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9章 大刀闊斧

首頁
    意識到未來曹劉再次開戰時,戰場的重心有可能往北傾斜, 雙方争奪的焦點,可能會北移到河北平原邊緣的渤海郡南皮一帶。

     劉備自徐淮之戰大勝後一度放松下來的心态,也不由再次焦慮起來。

     如果要在平原上大決戰,己方此前的很多優勢點,可就發揮不出來了。

     丹陽兵善于山地戰,南方水軍擅長穿插截斷淮泗水路,這些優勢在戰場切換後統統用不上了。

    最多還能指望周瑜的水軍未來控制漳河的航道,隻能幫上這一點點小忙。

     收服袁譚,果然是危機和收獲并存的事情,不可能隻撈好處不擔責任。

     劉備軍未來一年休戰期内的部署,以及明年的很多安排,都要圍繞“如何強化我方在華北平原上打硬仗的能力”這個目标來展開,争取盡快把短闆補齊。

     想明白這一點後,隻覺腦中千頭萬緒一團亂麻的劉備,還是決定先解決人事安排。

     隻要搞定了人才配置,下面的工作可以讓具體的人去負責,就不用他親自操心了。

     君子不器嘛,為人君者,首重用人。

     直覺告訴劉備,諸葛瑾、諸葛亮兩兄弟,應該一南一北配置,各自負責統籌他的半壁江山。

     這樣就可以避免南北戰線拉得過長、難以統一指揮帶來的弊端。

     剩餘的人才,可以一個個按需求填坑,補充到諸葛兄弟的兩套班子裡。

     想明白了這一點後,劉備也不再在徐州多滞留,他覺得還是應該趕緊回一趟合肥,回到他的車騎将軍臨時幕府,跟諸葛亮、龐統等人一起群策群力,把未來的大方略商量出來。

     留在彭城的話,隻有一個諸葛瑾商量,雖然也夠了,但總覺得不夠周密完美。

     而且徐淮戰事結束、梁孝王陵奉祀和反曹諸侯會盟等事情結束後,劉備本來也沒長留彭城的必要。

     于是此後七八日,劉備便揮師南歸,帶着相當一部分部隊,回撤就糧,最終于四月份回到了壽春、随後又至合肥。

     劉備治下各州郡,如今也依然是南方地區恢複生産恢複得比較好,經營多年,糧食充足。

     北方很多地盤是剛剛收複的,被此前曹操袁術呂布反複拉鋸破壞得比較嚴重,沒有餘糧。

    和平狀态下,讓部隊南歸就食,也是減輕後勤軍糧運輸壓力的好辦法。

     等到将來邊境再有緊張局勢、需要用兵時,再把駐在南方的部隊臨時北調也來得及。

     …… 劉備剛到合肥,諸葛亮和龐統就出來迎接了,趙雲和甘甯也帶兵來護送。

     “恭喜主公得天下反曹諸侯尊奉,漢室複興大業可期。

    ” 面對迎候文武的恭賀,劉備倒也不驕傲,随意地擺擺手:“都是諸位同心協力的結果,後續也不可懈怠呐。

    ” 然後他就示意衆人不必多禮,且回城再說。

     一行人很快來到去年剛建的合肥臨時幕府,早有人備下接風酒宴洗塵。

    劉備也不急,就先盡興歇了一兩日,每日置酒高會,消除路途勞頓,再議正事。

     回到合肥後的第三天,飲宴歇息總算結束了,劉備也打起精神,把諸葛瑾諸葛亮和龐統都召來,先開個閉門小會,商讨後續的高層人事布局。

     劉備這幾天裡也想了不少,對于要問什麼問題,已經了然于胸,所以開門見山先抛出一個關鍵問題: “如今徐淮之戰已經結束,未來與曹賊再爆發大戰,也不太會在徐淮。

    這車騎将軍的臨時幕府,還要放在合肥麼?還是另行遷移,去一處能兼顧南北,不至于顧此失彼的所在?” 諸葛瑾和諸葛亮相視一眼,覺得沒太大必要搬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沒有立刻發言。

     龐統則是問了幾個問題,也跟諸葛瑾他們同步了“未來下一場戰争,可能要在渤海郡支持袁譚”這一信息,然後說道: “屬下以為,合肥過于偏南了,若要兼顧幽冀之遠,不如放在徐州,移回下邳或者彭城,避免北方戰場的消息傳遞太慢。

     尤其合肥距離彭城雖然不遠,但中間隔着淮北平原的符離、竹邑這一凸出部,被曹軍所占。

    從彭城、下邳南下合肥的消息,需要繞路而行,先順泗水而下,再逆淮河而上,終究不夠順暢。

    ” 劉備聽了,轉向諸葛兄弟。

     諸葛亮率先說:“我軍如今有信鴿,些許繞路的麻煩,倒是可以克服的。

    隻要保持定期以騎兵繞路、往合肥運來平時母巢位于彭城的信鴿,再往彭城送去平時母巢位于合肥的信鴿。

     遇到急切時,把信鴿放歸,就不用繞路了,可以直接從曹軍占領區的野外上空飛過來。

    一些不太機密的緊急軍情,不怕曹軍知道我軍知道的,都可以這麼送。

     所以我覺得,去彭城或下邳的軍事需求并不明顯,可以克服,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車騎将軍幕府的象征意義太明顯,不宜反複輕動。

    ” 劉備微微點頭,按諸葛亮的說法,龐統提到的問題,可以用技術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