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章 山越還沒全殲,袁術先稱帝了

首頁
    五月初二的那場青弋江河谷之戰,祖郎麾下各部的實際戰損和被俘,其實隻有兩成左右。

     但保留了八成戰力的祖郎,戰後依然選擇了蟄伏守家,不再援護友鄰部族。

     反正山越各部沒人能完成擊敗關羽的差事,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隻要自己在山越中的相對威望不發生變化,他才不願意為陳仆拼上老命。

     至于事情最初的是非曲直,到底是陳仆起了貪念主動招惹的官府,還是官府釣魚導緻陳仆中計,這已經不重要了。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蠻夷都有靈活的仗義底線,可以選擇性無視一些蛛絲馬迹。

     最後一切的症結,都彙聚到了一點上:如果官府能強攻下林曆山大寨,展示其擁有攻堅最險要山頭的實力。

     那沒得說,陳仆就當是不幸做了供官府祭刀立威的祭品,誰讓他是出頭鳥呢。

    其他各部看到祭品的下場後,也會乖乖臣服。

     如果官府做不到,其他各部自然還想繼續當自由民。

     …… “這局面,怎麼感覺像是回到‘核武器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的調調上了呢。

    隻不過具體名詞,換成了‘攻堅能力’。

    ” 身在柴桑縣的諸葛瑾,在充分聽取彙報、搞清楚最新的狀況後,也是忍不住用旁人聽不見的低音量,自嘲了一句。

     他可以不願意攻堅,但不能沒有這個能力。

     諸葛亮這幾天也留在柴桑,并沒有别的公幹,隻是每天偶爾來大哥這兒厮混一下,此刻見大哥猶豫,他便主動提議: “大哥,不如咱想想,能不能在工巧技藝方面下點功夫。

    自古攻堅難以用計,便如公輸班、墨翟,也都是在工巧上下功夫,你我和月英都擅長巧思,花點時間,說不定能有奇效。

    ” 諸葛瑾聞言,眼神戲谑地瞥了一眼弟弟。

     他可是太清楚,自從諸葛亮回到豫章郡後,最近這十幾天裡,為何會消極怠工、不理政務。

    看着大哥一邊要處理内政,一邊還要統籌關羽、太史慈兩路人馬的軍務後勤,他也不幫忙。

     還不是因為黃承彥黃月英一家也來豫章做客了! 諸葛亮整整十天連着往黃家跑,不是找黃承彥請教傳統學問,就是跟黃月英鼓搗一些小玩意兒,觀摩黃月英這幾個月來自行改良的漁具、農具,還有其他一些奇巧創新之物,互相切磋提意見。

     諸葛瑾也是考慮到弟弟才十七歲,前面半年挺忙,所以給他放個“年假”,一張一弛換換腦子。

     自己暫時累一點就累一點吧,等阿亮新鮮勁兒過去了,定親也定好之後,就不該再跟黃家小娘見面了,至少要消停半年才能正式成親。

     那半年裡,諸葛亮應該會重新回來幫他出力的。

     諸葛瑾可是計劃得很好:至少今年下半年,阿亮才能定親,過完明年新年才能娶妻。

    到時候阿亮十八歲了,黃月英好歹也十五歲及笄了,不至于太禽獸,在古代這個年紀也算正常。

     若是再年輕,諸葛瑾這種現代人的思想實在接受不了。

     不過眼下戰事緊急,諸葛亮那點家事暫且按下不表。

     諸葛瑾收回胡思亂想,對弟弟說道:“你這想法不錯,但沒那麼容易。

    這是攻山,不是攻城,你想改良什麼攻堅器械?沖車還是發石機?好像都用不上吧。

     林曆山險峻,主要是很多地方隻有一條道上山,被賊軍把住隘口後,無處攀登。

    要從工巧上下手,也得想辦法鑽研那些有助于攀登絕壁的單兵器械,而這些東西,我們素無積累,肯定要從頭開始。

    造出樣品後,還要讓鐵匠打造,所需時間怕是不短。

    ” 諸葛瑾隐約記得《三國志》上,賀齊攻下林曆山、殺陳仆祖山,貌似就是用的攀援繞後法,把堵守要害山路的敵軍前後包夾滅了。

    雖然書上不會記賀齊用的具體登山工具,但這方面諸葛瑾完全可以借鑒後世的攀岩運動器械設計思路,問題不大。

     而諸葛亮也是聰明人,他聽大哥言語之間、始終在擔心時間,他也不由回憶起他們原先的計劃:一旦時機成熟,諸葛家可以向袁術示好,以驕其心,還可以放出風聲讓劉繇名聲掃地,從而…… 莫非大哥是在擔心,袁術随時會稱帝、拖不住? 諸葛亮并沒有開天眼,他也隻能從大哥的表現和過往的布局逆推,想來想去也隻有這種可能性。

