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5章 慷慨到出乎天下人意料

首頁
    “承蒙兄長遠來援助,一路勞苦,請先受小弟一拜。

    ” “賢弟過謙了。

    關山阻隔、戎馬倥偬,你我兄弟早就該勠力同心、共扶漢室,竟多年無緣一見。

    如今方得相會,真是大慰平生。

    ” 劉備、劉璋一見面,劉璋就搶先上前行禮,劉備也自然回禮,一時氛圍融洽,看不出絲毫緊張。

     兩人都是一身華服,裝束上最大的差别,隻在于劉璋暗弱不武,沒有攜帶任何兵刃。

    而劉備習慣了走到哪裡都是腰懸雙劍,此時也沒覺得需要刻意避嫌。

     一番寒暄之後,劉備就給劉璋介紹他帶來的文武,先從諸葛亮介紹起,然後是張飛,再輪到龐統。

     劉璋看到諸葛亮時,内心油然生出一股敬仰之心,見到張飛和龐統時,又忍不住微微一驚。

     “久聞孔明先生與令兄都是天下大賢,有神仙之資,今日一見,不虛此行矣。

    ” 劉璋主動對諸葛亮示好,諸葛亮也不卑不亢地還禮。

     然後,劉璋也給劉備介紹了他帶來的文武。

    除了前述今日來護衛的張任、嚴顔,和本就居中奔走的張松以外,劉璋在文官班子裡還帶了黃權赴約——劉璋隻是暗弱,但并不傻,他也知道兼聽則明,黃權雖然曾經反對過他引劉備入川,但也正好用黃權查漏補缺。

     雙方介紹完畢,劉璋心情熱切,就請劉備、諸葛亮趕緊入席。

     今日劉備等人是渡江到南岸來赴約,場地是劉璋提供的,宴席自然也要劉璋準備。

     後世的朝天門碼頭附近,如今本就有一座港口市鎮,屋舍都是現成的,也不用露天設宴,劉璋就請衆人到臨時被征用的邸店内飲宴。

     席上,劉璋免不了問起劉備打算如何退敵,還主動介紹了巴西戰局的近況, 隻聽他無奈長歎道:“三峽艱險,兄行軍入川,便花了月餘。

    就在八月間,阆中、宕渠二城先後失守,巴西郡大部都落入了夏侯淵掌控。

     為今之計,隻有懇求玄德兄先分兵北上、守住墊江縣,穩住巴西、巴東局面,再徐圖回複。

    不知兄此番帶了多少兵馬……” 劉璋問出這話時,還有些不好意思,似乎也意識到,劉備帶多少兵,他根本沒資格過問——人家來幫你就不錯了,你還能嫌兵少不成? 要飯就不能嫌馊,給多給少都是人情。

     但劉璋确實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又不能不問,最後就強忍着尴尬硬問。

     劉備本就是仁人君子,也不會讓人難堪,當下就要正面回答。

     但他這幾年,已經習慣了遇事先看看諸葛亮、龐統有沒有意見,如果諸葛瑾在身邊的話,那就更得細細咨詢。

    所以此時此刻,劉備開口前,也下意識瞥了諸葛亮、龐統一眼。

     諸葛亮沒有輕舉妄動,隻是輕搖羽扇笑而不語——這倒不是諸葛亮不想獻策,而是他發現,劉璋在入席後,全程都不時偷看他。

     可能是諸葛亮的神仙之姿過于飄然,太引人注目,他也就隻能收斂點。

    否則,諸葛亮但凡有點暗示劉備的小動作,就被旁人看見了。

     而另一旁的龐統,則是非常自然地給劉備使了個眼色,微微搖頭,示意劉備别回答劉璋的這個問題。

     劉備見狀心中一動,也就暫時笑而不語。

     以龐統和張飛的長相,也就一開始互相介紹認識的時候,别人會看他們幾眼。

    等介紹完後敞開吃喝的過程中,旁人根本懶得再多看一眼,龐統有再多小動作也不會被注意到。

     而劉璋見劉備不回答他,也陷入了尴尬,暗暗懊悔自己問得操切了。

     這時,諸葛亮才微笑着說話圓場:“季玉公,蜀道艱險,我軍第一批來援的兵力或許不多,但暫時擋住夏侯淵,那是綽綽有餘的。

     兵貴精不貴多,既然我主插手了益州戰事,就遲早會讓曹賊铩羽而歸的。

    等到将來反攻階段,我們自然也會再增兵力。

    ” 劉璋連忙表态:“先生誤會了,我豈敢嫌玄德兄派來的兵力不足?玄德兄肯來,已是大恩大德……” 劉璋也是老實人,被諸葛亮稍一擠兌,就尴尬得不行,内心升起一股羞愧之感。

     旁邊随行的黃權和張任,看主公有些不成體統,失了臉面,黃權隻好強行插話幫他圓場: “玄德公勿怪,我主仁厚寡言,平素不善言辭。

    方才所問,并無他意,隻是想知道貴軍計劃動用多少人馬、花費多少時日才能擊退曹軍。

    如此,我軍也好籌措糧草,供貴軍支用—— 長江三峽艱險,總不能讓貴軍從荊州自籌糧草來益州作戰?好在我益州别的不敢說,錢糧還勉強夠支應,但也需要提前籌劃。

    ” 黃權這番話有禮有節,立刻把劉璋嫌劉備兵少的嫌疑輕輕揭過,隻說是擔心“待客不周、供應的軍糧不足”。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劉備當然也不能再瞞,諸葛亮也直接給劉備當嘴替,幫他回答: “實不相瞞,我軍此番帶來戰兵三萬,今年之内,擋住夏侯淵、穩守墊江是絕無問題的。

    後續待道路易行、後方再陸續添兵,總數可過五萬,明年必能發動反攻。

     恕我直言,這個方略也是經過我主深思熟慮的:曹操進入漢中後,不可能長期指望從關中運糧補給漢中,否則光是翻越秦嶺的損耗,就能把曹操拖死。

     所以,持久戰之下,曹操隻能指望漢中郡本地的産糧、來維持夏侯淵的消耗。

    而漢中總共不過十幾萬戶百姓,加上巴西,總數也到不了二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