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笮融笮融會來打你

首頁
    諸葛亮在短短一個月内,就學會了關羽花七八年才摸索出的激勵、治軍經驗。

     這看起來似乎匪夷所思,進步太快,實際卻合情合理。

     關羽當年是全靠天賦和實戰踩坑,也沒名師指點,最多打敗仗後回來看點兵書總結經驗,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

     諸葛亮卻是實際帶兵之前,就已熟讀過很多兵書。

     加上這次的部隊構成,實在是非常适合進行掌握軍心的練手,麾下既有丹陽兵、錦帆兵,又有外地郡兵、本地郡兵。

     可以說,此時此刻,便是放眼整個大漢天下,也找不出第二處如此複雜的練兵環境了。

     絕倫逸群的名師,智力超卓的學生,恰好最适合發揮教學内容的課題,三者俱全,才塑造出諸葛亮的飛速進步。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隐性條件——那就是這一個月裡,諸葛瑾默默幫二弟把原本分配給他的内政活都包了。

     諸葛瑾也知道,自己沒有直接統兵治軍的才華,就算硬學強學,也未必能擠進當世一流。

     既然如此,反正需要他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一輩子都做不完,何不術業有專攻呢。

     短短一個月之内,諸葛瑾把柴桑、彭澤等地的民生、财政細務初步梳理得井井有條。

     那些技術上開點小挂的種田事宜,也安排得頗有章法。

     原本挖下的坑,也一個個按計劃填平。

     最後,甚至還順帶着又陸續勸降了四個偏遠的周邊縣城——主要是豫章郡東部、靠近丹陽郡的山區縣城。

     包括鄱陽縣、廣昌縣、樂安縣、上饒縣。

     不過,這些勸降工作,倒也談不上多少實質性收獲,因為上述四縣裡除了鄱陽縣以外,其他三縣多多少少有山越勢力盤踞。

     原本大漢天下沒有陷入戰亂前,當地也基本收不上來錢糧賦稅,也征不到什麼兵。

     笮融盤踞豫章以來,那些浙贛邊境山區的縣城,也就是名義上臣服笮融。

     這次諸葛瑾能勸降上述地區,也未必完全是好事—— 這意味着笮融在郡東數縣的力量已經開始收縮、集中兵力。

    正是笮融的嫡系骨幹撤走了,諸葛瑾才能勸降成功。

     至于笮融收縮兵力後想幹什麼,諸葛瑾也隐隐約約猜到了。

     …… 時間悄然來到一月底,再過幾天就是龍擡頭,很快也将開始建安二年的春耕。

     這天入夜,已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學治軍術的諸葛亮,又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府衙。

     一進正堂,就看到大哥依然在挑燈夜戰,署理公務。

     諸葛亮随口打了招呼,但這次諸葛瑾卻沒放他回去。

     “阿亮,且看一下這份軍情,還有這兩封書信。

    ”諸葛瑾一邊說,一邊把文牍往弟弟面前推。

     諸葛亮微微一愣,還是拿了起來。

    這一個月,大哥都沒給自己壓任務,看來這次肯定是出大事了。

     “笮融居然連鄱陽縣的駐軍都完全撤守了?偷偷把全部兵力集結到海昏縣?我軍趁此良機、依靠朝廷旨意,順利勸降了鄱陽縣令?” 如前所述,諸葛瑾和叔父諸葛玄,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悄咪咪又控制了四個縣,而鄱陽是其中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

     跟其他棄暗投明的三個縣相比,鄱陽縣土地相對肥沃,還是鄱水彙入彭蠡澤的交通要津,控制着另外三縣出入彭蠡澤的航道。

     笮融連這種地方都放棄,不能不讓諸葛亮意外。

     好在他隻是短暫驚訝後,很快反應過來:“大哥,笮融這是知道自己水軍不行,怕我軍用水軍之利、切斷彭蠡澤航路,分割其在西岸的領土、各個擊破?” “确實有這樣的考慮,”諸葛瑾點點頭,“再想想,還有呢?” 諸葛亮被這麼一提醒,又說道:“難道笮融還敢有更加膽大妄為的舉動?莫非他集中兵力後,還敢主動反攻我們?” 諸葛瑾神色嚴峻地說:“興霸派出的水軍斥候,有深入彭蠡澤南部探查,還發現了敵軍船隻從南昌往海昏靠攏的迹象,隻是目前還無法确認這是否疑兵。

     如果敵軍隻把鄱陽駐軍撤回海昏,還能說是怕被水軍分隔東西兩岸、各個擊破。

    但要是南昌的敵軍也北上,就肯定是集結兵力想發動進攻了。

     我估計,笮融經過這段時間的按兵不動相持,終于醒悟過來了,也看出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

    再拖下去,你和雲長可以把那七八千新降軍漸漸改造成我軍的中堅戰力,而笮融的兵力卻不會變強。

     所以,他肯定是改變了主意,想要主動求戰、決戰,趁我們還未能練兵改造完成,孤注一擲。

    ” 敵人已經意識到了,再等下去,是坐以待斃。

    随着漢軍消化勝利果實,笮家軍的勝算隻會越來越低。

     “唯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一愣,随後便頗覺驚喜:“這是好事啊!原本我們還打算,花上兩三個月,徹底把降軍改編整訓成軍紀嚴明之師,然後再南下逐一攻堅海昏、南昌。

     如今雖然還未練成,但這一個月我軍的長進非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