     于是他就試探着挑明:“大哥是在擔心袁術或者其他諸侯,不會給我們這麼長的時間、慢慢吞并化解丹陽山越?” 諸葛瑾點點頭:“是啊,都已經五月份了,而且袁術自去年兵敗後,今年還沒有發動新的攻勢,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意外,以他連年窮兵黩武的性子,究竟在等什麼?肯定是要積蓄力量,一次性來一場大戰。

     而且,孫策那邊,也已經對王朗進攻了兩個月了,王朗也在節節敗退。

    我們對付祖郎對付得太慢,說不定孫策就能把王朗吞下。

    天下諸侯各自兼并,誰又會等着我們呢。

    ” 諸葛瑾也記不清具體日子,但他印象裡曆史上袁術似乎在今年的二月還是三月就稱帝了,現在明顯是拖後了很久。

    袁術目前沒用兵,估計也是怕再出意外,不想在稱帝前橫生枝節。

     但他越是這樣憋大招,等稱帝之後,就越是容易孤注一擲,可得小心提防,扛住最危險的一波。

     諸葛亮理解了大哥的顧慮,思索了一會兒,建議道: “既如此,不如把興霸的人馬逐步抽調回柴桑,以備不虞。

    反正現在祖郎已經蟄伏觀望,不敢再戰。

    要圍死區區一個陳仆,有雲長的本部人馬就夠了。

     興霸子義擅長水戰,而雲長不擅水戰,正好讓雲長負責陸上,而興霸子義負責長江。

     至于攻山所需的工巧器械,大哥你也說了,無非是要攀援登山之物,我和月英最近想想辦法,争取快點搞出來。

    其他内外政務統籌,就靠大哥你自己料理了。

    ” 諸葛亮主動把攻山器械的研發任務扛了過去,跟諸葛瑾劃清了分工。

     諸葛瑾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便允許一切按計劃行事。

    當然他也沒讓阿亮多走彎路,能想到的點子、啟發,他還是會充分說明的。

     比如,諸葛瑾記得後世的登山運動員、攀岩運動員,似乎最喜歡用膨脹栓、膨脹釘在山壁上制造台階,或者是用類似冰鎬的鋒利尖嘴鋤在石頭上鑿踏腳點。

     還有就是各種登山安全繩的繩結栓法,諸葛瑾具體記不清了,但他知道有這種方法的存在,可以便捷地下降一段高度後換一個栓繩點,安全速降。

     他就把這些需求都提給諸葛亮,讓諸葛亮帶着黃月英好好想想。

     尤其是那種安全繩結的栓法,并不需要在工具方面有任何創造,隻要把現有的麻繩換個打結手法,就能大大提升士兵攀爬懸崖的安全系數。

     諸葛亮聽說有這種東西的存在後,果然被激起了鑽研欲和勝負欲,回家就開始琢磨各種繩子打結方法的妙用。

     結果登山安全結還沒研究出來,倒是先琢磨出了一堆類似九連環之類的益智小玩具,簡直找誰說理去。

     随機試錯式創新,有時候就是這樣的。

     …… 諸葛瑾這邊雙線操作,一面讓二弟和準弟妹強化各種登山工具科技,一邊内修政理、整頓兵馬,把甘甯、太史慈部調度布防到位,以備不測。

     同時還瘋狂加速改造過去一個月裡抓獲的山越俘虜,争取再盡快擴充一點可用兵源。

    而這方面的工作,他讓甘甯太史慈直接挑選待改造戰俘,再把軍需後勤保障委托給龐統統籌,也節省一點自己的精力。

     另外,考慮到下一階段的敵人可能是袁術,而袁術跟諸葛家的領地隔着長江,所以就算要開打,估計主要戰鬥形态也會以水戰為主。

     所以諸葛瑾也偶爾見縫插針,趁閑下來的時候自己動動腦子,看看能不能琢磨出一點惠而不費的水戰技戰術和裝備。

    偶有所得就立刻和甘甯太史慈讨論切磋。

     半個多月的圍困和器械準備期倏忽而過,時間轉眼來到五月下旬。

     天下形勢浩浩湯湯,各路諸侯果然也沒等着劉備和諸葛家安靜發育。

     五月中旬的時候,東邊先傳來一條新的噩耗: 原本去年攻滅許貢的時候,孫策倒也沒能徹底占領吳郡全境。

    因為會稽的王朗在許貢覆滅前,搶先渡過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