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主将親自坐鎮。
魏延很清楚,一旦局面打成了陣地戰,東門内那道“内甕城”一樣的土牆,能不能守住,關鍵就在于士氣。
如果他親自督戰,告誡士卒不必驚慌,那麼勝算就會極大。
要是自己都不管不問,讓士兵們自己守,他們就會因為沒有城門而失去主心骨。
“大家不要慌!這個内甕城是我故意安排的誘敵之計!夏侯淵敢從這座門裡沖進來,必然會被我們三面圍殺!我在門洞正後方土牆上安排了床子弩,正對着門洞攢射,敵軍沖不進來的!”
魏延厲聲鼓舞着士氣,看到哆嗦的士兵就過去拍拍肩膀,讓他們穩住。
魏延此前隻跟蔡陽、秦琪、李通等級别的曹軍将領交過手,而且打蔡陽時他也隻是打輔助,蔡陽本人是被甘甯所殺。
今天終于能遇到頂級曹軍名将,魏延自然是熱血沸騰,很想搏一把。
不一會兒,敵情就漸漸明朗,敵軍沿着涪江抵達墊江西城門外後,稍一靠近,城牆上就箭矢交加,敵軍探明虛實,不得不稍稍退卻,然後就是繞城而過、似乎在觀察城池布防,尋找破綻。
也是到了這一刻,守軍才發現,敵人竟然都是騎兵,人數也不多,最多就一兩千人。
魏延在城頭看清這一情況,略一思忖,便大聲鼓舞身邊其他軍官:“大家不要慌!夏侯淵主力還沒到呢!我們沒算錯時間!
這必是夏侯淵此前推進太過輕易,蒙頭、蕩石等寨的劉璋舊部不敢死戰,所以夏侯淵輕敵了!想以輕騎先行,威懾迫降後續幾個小縣!
今日咱就在這墊江,先給夏侯淵一點教訓,讓他知道巴西這一路過來,并不全是懦夫!”
原本有些恐慌的将士們,聽了魏延這番分析,也很快冷靜下來。
原來隻是敵軍騎兵先鋒、輕敵冒進,那就不必擔心了!
騎兵不可能攻城,所以隻要堵住城門已經被拆的東門,其他方向是不可能被破的。
哪怕墊江小縣城牆高度隻有一丈多點,也不是騎兵能直接不用攻城武器爬上來的。
很快,對面的曹軍在繞城一周後,也發現了情況不對勁。
城西城北防禦很嚴密,城南靠着江水沒法攻打,唯獨繞到城東,居然連城門都沒有,空門洞開。
那名夏侯淵麾下的騎兵先鋒将領,名叫高祚,在此前夏侯淵攻張魯時,也頗立功勳——當時夏侯淵詐敗,勾引張衛追出陽平關,然後以兩路偏師抄張衛的後路,防止張衛縮回陽平關。
那場戰役中,高祚就是夏侯淵派出的那兩員繞後部将之一,對堵截張衛起到了關鍵作用。
所以滅了張魯之後,夏侯淵也很放心他帶領一支騎兵偏師,先行抄掠迫降那些小地方,為主力部隊節約時間。
此時此刻,高祚看了墊江縣虛實,便讓人上前罵陣喊話,要求守軍直接投降。
同時,還逼迫軍中一名作為向導的張魯軍降将楊昂,讓他做好進攻準備:
“楊昂,你自歸降以來,寸功未立,今日就給你一個機會。
這墊江縣連城門都沒有,取之易如反掌。
一會兒我讓人罵陣勸降,他們若是敢不降,你就先帶五百騎為先鋒,直接沖進門洞奪城。
我自會率領中軍後軍跟上。
”
楊昂本就不是什麼名将,也沒多少勇氣,當初陽平關之戰,張衛被曹軍擊殺,他和楊任就投降了曹軍。
隻因他們是益州本地人,對蜀中地理比較熟悉,夏侯淵就讓他們随軍帶路,也沒打過什麼硬仗。
此時此刻被高祚派了任務,楊昂也不敢反抗,但内心忍不住嘀咕:“要是如此易取,你會把功勞讓給我?還不是想讓我試試看敵軍是否有詐……
不過這墊江小縣,如此狹窄,我記得應該是沒有甕城的,連千斤閘都沒有,總不會真的有詐吧?但敵軍怎麼會連城門都拆了呢?這肯定有詐啊……”
魏延的“空城計”空得太明顯,以至于那種遊戲裡智力最多四五十的下愚敵将,都心裡發毛犯嘀咕了。
可惜上峰的軍令不可違,再嘀咕也隻能硬着頭皮上了。
楊昂還沒思想鬥争完,高祚的勸降罵陣手,已經被魏延一陣亂箭射了回來。
不過魏延也是留了個心眼,确認對方并無名将、實力也不是很強,魏延就沒有打出自己的旗号,他本人更沒有露臉。
他讓守軍用了劉璋軍留下的旗号,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高祚見被射殺了幾個罵陣手,也是怒向膽邊生,大喝罵道:“劉璋的狗奴,活膩了就送你們早點去見泰山府君!楊昂,給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