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章 郊迎三百裡

首頁
    二月底,柴桑東郊,彭蠡澤畔。

     已經搞定了降軍收編的諸葛亮,這幾日終于開始着手大哥吩咐他的最後一件工作——熟悉水利治理的勘測。

    這活必須在他啟程出使劉備前徹底掌握,否則到了那兒,被陳群一請教,就得立刻抓瞎。

     好在諸葛亮本就對自然之理非常感興趣,也願意鼓搗實務之學,幾天下來,倒是沒覺得疲累。

     漢朝的彭蠡澤,面積比後世的鄱陽湖還大得多,但水位同樣很淺,枯水季和豐水季,湖面面積差距也非常大。

     冬天降雨少,就會露出大片的淤泥湖底,初夏水最多,又會全部淹沒(所以要初夏去看廬山瀑布)。

     此前枯水季,諸葛瑾就吩咐人趁着水位低,把岸邊一些豐水季時低于湖面不多的位置,用淤泥堆填墊高,确保豐水季時也能高出水面,就形成了圩田。

     而所需的泥土就從更低的位置挖,這樣湖區的容積和灌溉力也不會受到影響。

     而且圩田非常肥沃,都是積年的湖底淤泥堆起來的,起碼三五年不施肥都能持續豐收。

     搞圩田的施工量其實并不大,因為淤泥很軟很好挖。

     隻是普通人測不準水位落差、海拔高度,經常堆填不到位。

    如果有精于水利勘測的老手把關,情況就會好很多。

     而諸葛亮顯然就是“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人”——大哥給他的數學和光學物理卷軸,他早就學完了,紙面應用題也刷過了,就差動手實操。

     再臨陣磨槍實戰練練,不說超越近代人,但超越唐宋時期水文勘測高手的水平,那是綽綽有餘的。

     造圩田的難度,相比于修運河、修閘門,那絕對是小兒科級的。

    但所用的光學水平測量原理卻是一樣的。

     諸葛亮驗收了一下圩田後,又試水了幾道溝渠、想人工調蓄水位修點縮小版的水渠閘門,把該試手的工藝都練練,有問題就近請教大哥再查漏補缺,前後十天工夫也就能獨當一面了。

     …… 這一天,諸葛亮總算覺得自己的治水手藝,勉強可以出師了。

     他準備收拾收拾,把要還給劉征南的五千士卒和戰船,也都籌備停當。

    随船帶足軍糧,後日就能拔錨起航,順流去廣陵出使了。

     因為是“驗收手藝”之日,諸葛瑾也難得抽出全天時間陪着弟弟,确保弟弟真的學進去學紮實了,兄弟倆一直在城外的圩田和灌溉渠忙活,到傍晚方回。

     前些日子太忙,諸葛亮也沒精力注意其他生活細節,連每天趕路進出城都是在走神想自己的事。

     如今心情大定,再趕路時便如走馬觀花,東逛西看,便注意到了一些新奇的東西。

     諸葛亮看到,一片剛剛整頓好的圩田,有農夫在用大哥去年發明的那種“剪刀式挖洞播種機”播種,還有耕牛在拉着一種樣子略微奇怪的犁在挖溝。

     諸葛亮跟農事水利打交道了十幾天,對農具創新自然也正在敏感期,所以一看到那犁就停了下來,重新脫掉鞋走進泥地裡,仔細觀察了一下。

     看着看着,他忍不住問耕地的農夫:“老人家,此犁是何人所作?為何我在别處從未見過?你們柴桑人用此物多久了?好東西啊,破土時比别的犁犀利不少。

    ” 那些農夫原本也不在意田埂道旁有馬匹路過,聽諸葛亮主動搭話,衆人這才擡起頭來。

     他們看到諸葛亮面容、服色,以及遠處的諸葛瑾,不由連連在泥水中下拜,好在衆人耕地本就光腿,倒也不虞弄髒了衣服。

     “二公子為何戲弄老朽!此犁不是校尉所作,為我等搶回了笮融之亂耽誤的農時,柴桑百姓誰不感戴恩德?” 那老農解釋完後,又對着諸葛瑾繼續下拜,最後還是諸葛瑾示意他們不必多禮。

     諸葛亮這才愕然,倏地扭頭看向大哥。

     諸葛瑾忍不住笑了:“這是十幾天前剛做出來的。

    你近日醉心于水利勘測,每日路過城外田園,都沒注意到麼。

    ” 諸葛亮這才釋然,随後又有些技癢:“是剛造出來麼?難怪了。

    如此說來,此物或許還能改良得更省力,大哥你試過了麼?” 諸葛瑾無奈擺擺手:“要改良肯定還有提升空間的,但暫時沒這個精力了——要不是笮融來犯、害得咱柴桑縣堅壁清野耽誤春耕。

     我也不至于因不忍見百姓受苦,花這個精力。

    不過最後效果也就那樣,隻搶回了五六日農時。

     如今春耕季快過去了,也不用急着改,等來年春耕之前能弄出更好的便行了。

    這些東西,暫時也要保密,不要亂宣揚,畢竟還沒改好呢。

    ” 毫無疑問,諸葛瑾試圖弄的新犁地工具,就是唐宋時的曲轅犁了,不過他也不是農業專家,也不知道所謂直轅犁曲轅犁到底外形具體什麼樣,所以隻能是根據力學原理,大緻揣摩實驗。

     最終造出來的東西或許還沒到唐朝曲轅犁的省力程度,但确實比漢朝原本的犁好用些了。

    如果能好好搞,也算是一個開荒省力神器。

     諸葛亮聽了大哥的解釋,倒也不再急于求成,隻是自言自語道: “如今過了春耕季,确實不用急,還有大半年時間呢。

    我此去還有别的要事先忙,等閑下來,倒能為兄長分憂。

    ” 諸葛瑾當然樂于鍛煉鍛煉弟弟,連忙說:“你真想做好此事,先把我這次為你準備的最新兩個卷軸學完,一卷是算學的,‘矢量合成和分解’,你已經學完了三角函數,再學矢量應該容易。

     學完了矢量之後,才能理解不同傾斜方向的力的合力怎麼算,那卷物理的‘受力分析’,才能徹底大成。

    兩卷都學完之後,你就試着融彙這些力學巧思,或許能改良出更省力的結構。

    ” 如前所述,諸葛亮跟大哥會師之前,數學水平相當于初三畢業,而物理水平連初三都不到,隻是把初中的光學部分學完了,力學隻學了個皮毛。

     就是因為力學部分的受力分析,是需要矢量數學工具的,沒有數學基礎,物理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現在要研究簡單的機械設計,要進行精細的力學分析,也是時候把高一數學的矢量部分加進去了,然後把剩餘的初中力學也逐步加上。

     諸葛亮對于又領受了兩卷密卷,倒也沒覺得苦惱。

     反正對他來說學密卷就跟别人打遊戲差不多,是一種娛樂消遣。

     這次有了“改良曲轅犁”這個任務目标擺在前頭,學習了新知識就能直接用上,他就更有動力了。

     …… 兩天之後,柴桑城北的長江碼頭。

     做好了全部準備的諸葛亮,帶着戰船隊和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