中戰場,絕對是做得到的。

     不過,就要看馬超願不願意來了。

     劉備最擅用人,也最擅長揣摩來投者的心理。

    他此前對馬超并不算很熟,但最近這段時間,剛剛聽說了馬超起兵的事迹,何況還是“不管親生父親被曹操留在許都,就直接起兵”這種驚世駭俗的做法。

     劉備以常理度之,自然也不敢過于信任馬超。

    哪怕馬超看起來是可以用的、是堅定的曹操之敵。

     此時此刻,聽了諸葛亮的分析,劉備便忍不住揣摩:“先生以為,我們要是邀請馬超南下,他會不會答應?會不會覺得我們别有用心?還是會想繼續待在沓中之地自守? 聽說馬超連敗,一路逃到天水,如今再到沓中,兵馬不多,想來剩下也都是騎兵為主。

    讓他撤入漢中,他也發揮不出多少戰力……” 劉備說着說着,看向諸葛亮、龐統,讓他們發表意見。

     諸葛亮比較謹慎,他還在算道義賬。

     龐統見諸葛亮沉默,也就不客氣了,率先從軍事上分析道:“主公所見,确實有理。

    馬超都是騎兵,如果留他在沓中,能夠随時出天水騷擾曹操後方,還能多牽制點敵人的兵力。

    漢中這邊的正面戰場,有我軍就夠了。

    ” 諸葛亮這時也把道義上的得失想明白了,緊跟着補充:“主公擔心馬超和我軍一時間無法互信,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馬超剛剛背父,強行過快拉攏,容易适得其反,馬超自己也會患得患失,将來更生猜忌。

     既如此,不如就任由馬超滞留沓中,主公可先遣使送禮與軍糧結納之,讓他安心自守。

     再告訴他,如有不如意,可随時南歸,我們會派向導,帶他穿越岷山白水河谷至陰平橋頭。

     如果不想南歸,我們也會支援他援兵和軍械,他什麼時候改變主意想來,都可以自行決定。

    ” 劉備頻頻點頭,也覺得諸葛亮的辦法最寬仁,而且可以給雙方一個接觸磨合的緩沖期,不至于一上來就認主,過于生硬。

     不過,一旁的龐統畢竟心理更深沉些,他聽了主公和孔明的對答,順着往下腦補推導,很快又提出一點擔心: “主公如此想,固然是出于善意。

    但馬超遠逃而來,正在彷徨無依。

    我們剛派去使者,就拒絕馬超,他會不會覺得我們是在提防、嫌棄他?” 劉備原本覺得這計劃挺好的,被這麼一提醒,忍不住又皺眉,下意識向諸葛亮看去。

     好在這次諸葛亮反應極快,想都沒想直接就拿出了後招:“此事易耳,隻需在使者送去的書信中,說明理由即可解決。

     主公就說,我軍素聞馬将軍反曹時,号召諸将的理由,便是不想被卷入曹劉大戰,不想西涼将士成了曹賊的馬前卒、白白浪費性命。

     而主公行事,每與操相反,以信義待人。

    曹操喜歡讓新附軍去送死,主公卻喜歡善待新附軍。

    此前剛剛收降了吳懿的兩萬益州軍,主公便已許諾不讓吳懿部在後續大戰中打頭陣,這就是鐵證。

     主公對吳懿如此,對馬将軍自然也是一視同仁。

    但又恐麾下舊将埋怨勞苦,所以請馬将軍暫駐别處,這樣自然不會被卷入。

    等馬将軍休整完備,下了決心,再來助戰不遲。

    ” 這話着實讓劉備眼前一亮,因為說得實在是太漂亮了。

     暫時不讓馬超來正面戰場,不是因為劉備嫌棄他,而是怕手下其他将領嫌主公一碗水端不平。

     這樣,就該給雙方一個緩沖期,都互相适應适應。

    等馬超先作為友軍并肩作戰立點小功,下面其他将領也服氣了,才好徹底接納。

     而且劉備答應的軍糧軍械支援肯定是不會少的,這樣一對比,曹劉之間高下立判。

     …… 與諸葛亮議定了對待馬超的态度後,劉備當天就準備好了書信。

    然後讓随軍的李恢擔任信使,走白水河過陰平橋頭、前往沓中面見馬超。

     李恢一個多月前剛剛出使了曹将馮楷,最後誘騙得馮楷突圍離開阆中、被魏延和張飛截擊重創。

    那次功勞之後,李恢就被劉備升了職。

     如今他做這種事情很順手,而另一個擅長出使的董和如今在後方督辦軍糧。

    所以此番跟馬超談條件,也就隻能再讓李恢上場。

     臨走時分,諸葛亮又交代了李恢幾句注意事項、明确了己方的态度,随後就派船送李恢沿着白水河逆流而上啟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