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少年謀聖
徐蘭帶人在棉花地采摘第一批開的棉花,棉花樹高低不同,高的棉花樹和徐蘭一樣高,是現在的品種,長得高壯但結的棉鈴少且小個。
矮的棉花樹是摻進的種子,到她腋下,結的棉鈴多且比較大個。
徐蘭将季安他們分兩拔,分開采摘兩種不同的棉花。
唐啓陽和楊庭走到棉花地旁邊,唐啓陽摘下一朵棉花給楊庭說:“這個果子裂開爆出白色的絮,有些像羊毛,我們叫它棉花,打算采摘回去後試着紡線紡布和做冬衣被褥。
”
楊庭聽後眼睛蹭亮,用手指揉搓潔白的棉花,隻覺得柔軟又夠密實,先不說紡線織布,可以預見縫在布裏做衣服和被褥保暖情況比用蘆葦絮好上太多。
大秦不是每家都買得起綿羊崽養得起綿羊,有羊毛衣和羊絨被。
他顧不上多想激動問唐啓陽:“唐君,棉花産量如何?”
唐啓陽回:“這是第一批開花,目前還無法計算。
”
楊庭回神道歉:“庭失态,唐君見諒。
”
唐啓陽和氣微笑說:“無妨。
”
楊庭感慨唐君和聽說的一樣很和氣。
随後楊庭跟唐啓陽道別,唐啓陽和他說:“我帶你去摘兩個哈密瓜帶走。
”哈密瓜比其他瓜種得晚,成熟得比較晚,雨水太足的原因,哈密瓜還不如甜瓜甜,不如麒麟西瓜和甜瓜受歡迎。
但怎麽說也是難得的瓜果。
楊庭不好意思說:“不用,不用,我來已是打擾你們。
”
唐啓陽說:“無事,很久前我和蘭的願望是願天下無饑寒,你是治粟內史,我們還希望多和你來往,希望在農業上共同出力!”
楊庭聞言感動,跟唐啓陽揖禮:“唐君蘭娘子高潔。
”
唐啓陽笑說:“可別如此,不管做何事,隻要做的事是利國利民,皆值得尊敬,我敬佩服李冰,也敬佩鄭國。
”
楊庭微點頭,李冰和鄭國确是很了不起。
跟着唐啓陽去摘兩個哈密瓜後騎馬回城。
棉花種有三畝多地,第一批開花不多,徐蘭他們很快采摘完成,夫妻倆騎馬帶棉花回家,他們出行更喜歡騎馬,不愛坐颠簸的馬車。
他們回到家出汗渾身黏糊,洗澡換衣服後變清爽,劉邦五個和李牧祖孫進山遊玩和打獵,沒在家。
午飯後夫妻倆挑出棉籽,如今棉花剛種,沒有多少,不急着找人做出紮棉籽機。
進八月後早晚稍稍變涼,白天依然很熱。
嬴政進來的時候腦門全是汗,徐蘭洗洗手拿幹淨的布巾給他,嬴政接過布巾邊擦汗邊坐下。
唐啓陽洗手後倒薄荷茶給他邊說:“今天來得挺早。
”
嬴政放下布巾接過光滑的竹杯說:“現在事不多,不忙。
”他看白色的棉花問:“那是棉花?”
“是。
”唐啓陽回應後拿一朵棉花放在桌子上。
嬴政喝下薄荷茶後放下竹杯,拿起棉花揉搓後說:“這個棉花若能紡線織布,大善!”
唐啓陽:“你蘭從母試試。
”
嬴政微點頭,他在唐家比在宮裏還自在,起身走到躺椅前躺下說:“我睡一會。
”
唐啓陽:“睡吧。
”
徐蘭拿着蒲扇走到躺椅旁邊坐下不急不徐給他扇風。
嬴政睜開眼看蘭從母一眼重新閉上眼,嘴角露出微笑,自從滅韓後事情非常多,偶爾夜深人靜時刻感覺特別孤獨,他有阿母,有多個孩子,有夫人,有族人,有忠心的大臣,卻依然偶爾覺得孤獨,有時會夢見自己孤伶伶一人站在高山之颠,握着劍柄茫然四顧,心裏空蕩蕩。
唐阿叔和蘭從母到來令自己有個安心之所,像小時候被他們護着。
他又睜開眼睛理直氣壯說:“你們別離開我!”
徐蘭看他說這話帶着孩子氣,笑說:“我們看着你成就偉業。
”
嬴政滿足閉上眼睛繼續睡覺,徐蘭和唐啓陽相視一笑。
嬴政睡一覺醒來見徐蘭還在給自己搖扇,不好意思說:“辛苦蘭從母,你不必如此。
”
徐蘭微笑說:“搖扇又不累,你才睡半個多時辰,餓不餓?”
嬴政:“不餓。
”
井裏吊着酸梅湯,徐蘭出去叫王業将酸梅湯提起來倒一小壺,裝一碟桃酥進堂屋。
嬴政喝酸梅湯吃幾個桃酥後和唐啓陽夫妻說:“早上我将建渭河大橋的事我跟大臣們提了,墨家巨子帶人去勘測。
”
唐啓陽問他:“有人反對嗎?”
嬴政:“反對倒沒有,隻覺得在渭河上建石橋不可能,墨家還沒勘測就說不可能。
”現在王宮已老舊,他最近琢磨着四海一後在渭河南建新宮殿,越想越覺得在渭河上建石橋很有必要。
唐啓陽說:“這陣子我在琢磨着如何做,想不出可行的方法。
”
嬴政:“待墨家巨子勘測情況,看他們是何意見。
”
唐啓陽:“嗯,收稻谷後我們想帶扶蘇去水田