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這就告辭。
”
目送司馬朗離去,趙溫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隻是覺得自己節操有虧。
“唉,為了巴結曹操,他讓我察舉孫權就得察舉孫權,真是晚節不保!你要用就直接用便是了!朝廷都是你說了算,非要拉上老夫做幌子!”
趙溫越想越氣、越想越無奈,唯有長籲短歎。
……
又數日時光倏忽而過,轉眼就到了建安十一年的新年。
年初五之前,朝廷上下都有休沐假期,大家都安心過年。
皇帝劉協也不來叨擾臣子,就算有祭祀類的典禮,多半也要拖到正月十五的上元節。
過完初五,趙溫也在自己府上,讓主簿代筆,幫他把那份察舉孫權茂才的奏折寫好。
等到開年後第一次朝會,他就按流程、把這份折子遞了上去。
皇帝收下折子,并沒有立刻批複,隻是留置等候讨論。
這種小事,也就如同一粒石子落入湖水,暫時激起了一丁點漣漪,很快被人遺忘了。
朝臣都覺得這不過是個走過場的小插曲罷了。
又過兩日,馬騰、龐德從西涼而來,抵達許都。
曹操親自出城三十裡,隆重迎接。
司徒趙溫和其他朝中重臣,當然也在出迎之列。
如此隆重的場面,着實讓粗鄙出身的馬騰有些受寵若驚,原本内心那點擔憂,也化解了大半。
此後三天,曹操設宴連日款待馬騰,朝中衆臣作陪,觥籌交錯互相吹捧自不必提。
到了正月十一,又一次朝議的日子。
馬騰入宮面聖,當面見到了劉協。
劉協如同木偶傀儡,按曹操的意思,正式宣布冊封馬騰為骠騎将軍。
同時還對曹操主動讓賢、讓出骠騎将軍高位的高風亮節,做出了表彰。
又過四天,轉眼到了上元佳節。
曹操也還算有人性,沒讓郗慮在上元佳節之前發動,總算是讓趙溫過了個安穩年。
不過,趙溫的好日子也就僅限于此了。
六天之後,正月二十一。
一場例行的大朝會上,曹操居然裝作“事務繁忙、最近才剛剛聽說趙司徒察舉了我女婿孫權茂才之事”,再次上表謙辭,表示孫權才德不配如此厚譽,幫着孫權推辭了趙溫的察舉。
趙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在朝會上一度驚愕。
可憐他一個七十歲的老頭,反應本來就慢,心說這明明是曹司空讓我做的事情,怎麼翻臉就不認了呢?
趙溫一時想不通,還想在朝會上當場把内幕交易說穿,說是曹操的主簿司馬朗來暗示他的。
曹操見他如此不識相,居然還想反抗,直接在朝堂上大聲呵斥,制止趙溫胡說八道。
趙溫這才反應過來,有些話是不能說的,說出來自己隻會死得更慘。
他也隻好忍氣吞聲,認了這個栽。
劉協在禦座上,看着曹操如此欺淩老臣,也是内心憤懑不已,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但他也沒辦法,他連董承和董貴妃都賣了,區區一個跟了他十幾年的趙司徒,又能如何?
随着散朝,趙溫整個人精氣神都被抽走了一樣,頹廢地散朝,回到司徒府上就氣得病倒了——這也不能怪他心眼小,實在是被欺負得太狠了。
原本的曆史上,趙溫也是在這樣被曹操陷害後,當年就氣得發病而亡。
畢竟是七十多的老頭兒了,被人潑髒水晚節不保,誰受得了。
又五天之後,正月二十六的那場大朝會。
曹操的走狗、侍中郗慮,就開始走流程:
彈劾趙溫營私舞弊、試圖結檔營私。
幸好曹司空大公無私、高風亮節,拒絕了趙溫的拉攏腐蝕。
因此,奏請罷免趙溫的司徒之職。
劉協隻是稍稍掙紮了一下,郗慮便又拿出幾年前逼迫他殺董貴妃時的氣焰,對皇帝施壓。
最終劉協再次妥協,忍氣吞聲準奏。
至此,大漢朝廷當中,除了曹操以外的最後一位三公,被徹底搬掉。
又數日之後,二月初一的大朝會上。
由骠騎将軍馬騰領銜上書、近三十名朝廷公卿和地方州牧、刺史聯署的奏表,遞到了劉協案頭。
表章的内容,當然是勸皇帝認清曹司空的巍巍功德、辭讓謙退的高風亮節,應該升曹操為丞相。
因為三公都不存在了,設丞相再無阻礙,這事兒當然被劉協通過。
所以,二月初一這天,漢朝朝廷正式再次設置丞相職務,由曹操擔任。
許都城内,也即日起開始大興土木,把原先的三公府邸舊地都征用了,另起丞相府。
曹操就任丞相的消息,也在此後一兩個月之内,漸漸傳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