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6章 和蒙古軍一樣的死法

首頁
    自從那日收到諸葛亮回複的指示,魏延便緊鑼密鼓地做好了堵漏準備、足以應付敵軍的各種取巧奇襲。

     不過,魏延終究是被動的一方,他不能決定夏侯淵什麼時候動手、什麼時候發現“戰機”,更不能提醒夏侯淵。

     魏延能做的,終究隻是靜靜等待,等賈诩發現諸葛亮早已發現的“漏洞”,然後送貨上門。

     好在賈诩也确實沒讓諸葛亮和魏延失望。

     在魏延收到諸葛亮回複後的十天左右,賈诩終于通過近期負責偵查勘測的将士們搜集到的情報、規劃了一套新的攻城戰法,紙面推演後,覺得還頗有幾分可行性。

     賈诩就立刻找到夏侯淵,積極獻策。

     聽說終于有招了,夏侯淵當然是非常熱切:“哦?請文和但說無妨!” 賈诩也不廢話,直接指着地圖說:“斥候連日圍繞這魚鈎山勘察,見其餘各面,都是懸崖峭壁直插江中。

     唯獨北側凹陷之處,足有一道百餘步寬的沙洲泥灘,伸入江中。

    應是曆年江水夾帶泥沙、在此沉積所成。

     如今已是入冬,西漢水(嘉陵江)水位每日下降,江底亂石日漸浮現。

    到時候這片沙洲隻會變得愈發寬廣,易于登陸集結部隊……” 夏侯淵聽到這兒,眉毛微微動了一下,他也是知兵的,已經大緻猜到賈诩想說什麼了:“文和的意思,莫非是……” 賈诩點點頭:“沒錯,我以為,魏延終究兵力不足,其麾下戰士應不到萬人。

    而釣魚山面積廣大,東西長達十裡,南北寬也有三裡。

     尋常情況下,那麼大的面積圍成一座城池,至少要數萬雄兵才能守住。

    魏延能僅以不到萬人守下來,完全是仗着此地奇險,隻要把重兵集結在東牆一線即可。

    其他三面長達二十裡的沿岸,都是懸崖峭壁,幾乎無需留兵。

     既然如此,若是我軍到時候再在正面展開一次強攻、多備一些攻城武器。

    讓魏延覺得我們這些日子,是在打造更多更強的器械,才暫緩強攻的,他必然不會生疑。

     隻要正面攻戰死傷慘烈,他一定會把全部預備隊都投注到東牆正面和釣魚山主峰。

    到時候我們再以精銳小隊,摸黑迂回到北岸沙洲處登陸集結,然後用撓鈎繩索攀援越過最險要的一段崖壁,後續就能靠山坡小路,慢慢繞到崖頂…… 到時候天降奇兵,前後夾擊,或者幹脆先在敵營中放起火來,讓他們不明虛實,陣腳大亂,自可一戰破城!” 夏侯淵怦然心動,不過出于主帥的持重,他思索再三,還是穩健地追問:“那地方,爬的上去嗎?” 賈诩:“我曾經聽聞,八年之前,劉備麾下的關羽、諸葛瑾,曾在豫章殲滅泾縣山越豪帥祖郎以下諸部,其中位于黃山險峻的兩部山越,就是被諸葛亮以所謂‘仙術’,登山飛升如履平地,最後前後夾擊所敗。

     我這人素來不信鬼神,什麼仙術之說,必然是荒誕詭詐,說到底,必是諸葛亮善于工巧,制出了能夠攀登險山的器具。

     此番曹公令将軍入川前,也曾重金讓人尋訪民間諸般山地作戰的器具、軍械,我也曾見過一些登山越險的器具,不知是不是當年諸葛氏所作、遺落流傳。

     但就算有所不同,道理應該也是相通的,将軍自可讓人批量趕制實驗。

    如若可行,再行不遲。

    而且将軍要假裝正面佯攻,也得打造新的更大的攻城武器,才能虛實相應,瞞過魏延,這同樣需要時間。

    兩手并進,便不怕耽誤了。

    ” 夏侯淵一想,确實很有道理,立刻就吩咐全軍各部各自分工準備。

     原來,曹操在決定打張魯之前,就考慮到了翻越秦嶺的山地戰困難。

    當時他就重金重賞求賢,尋找各種可能對戰事有幫助的輔助方案。

     而當年諸葛瑾幫着出點子、諸葛亮幫着完善落地的全套登山裝備,畢竟已經問世八年之久。

    雖然諸葛兄弟有意保密,軍中的原版始終沒有洩露,但當年用過這些器械的山越族人、丹陽老兵,總有口風不嚴,口口相傳說出去的。

     外人通過一星半點的語言描述、得到啟發後另行研制,雖然比諸葛兄弟的原産依然差得多,但也能用,至少對攀登懸崖是有幫助的。

     戰争時期,雙方對軍事技術的關心都是非常重的,弄不到原版、按照其思路和目标弄個替代品也不難,畢竟隔那麼多年了。

     …… 夏侯淵讓軍中工匠一邊打造更多重型攻城器械、尤其是讓大家群策群力,想想看有沒有辦法改良葛公車、讓葛公車可以推上相對更陡峭一點的山坡,哪怕犧牲一些性能和防禦力也行。

     這樣才好确保後續的正面佯攻看起來更真實、更能騙過魏延。

     另一方面,其他一部分工匠則被勒令趕造各種輔助登山的器械,并且投入實際攀崖測試。

     這些活兒費時自然都不少,所以很快又是十幾天過去。

     夏侯淵也不知道責罰了辦事無能的工匠多少次,總算是弄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這才重新變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