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6章 每與操相反,高下立判

首頁
    建安十一年六月初。

     漢中以西、金牛道北端的陽安關。

     劉備在此築造新關,已經有半個多月了。

    夯土牆與關前的壕溝、以及鋪滿鹿角和苦竹簽的陷坑,都已初具規模。

     過去這段時間,劉備軍的戰事暫時停歇,劉備的工作重心,也暫時挪到了逼迫劉璋服軟上。

    讓劉璋接受葭萌關和梓潼,以及其他涪江以北土地控制權的易主。

     這項工作也推進得很順利,董和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使命,完全拿到了劉備想要的結果。

     搞定了一切後顧之憂,把該收割的利益都收割完,劉備終于該騰出手來,全力應對曹操的進攻。

     而劉備的智囊、幕僚們也都知道這一點。

    所有的配套工作,都井井有條地圍着這個時間表運轉。

     …… 六月初一這天,身在陽安關的劉備,一大早就得到信使通傳,說是諸葛亮親自督領李嚴和後續的五萬援軍,于昨夜趕到了葭萌關。

     葭萌關距離陽安關隻有一百一十裡,騎兵大半天就到了,步兵行軍也隻要一天半。

     劉備聽說諸葛亮抵達,便知道肯定是後方又有了新的消息,而且決戰也即将到來。

     他連忙親自帶着張飛龐統和些許騎兵親衛,折返去迎諸葛亮。

     半天之後,當天正午時分,還真就在葭萌關以北三十裡的一處營寨内,剛好迎接到了行軍至此的諸葛亮。

     因為劉備的軍隊規模過大,從陽安關到葭萌關,甚至到梓潼縣,如今一路都有連營下寨。

     一百多裡地每隔三十裡就有一營,一共立了三座中繼性營寨,非常便于友軍趕路歇腳。

     這才是古代行軍打仗的真實情況,軍隊超過三五萬,就要分好多營了,哪可能一個地方就駐紮下十萬八萬的。

     而且正因為軍隊規模龐大,劉備不到決戰前夕,是不會把全部兵力都拉到前線的,他必須考慮後勤補給的困難。

     軍隊留在江州待命時,吃的是後方産糧區的糧食。

    拉到葭萌關陽安關前線後,當地沒那麼大糧食産量,就得多轉運損耗一道。

     劉備軍此前帶了五萬主力來一線,後來又有吳懿歸降的兩萬人,前線維持七萬人吃飯,已經挺不容易了。

     諸葛亮和李嚴帶來的最後五萬援軍,就是要臨戰時才拉上來的。

     劉備與諸葛亮數月沒見,此前隻是書信往還問策,驟然重逢自有無盡的事情可聊。

     劉備是非常禮賢下士的,平時面對人才,姿态都能放得很低。

    尤其是迎接人的時候,往往還會提前下馬。

     但是見到諸葛亮,劉備卻從不下馬——他很清楚,自己下馬的話,諸葛亮也得下馬。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都不下馬,這才是大家都最輕松的相處方式。

     劉備直接湊近前去、撥轉馬頭并辔而行:“先生别來無恙!江州那邊軍務民政倥偬,還要籌集前線大軍所需錢糧,實在是辛苦了。

    ” 而諸葛亮也非常有默契,安之若素地按辔徐行,直入中軍大帳,一邊閑聊: “些許分内之事,不值得主公挂心。

    前幾日在江州,又得到東邊送來的消息,曹操于半月之前,宣布在潼關擊敗了馬超、奪回長安。

    算算日子,馬超之亂估計已被他平定。

     此事我們雖心中有所準備,但馬超從起兵到戰敗,輸得也太快了,沒法直接利用。

    不過幸好,馬超拖延的這點時間,至少讓我們迫降了吳懿,還逼得劉璋服軟,拿到了我們想要的。

     另外,此番我北上之前,已經把江州的事務全部安排妥當。

    董和出使歸來,已經調去江州坐鎮,後續運糧不至有缺。

    江州那邊,還有張松幫我們盯着嚴顔将軍,萬無一失。

     我還特地投石問路,通過張松百般借口、向嚴老将軍又借兵數千,理由自然是為了跟曹操決戰——我軍倒也不缺這幾千巴郡兵的戰力,不過是為了讓嚴老将軍覺得自己也直接參與了讨曹,以後更加心向我們。

    ” 諸葛亮簡明扼要,把他知道的都介紹了一遍。

     曹操那邊的情況,劉備陣營也一直有派人保持打探。

    不過秦嶺的阻隔,注定導緻西線情報搜集困難,有些消息還是從東線打聽到之後兜個圈子送來更快。

     此前馬超剛起兵時,曹操是盡量低調的,能多拖就多拖一天。

     但是當曹操在潼關大戰打敗馬超後,他就一改此前的低調,轉而竭力張楊。

     所以“馬超起兵”和“馬超兵敗”這兩個消息,在外人看來幾乎是前後腳發生的。

     諸葛亮在初步分析這些情報後,也意識到漢中大戰已然一觸即發,這才從江州帶着劉備軍的後續五萬援軍北上。

     劉備聽完諸葛亮轉述的情況,一行人也差不多來到了中軍大帳。

    劉備便仗着馬術精湛、猿臂擅攀,搶先飛身下馬,然後扶了一把諸葛亮,一起步入帳中。

     重新坐定之後,劉備也理清了思路,又随口吩咐:“看來要把東線大巴山一帶的闆楯蠻兵全部召回,由王平在西邊陳倉道一帶加強哨探了。

     這樣也便于随時掌握曹軍南下的最新動向,擇機消耗曹軍。

    雖說要放曹賊進漢中消耗之,但咱也不能讓他太輕易就翻越了秦嶺,這一路上總得步步見血!” 對于“把曹操放進來、在漢中盆地打持久消耗戰拖垮曹操”這個既定方略,劉備是沒有異議的。

    諸葛兄弟都覺得這樣穩妥,他就絕對會執行。

     不過秦嶺難行,劉備軍現在有絕對的山地戰優勢。

    利用曹操急于救援被困在漢中盆地内的夏侯淵的心态,一路上給曹操放血,“圍點耗援”,這才是正道。

     諸葛亮對主公這一自作主張的調整,也沒有異議,内心反而還有些欣慰:看來年初至今,幾個月沒見,主公對于戰略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

     想到這兒,諸葛亮不由自主看向另一旁的龐統。

    龐統也剛好在看他,便得意一笑:“以戰習戰,本就如此。

    ” 諸葛亮心中了然,也報以微笑。

    看來,主公真的是帶着士元打了幾次夏侯淵,戰略眼光又進步了。

     人的能力,很多都是實戰打出來的。

    隻要不太笨,打多了自然有成長。

     聊着聊着,劉備很快吩咐人端來酒席,給諸葛亮一行接風。

     席上衆人自然而然順着剛才的話題,群策群力琢磨如何在曹操南下的一路上、繼續給曹操添堵。

     …… 說來也巧,當天傍晚,接風酒席即将收場之時,從葭萌關方向,又有一隊信使斥候趕來。

     信使原本是要去陽安關報信的,行到此處時,聽說主公正在此營内迎接援軍,信使便直奔中軍,把前方打探到的情況呈遞上來。

     一番通傳後,軍情很快送到劉備手上,劉備也不見外,直接在酒席上當着諸葛亮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