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羲的舊部,居然戰鬥力如此低下?主公被諸将架空,難以約束部衆,以至兵無戰心,還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吳懿在陽平關下,第一天嘗試偷關失敗後,當晚就着急忙慌砍樹制造簡易飛梯、撞木,第二天正式強攻。
但一整天的血戰,除了丢下上千的屍體,還有更多的傷兵,卻完全沒能撼動這座險關。
以至于一整天的疲憊血戰後,吳懿都開始懷疑人生了,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感慨。
從梓潼和葭萌出擊時,吳懿麾下的劉璋軍規模,足有三四萬人,也算是把當地的防守主力都拉出來了。
留在葭萌關和梓潼的,都各自隻有幾千人。
還需要後續從成都和涪城、綿竹等地抽調二線部隊上來堵口補防,才能确保葭萌關的絕對安全。
這個時期,蜀中的軍隊戰鬥力雖然不濟,但人數還是很充足的。
益州作為漢末戰亂最少、與世隔絕的地區,隻有一些小規模的内亂,從沒跟外部世界諸侯發生過曠日持久的消耗。
東漢巅峰時,益州的人口能超過五百萬。
漢末經曆一些黃巾和米賊之亂,也很快平定了,至今仍然能保持三百來萬人口。
在天下十三州中,隻比冀州少些(豫州和平年代人口也多,但被戰亂摧殘太嚴重,現在已經遠遠少于益州)
有三百多萬人口在手,劉璋想在葭萌關前線保持四五萬人的防守部隊,還是做得到的。
遇到緊急作戰,當然也就能抽出三萬多人打防守反擊。
隻可惜,三萬多人也拿兩千人防守的陽平關沒辦法。
吳懿帶着楊懷高沛實打實戰了一場之後,收獲的隻是一地雞毛,還有愈發頹廢的士氣。
當天晚上,吳懿心情沉重地巡着營,聽到傷兵營裡不斷傳來處理傷口時的慘叫哀嚎,他也越來越懷疑主公的冒進命令。
吳懿也沒多想,就下意識往傷兵營走去。
掀開帳帷,就看到裡面點着明亮的魚油燈,軍中的醫匠麻利地用散發着烈酒氣息的液體擦拭着傷兵的傷口,引來愈發慘痛的哀嚎。
然後,又用潔白的麻紗布兌上熬好的藥汁,敷在傷口上慢慢纏緊。
看到這一幕,吳懿内心就更加動搖了。
因為他切身感受到了,過去一年來劉璋軍中的變化。
……
那種烈酒一樣的液體,是車騎将軍入川援助後,荊州來的商人販賣給益州本地商人,再慢慢沿着涪江轉運到梓潼前線的。
荊州商人用長江裡的大船,把貨卸在江州城東的朝天門碼頭。
梓潼的益州本地商人,再去江州城西的磁器口碼頭進貨,轉賣到涪江沿岸各縣。
賣貨的荊州商人還特地交代過,這種東西怎麼用,可以增強軍隊戰力、救治傷員。
當時,因為魏延正在釣魚城跟夏侯淵血戰,前線也時不時有傷兵運回江州後方治療養傷。
所以劉備麾下的荊州官商,就把治療處理的過程展示給益州商人們看,算是驗證療效。
益州商人們見這東西效果好,就直接買買買了,反正最後也有梓潼的龐将軍買單,軍中不可能不想要這種好貨的。
其他潔白的裹傷麻紗繃帶,還有另外一些軍中耗材,也都是問荊州商人進貨的。
與此同時,磁器口的荊州商人,也不忘問益州商人進貨南中産的三七、草烏等藥材。
當時漢代的醫學條件,漢人醫生對于這些熱帶草藥的使用還不太熟,漢方醫書裡,包括張仲景的《傷寒論》,華佗的《青囊書》,對這些熱帶植物的記載都很少——這也不是張仲景或者華佗醫術不夠全面,實在是受限于地理,一輩子沒去過熱帶,也不可能憑空想象。
所以,後世“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顯然是諸葛瑾這個穿越者,根據前世的常識想到的,在劉備和二弟諸葛亮入川後,日常書信往來時,諸葛瑾就提醒過二弟:
可以試試南中四郡的草藥,在軍中療傷方面的效用。
必要的話,還可以重金延請一些南蠻巫醫,跟軍中漢醫互相切磋印證。
諸葛亮對于大哥的關照,當然是從來都不敢忽視。
所以去年秋天就開始籌劃,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冬天就找到了藥草和南蠻巫醫。
今年春天,又趁機先拿魏延和夏侯淵在釣魚城戰場運回來的傷兵做些臨床驗證,見确實有效果。
随後,江州的商人們或多或少都聽說了這個事兒,連益州本地商人,都開始直接從南中進貨三七和草烏。
梓潼的劉璋軍将士,也是最近一兩個月,才剛剛少量拿到這種傷藥。
沒想到第一次實戰用上,還是在如今強攻陽平關的時候。
這些草藥當然是益州本地産的。
但因為劉備入川大半年來,做的仁義愛民、收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